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迪 王瑩思)時下「海外代購」不斷興起,在方便了消費者的同時,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市面上不僅混雜了一些魚目混珠的「真假代購」,有些甚至直接是「詐騙型海外代購」,此類騙子收款後直接銷聲匿跡。前不久,貴陽的張女士就遭遇了一起日本代購「詐騙」。
遭遇:旅行結識「日本代購」 貨款轉出音訊全無
回憶被騙的經歷,張女士仍感到十分氣憤。兩個月前,張女士委託在日本旅行的朋友幫忙購買一款美容儀器。這位朋友在京都某電器城購物時認識了一位名叫東田的中文導購,該男子自稱是長期做日本代購的中國人,可使用員工折扣代購一些貴重電器,並承諾次日便可寄出,於是張女士便加了東田微信讓其幫忙購買。
「之前覺得騙子太多所以從不找代購,但這次考慮到對方是電器城導購,而且那家電器城我也曾去過,所以絲毫沒起疑心就把貨款轉給了他。」張女士告訴記者,付款後的十多天,她沒有收到任何郵寄消息,代購以日本地震為由推遲寄出貨物,而後兩天又告訴她商品已寄出,大半月時間過去,沒有收到東西的張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海關:將嚴打「人肉代購」 消費者可通過合法電商或海外官網進行購買
此後,張女士開始了長達一月的「追款之路」。她委託在日本的朋友打電話到該電器城「人肉」代購東田,對方接了電話但卻不停地推脫,並再次失聯。聯繫對方未果後,張女士的朋友便把此情況向該電器城舉報了。次日,證據確鑿的聊天記錄使得「代購東田」不得不親口承認該事屬實,並在電器城的經理親自監督下,將3600元通過微信轉帳還給了張女士,該電器城也表示不再錄用此人。
「這次真是買了個教訓,以後再也不會找任何代購了!大家也要提高警惕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張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發現,代購屬於灰色產業,「人肉代購」已成為海關嚴厲打擊的目標,超過限額不僅需補交巨額稅款,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按照中國海關總署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並對物品進行暫存。
對此,多彩貴州網提醒您,對微信、淘寶「全球最低價」或「哪國貨都有」等說辭的「私人代購」保持疑心和警惕,注意辨別真偽。如有代購海外產品需求的,建議通過合法靠譜的跨境電商或海外官網直接購買正品,降低「上當」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