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圈的第二輛平衡車,終於是玩家最愛的單輪車了。
對於真正的平衡車「玩家」來說,兩輪車(好吧,包括Segway)都只是玩具,它們欠缺挑戰性、速度又慢、又笨重。在玩家眼中,沒玩過單輪車的,都不叫得上是真正玩家。
好吧,我不是玩家,我也要用三天時間才學會怎樣騎這臺單輪車。
雖然單輪車也是平衡車的一種,但學習門檻比兩輪平衡車遠遠高出太多。不過,與其說單輪車太難玩,不如說兩輪平衡車太易玩了。
幸好最後小弟皮粗肉厚不怕摔,摔著摔著就學會了。
老實說,我的平衡感其實也不太好,學自行車花了一個月,別人用 15 分鐘學會開兩輪小米九號平衡車,我要用半小時才學會。但這臺單輪的九號單輪平衡車 Ninebot One A1 呢?我反而只用了 3 天時間,就能勉強在毋須參扶下也能走。
換言之,我並不覺得單輪車比自行車更難學,分別在於單輪車四邊不靠,就連個像手柄之類的東西也沒有,所以比自行車更沒安全感,初學者更容易產生抗拒心理。
由於單輪車形象不夠「親民」,使其市場更狹窄,產品就更進一步偏向核心玩家:強調速度、續航力和靈活性等玩味元素。但當 Ninebot 連著「小米」的名號,而小米又打算用平衡車展開「交通革命」,就要更多的考慮到大眾的需求。除了小米必備的「性價比」: 999 人民幣的逆天眾籌價、1699 人民幣的低廉實價(要知道 Ninebot 產品線當中最廉宜的 C 加強版,也要 2299 人民幣)之外,這臺單輪車更需要考慮易學程度、外觀、穩定性、安全性、便攜性等完全與核心玩家需求相反的特性。
如何讓這臺平衡車「平衡」各種需求,讓這臺入門級平衡車變得更親民,顯得更為重要。
為了讓大眾願意接受平衡車,設計師要致力消除平衡車的距離感。不過,Ninebot 本身的設計風格帶濃厚的蘋果風,而更不要說「雷布斯」的小米了;故此這臺九號單輪平衡車,也繼承了蘋果追求人性化和外觀,而犧牲實用性的特色。
先談談人性化的設計。九號單輪平衡車的最大的創新,是「提起手柄就斷電」的設計,讓用戶在機器打開時,仍然能提著移動,不像其它單輪車一樣,要不就每次提起都要關機,否則每當提起車子就發狂亂轉。
另一個值得一贊的是腳踏。腳踏的新式磨砂設計,防滑能力大幅提升;不過這種設計的背後,也著實不好打理。
再來是顏值。九號單輪平衡車另一個特別是大幅減少了電池的厚度,使平衡車的機身變得更薄、外表也比舊款的 Ninebot One 洗鍊多了,也多了留白的位置,讓用戶能自行裝飾(好吧,我是用汙跡來裝飾……)。另外,九號單輪平衡車的機旁,改用了更亮的全向發光 LED 燈,效果的舊款更美。
而且九號單輪平衡車的電池可以拆換(雖然那蓋子其實不太好拆)之外,還預留了多一個升級的電池格。愛範兒手上這一臺是單電版,重 10.5 公斤,如果再配多一塊電池,重量會達 11.4 公斤。差一塊電池,就差接近 1 公斤,但最高速度可以提升每小時 20 公裡,而續航力可以由原來的 15 公裡,增加一倍至 30 公裡。
然後是因為設計而犧牲的特性。
由於舊款的 NineBot One 的電池比較厚而往機身外凸出,使用戶的腿夾上單輪車時,腳腂的凸出部份會有虛位而不會頂著;但九號單輪平衡車的電池艙較為扁平,所以在新手練習時,腳踝會長時間頂著車身(上圖),練習時間長了就定必感到痛楚。
而讓用戶最痛苦的,也許是它不像舊款的 Ninebot One 一樣可以讓用戶自行加裝拖行用手柄。由於 A1 重達 10.5 公斤,即使它比雙輪版的九號車要輕一點,但長時間拿在手上仍然是個苦差(上圖,前面是舊款的 Ninebot One E,後面的是九號單輪平衡車)。無疑,安裝手柄某程度上會在發生意外時帶來一定的危險性,但不少平衡車公司已經能設計出能完整收納的手柄,所以 Ninebot 原理上也可以做到安全和便攜兩兼顧,但最後卻可能因為設計問題而沒有造出來。
不過,我同意有些事情的確是很難兼顧的,就例如操控與便攜之間的矛盾。
單輪車本來就是個不太易學的玩意,但是在「不易學」的當中也有程度之分:一般來說直徑愈大的輪胎,愈易上手,但體積也會愈大;而直徑愈小的輪胎,愈難上手,但體積也會比較小。舊款的 Ninebot One 用的是 16 寸輪胎設計,而新款的九號單輪平衡車採用的是 14 寸輪胎,估計是為了便攜而改用小輪胎設計。
儘管九號單輪平衡車比 Ninebot One 薄了、輕了,但對於一臺淨重超過 10 公斤的機器來說,只減少不到 2 公斤的重量,依舊沉重。但原來舊款 Ninebot One C/E 的 16 寸輪胎,在不太平整路面也能如履平地,但新款的九號單輪平衡車的 14 寸輪胎,即使在玩家裡仍然主流之一,但對於本來已經不太會玩的小白來說,穩定性略為下降會使練習時更易氣餒。
沉重、難學的單輪車本來已經不易打入一般消費者,但現在是略為輕了一點、但更難操控一點,不見得就更吸引小白用戶。
關於續航力和速度這些數字標準,九號單輪平衡車做得很不錯。如果與價格相當的舊款入門版的「C 加強型」相比,九號單輪平衡車比它要輕、但速度比它略快、續航力比它也要好。
可是,就像我們不容易感受到九號單輪平衡車比 Ninebot One 略輕的事實,同樣地,續航力和速度的表現的提升也不容易被察覺:官方標明的 15 公裡續航力,很容易被實際駕駛習慣和環境影響而剩下 10-12km,而每小時 18 公裡的速度也不會小白所在意。
如果在數字上,九號單輪平衡車與舊款的 Ninebot One 型號還有什麼明顯提升,那就是可以升級為「雙電」這回事。只要用戶額外多付 999 人民幣,續航力可以翻倍、速度也更快。雙電版九號單輪平衡車值 2698 人民幣,單純在數值上已經與賣 3295 人民幣的 Ninebot One 「E 版」不遑多樣,如果你並非新手,買九號單輪平衡應該還是十分划算的。
遺憾的是,我們所測試的 A1 是單電版,所以沒能同時測試雙電版的續航表現。
除此之外,在駕乘上值得一提的改進是限速設計。舊款的 Ninebot One 在限速時,並不會提示而直接減速,如果玩家沒提防減速時的翹板效應(車頭因為煞車突然往上仰),就很容易失去平衡。但九號單輪平衡車引入了與雙輪版小米九號車一樣的限速設計,在到達限速點時會有警示聲音。儘管它在減速仍然讓人覺得「太急速」,但用戶最少知道、未來會有更多的提防。
我們見到在小米注資下的 Ninebot,致力於開發出一臺小白合用的單輪車;但我們仍然見到目前單輪車的發展,仍然處於門檻過高的難題。
一般大眾不在意單輪車的速度有多快、有多靈活,只想要一臺更便攜、續航力更佳、更易學的單輪車。但這臺九號單輪平衡車仍然很沉重,續航力仍然沒太大的改進,而且穩定性還略為下降──小米即使再想平衡重量、續航、易上手這三種完全矛盾的需求,但在目前技術水平下,仍然不能無法完美平衡。
不過,九號單輪平衡車單純在售價上,仍然貫徹小米「價格屠夫」的風格。不要忘了,Ninebot 剛在小米的幫助下收購了平衡車鼻祖 Segway,他們已經成為平衡車中的最著名品牌。而 1699 人民幣的名牌平衡車,目前應該只有這一臺。
另一個我們比較在意的是安全性。儘管 Ninebot 已經是平衡車當中的名牌,再加上小米的光環;但據報不少用戶也曾發生過意外,也有的遇上突然斷電(包括我的兩名朋友)。雖然測試這臺機器也有一段日子,但目前仍然沒遇上什麼意外。無論如何,各位玩單輪車時仍然務必小心,儘可能就戴個護具吧。
平衡車行業第一門戶網
最新平衡車市場資訊、技術動態、產品評測
關注平衡車在線公眾號:cnphczx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平衡車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