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書畫價值回歸 世界各大博物館爭購(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宋元書畫價值回歸 世界各大博物館爭購(圖)

楊元誠《書法帖》

  1月11日,黃庭堅《草書劉禹錫竹枝詞卷》以及元代李衎(kàn)《楷書張公藝傳並贊卷》、元代吳鎮《雙樹坡石圖軸》等宋元書畫集體亮相天一閣館藏書畫珍品展。近日,寧波一位藏家收藏的元代楊元誠《書法帖》在上海嘉泰拍賣2013年秋拍中,被上海一位藏家以40萬元的高價收入私人藝術館。眼下,全世界各大博物館都在收購宋元作品,連一些私人博物館也多方設法傾囊購入宋元書畫真跡。書畫市場湧現出宋元高古畫收藏高峰。

  宋元書畫價值回歸

  楊元誠書帖3萬元起拍,40萬元成交

  2013年初,寧波藏家蔣允達幫朋友購進六張元代書法,其中一張為楊元誠書帖。「我看了這六張書法字帖後,確定作品時代氣息為元代,從紙墨印款看都是元代。當即幫朋友以32萬元買下。」

  經蔣允達考證,楊元誠在湯允謨《雲煙過眼錄續集》與黃溍的《為楊樞所作墓志銘》中均有記載,為元代收藏家、書法家。

  2013年上海秋拍中,蔣允達幫朋友將這六張元代書法送拍,結果全部成交,其中楊元誠書帖從3萬元起拍,最終以40萬元成交。

  「其實宋元書法更注重學術考證,一旦考證出生卒事跡,其書法價值就巨大,很有可能是傳世孤品。彌補了宋元詩文書法資料。」業內人士認為,字畫收藏經歷了厚今薄古的追捧近現代名家大作熱潮後,整個華人藝術品收藏市場宋元書畫價值在回歸。而早在2010年,元末明初沈澄、陳旦《書法帖》在上海道明秋拍中成交價高達2520萬元。

  無款作品重藝術水準

  各大博物館爭相收藏宋元書畫真跡

  資深藏家認為,眼下高古繪畫作品已被客觀定位於「藝術水準」上,並非一味地追求名頭、著錄與出版。北京保利國際拍賣2013年秋拍中,一幅佚名《人物》畫作無收藏章無著錄,以5萬元起拍,卻以483萬元成交,這也說明市場已認可宋元無款作品是重在藝術水平。

  據透露,宋畫數量極其稀少,全世界頂級博物館加上私人藏畫,數量估計不會超過1500幅,其中有95%以上是無款的。

  上周六,黃庭堅《草書劉禹錫竹枝詞卷》作為鎮館之寶在天一閣館藏書畫珍品展上露面。不為人知的是,1978年,書畫鑑定大師徐邦達來天一閣鑑定時,這幅鎮館之寶還只是作為一幅未署名黃庭堅的老畫而被束之高閣。從絹紙、書風、印章等多方研看,徐邦達斷定這是黃庭堅的真跡。徐邦達認為,此卷的書寫時間與黃庭堅在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被貶戎州時書寫的另一件題跋劉禹錫詞的作品相當,都屬晚年之筆。

  沙孟海先生觀賞後,對此卷也進行過詳考,並作長跋,讚賞「九百年劇跡,墨氣絹色,奕奕動人,幾度展玩,銘心弗諼」。

  「黃庭堅的草書作品全世界僅有7件,是天一閣『鎮館之寶』,這是首次跟市民見面。」天一閣博物館副館長賀宇紅告訴記者。

  事實上,博物館對宋元書畫真跡的爭奪戰早已打響。早在1995年,北宋張先《十詠圖》手卷在北京瀚海秋拍以1980萬元成交。當年,故宮博物院根據徐邦達、啟功、劉九庵等專家的建議,並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准,以1800萬元競價將此畫購回。

  寧波資深藏家透露,博物館及傳統藏家最珍視的是宋元時期的作品,然後是「明四家」、「青藤白陽」、「華亭董其昌」、「四僧」、「四王吳惲」、「揚州八怪」等熱名頭。  記者 黃銀鳳 林旻

相關焦點

  • 15件宋元書畫天津博物館亮相
    原標題:15件宋元書畫天津博物館亮相   15件宋元時期書畫天津博物館亮相   近日,天津博物館完成了二樓《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品調整工作,15件書畫精品及一件西周饕餮蕉葉紋鼎中,多半是首次亮相。
  • 國家博物館展宋元明清書畫珍品 十米長宋畫全部打開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書畫」展17日在北京亮相,為觀眾獻上宋徽宗、宋高宗、趙孟、文徵明、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名家畫作。該展還首次將10米長宋人《輞川圖卷》及任仁發《飲飼圖卷》等宋元真跡全部打開展出,殊為難得。
  • 美術博物館學導論—課程實踐走進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
    3月19日上午,由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長劉新崗教授主講的《美術博物館學導論》一課將課堂搬進博物館,70餘位學子在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欣賞佳作、見習管理、親身實踐,體驗豐富、新穎而又生動的一課!來自衡水學院美術學院的70餘位學子,在劉新崗教授的講解下觀摩了木活字館、文創產品展區、字得其樂——活字體驗工坊、薈珍軒公益展廳以及「書畫燕趙」、「百年巨匠」、「宋元遺珍」、「伯年堂」等15大主題展廳。
  • 董源《溪岸圖》(傳)領銜,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近觀中國書畫
    2020逢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開館150年,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不久陸續推出一系列大展,除了計劃於3月底開幕的回顧性大展外,一些重量級的展覽已經陸續開幕,其中就包括前不久開幕的「近觀中國書畫」(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Up
  • 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時間+地點+介紹
    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免費對公眾展出  國家博物館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展覽介紹:  經過緊張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將於2019年12月17日在國家博物館南12展廳啟幕,此展覽也是國家博物館立足館藏
  • 體驗式教學│《美術博物館學導論》學員來到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
    4月2日上午,劉新崗教授的課程《美術博物館學導論》將課堂「搬」到了博物館,讓82位學子在體驗中深入學習美術博物館學一課。上午九點三十分,82名學子準時來到了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在博物館館長助理的講解帶領下先後參觀了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春之歌——中國近當代書畫精品展」以及「書畫燕趙」、「百年巨匠」、「一眼千年」、「木活字展區」等專題展廳。
  •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文/ 任文嶺  董其昌(1555—1636)是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家,他一生創作書畫作品無數,其中流傳至今的也很多,分藏於海內外各大公私機構及藏家之手。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粵博」)自20 世紀50 年代籌備成立以來,一直比較注重徵集歷代名家書畫作品,先後通過購買、接受捐贈、移交、交換等方式,收藏了董其昌書畫作品41 件(套),包括書法25 件(套)、繪畫16 件(套)。20 世紀80 年代末,經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鑑定,其中6 件(套)被定為一級文物、10 件(套)被定為二級文物。
  • 專訪波士頓美術館:有些書畫,翁同龢家族已收藏十三代
    成立於1876年的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也是第一個系統性收藏中國藝術的美國博物館。這裡收藏的中國宋元繪畫和佛教雕塑收藏尤為出色。 閻立本的(傳)《歷代帝王圖》、宋徽宗的《五色鸚鵡》、北宋範寬的(傳)《雪山樓閣圖》、南宋陳容的《九龍圖》都保存在這裡,其中閻立本的(傳)《歷代帝王圖》,更是該館鎮館之寶。
  •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952年,位於人民廣場的新館,建成於1996年 。 新館建築有方體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南門兩側八尊漢白玉雕塑,極具莊嚴雄渾之氣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3萬件 。
  • 濟南展出近40幅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鄭板橋真跡在此
    我國的繪畫藝術歷史悠久,而書畫真偽之辨也古已有之。五代有李營丘之《晴巒蕭寺圖》,宋代有張擇端之《清明上河圖》,仿摹眾多。因而,對於一些老舊的字畫要辨偽存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濟南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正本溯源——濟南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目的就是「正本溯源」,讓觀眾一睹真偽之面目,提高鑑別和欣賞書畫作品的能力。
  • 40餘幅書畫名家歲朝清供圖將在石家莊市博物館展出
    為了歡度庚子新春佳節,由石家莊市博物館、河北省永昌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古歡清供迎新春—2020年書畫名家歲朝清供圖精品賀歲展》將於2020年1月25日—2月18日在石家莊市博物館展出。「清供」又稱清玩。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後來漸漸發展成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而為了迎接新春的到來,以清供入畫的畫作便稱為「歲朝清供圖」,它蘊含豐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賞。給節日平添了喜慶的氣氛。清代中後期,「歲朝清供圖」在書畫領域十分盛行,畫家們以清供之品入畫,兼工帶寫,敷衍成詩,使之發展成為一種帶有鮮明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書畫藝術表現形式,歷來為文人雅士所樂道,為人民群眾所歡迎。
  • 又見「文物」:翁同龢後人無償捐贈183件書畫文物給美國!
    又見「文物」:翁同龢後人無償捐贈183件書畫文物給美國!如果我們經常關注媒體報導的話,也許會經常聽到某某收藏家將自己的畢生所藏無償捐獻給某某博物館之類的報導,於是乎,大家便會對這位收藏家肅然起敬,因為,很有可能,這收藏家的私人藏品的價值已逾億萬,甚至是價值連城,畢竟,這個世界上很多文物的價值不都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 在廣島與宋元名畫相遇
    首先舉出的,是下文即將討論的中國繪畫,特別是在全國大名家之間亦足以以質量自豪的宋元繪畫收藏。其次是周文、雪舟、狩野正信、狩野元信等以宋元繪畫為「古典」的室町水墨畫傑作,尤其含括了雪舟(1420—1506)仿古畫《流書手鑑》12件中的《仿夏圭山水圖》和《仿李唐牧牛圖》等四件作品。
  • 《讀書》新刊 | 張明傑:林熊光及其書畫鑑藏
    林熊光生於福建廈門,但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日本,其一生熱衷於書畫收藏、鑑賞,這些藏品有的捐贈給博物館,有的流散社會,使得公眾可以一覽古代精品書畫。大村西崖編刊的《文人畫選》(丹青社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收錄林熊光藏品四件,分別為王時敏《疊嶂草堂圖》、方士庶《松柏同春圖》、辺壽民《畫冊》和奚岡《山水冊》。從款識知,王時敏《疊嶂草堂圖》(紙本水墨,高四尺五分,闊一尺七寸),作於康熙五年,作者時年七十五,為仿黃大痴法之佳作。
  • 國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看點+展品
    ,清代,弗朗索瓦•皮諾先生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看點2:《五牛圖》《伯遠帖》等知名書畫作品現身展覽  韓滉《五牛圖》卷,唐代,故宮博物院藏  (展出安排:9月17日-10月16日為原件展出,10月17日-11
  •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圓滿落幕
    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南門排成長龍等待進入。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其中有不少是孩子。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其中有不少是孩子。
  • 【文化視點】甘肅天慶博物館:一座值得去看的博物館
    其中,收藏有趙孟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錢維城的《富春秋色圖》、齊白石的畫作《雙壽圖》、傅抱石的巨幅畫作《茅山雄姿》、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宗伯集》卷八等,可謂館藏豐富,頗具特色。  稀世珍品 文韻悠長  趙孟頫是宋元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一生抄過的心經共有19件,現存留於世的只有兩件,一件在遼寧省博物館,一件在天慶博物館館藏。
  • 雲遊全國各大博物館,線上展覽資源第二波放送
    一起「雲遊」全國各大博物館!此前,國家文物局向公布介紹了150個網上觀展資源>>詳情,最近又陸續發布了100個展覽或線上參觀指南,趕緊收好!151.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故宮博物院】152.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五牛圖》《伯遠帖》等知名書畫作品現身展覽韓滉《五牛圖》卷,唐代,故宮博物院藏(展出安排:9月17日-10月16日為原件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為複製品展出)此後幾年間,「文物小組」有計劃的徵集了唐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摹本)、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這些文物的回歸,成為新中國保護文物的一段佳話。
  • 張泉靈點讚抖音博物館直播:在疫情期間尤其有價值
    張泉靈點讚抖音博物館直播:在疫情期間尤其有價值新湖南客戶端3月6日訊 這個春天,因為疫情,全國各地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暫停開放。抖音「在家雲遊博物館」卻滿足了不少人的參觀需求。抖音和湖南博物館將長沙馬王堆漢墓搬進直播間,用VR技術全方位再現馬王堆漢墓,並邀請文化大咖張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