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了隱私洩露重災區,攝像頭和話筒動了哪些權限你知道嗎?

2020-12-19 深圳網警巡查執法

你的手機攝像頭真的安全嗎?

8月3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APP的隱私安全。

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的Android端手機APP都會獲取隱私權限,iOS端獲取手機隱私權限的APP比例呈上升趨勢,當前網絡環境安全不容樂觀。

攝影頭和話筒

成安卓APP越界獲取重災區

報告顯示,行動網路隱私的洩露,主要有手機軟體獲取、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洩露以及黑客攻擊企業大數據等渠道。報告主要針對手機軟體獲取用戶隱私情況,研究團隊對三類隱私權限的獲取情況進行逐一分析。

「核心隱私權限」包括獲取位置信息、讀取手機號、讀取簡訊記錄、通話記錄等;

「重要隱私權限」包括打開攝像頭、使用話筒錄音、發送簡訊、發送彩信、撥打電話等;

「普通隱私權限」包括打開WiFi開關、打開藍牙開關、獲取設備信息等、打開數據網絡等。

1.Android端

測試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Android端手機APP都會獲取隱私權限。其中,網路遊戲佔比為24.8%,繼續增加;常用工具佔為12.7%,繼續降低;生活購物類和投資理財類APP佔比分別為11.2%和10%,比例均明顯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獲取「打開攝像頭」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9.9%,獲取「使用話筒錄音」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6.2%。這兩個權限也是用戶最為關注的隱私信息。

研究團隊和現場專家都認為,《網絡安全法》的實施,網際網路行業的自律,用戶隱私安全意識和技能的提升,都促使移動軟體開發者在採集用戶信息時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2.iOS系統

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獲取手機隱私權限的APP比例較2017年增加24.5%,達到93.8%。其中,工具類、生活購物類和影音娛樂類APP佔比最大,分別為15.1%、14.7%和11.2%。iOS端網路遊戲類APP獲取隱私權限比例大幅增加,除通訊社區類APP,其他類型的APP獲取隱私權限的比例都在80%以上。其中,圖像美化類APP獲取隱私權限比例最高,達100%;網路遊戲類APP獲取隱私權限比例增幅最大,由2017年下半年的43.1%增長到2018年上半年的88.9%,增幅達45.8%。

每3條詐騙簡訊就有1條是非法貸款

每3個惡意網站就有1個是博彩

2018年上半年最常見的詐騙簡訊是非法貸款、病毒軟體&惡意網站、偽基站、高薪招聘和網購,其中非法貸款佔比32.4%。詐騙電話多為以各種理由要求轉帳、冒充領導、索要驗證碼和冒充公檢法。惡意網站中色情網站佔比高達56.9%,博彩網站增長到34.4%。報告認為,博彩網站數量大增,世界盃開賽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此外,6月高考過後,以高考和錄取為名義的詐騙手法多為「高考補助金」、「黑客改分」、「保送」、偽造錄取通知書,或者發送簡訊連結植入病毒。

深圳網警提醒:

1.手機APP使用安全建議

儘量選擇官方渠道,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山寨APP;

謹慎授予APP「打開攝像頭和麥克風」「讀取簡訊」「讀取聯繫人」「讀取位置信息」等權限;

對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沒有告知的APP,及時檢查和刪除;

不要把手機中的QQ、微信、微博等設置為「自動登錄」,密碼最好定期更換;

不再使用APP時應徹底退出;

關閉某些APP的自啟動功能,如果不能關閉,就卸載。

2.公共WiFi使用安全建議

在公共場所儘量不去使用沒有密碼的免費WiFi;

儘量向服務人員詢問商家提供的免費WiFi和密碼,並認真核對WiFi名;

將手機上的WiFi設置為手動連接,避免不經意間連入風險WiFi。

3.舊手機安全處理建議

把重要數據備份後,多次存取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或者大型文件(如電影),直至將手機的存儲空間全部佔滿。這樣數據即使被不法分子恢復,也只能恢復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

給手機安裝一個「文件粉碎機」,進行全盤擦除;

將舊手機低價處理或扔掉前,一定要確保手機裡的隱私信息已經被妥善處理。

防網絡詐騙手冊

十個凡是:

凡是陌生人問你銀行卡號和讓你轉帳的是騙子;

凡是自稱公檢法工作人員要求核查帳戶、轉帳匯款的是騙子;

凡是找工作找兼職讓你先掏錢的是騙子;

凡是退票改籤要去ATM操作的是騙子;

凡是聲稱免費退款換貨的陌生電話和網址是騙子;

凡是接到170、171、147號段牽涉到錢的是騙子;

凡是說你中獎要求先交保證金的是騙子;

凡是購買遊戲裝備要你先匯款的是騙子;

凡是補貼、補助要求去ATM操作的

是騙子;

凡是QQ、微信上要求借錢、匯款、充話費的務必電話確認。

相關焦點

  • 手機攝像頭和話筒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網絡隱私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議題,什麼軟體會獲取我們的隱私信息?哪些獲取行為屬于越界獲取?我們該如何防範隱私洩漏和網絡欺詐?  安卓APP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下降  《報告》將用戶不知情時個人信息被獲取的情況稱之為隱私洩露,報告顯示行動網路隱私的洩露主要有手機軟體獲取、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洩露以及黑客攻擊企業大數據等渠道。  《報告》主要針對手機軟體獲取用戶隱私情況進行統計、研究和分析。
  • 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迎來新規範!如何防止隱私信息洩露?
    在日常生活中,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必備品了,因為我們能夠通過手機APP進行日常交流、學習、工作等,但不知從何時起,各大平臺的大數據就開始分析我們的日常記錄了,出行路線被導航類APP記錄,月度花費被各類支付APP掌握……而作為手機APP的用戶,往往面對著開發者的霸王條款,開隱私權限可以使用軟體,不開隱私權限無法使用軟體,開與關讓用戶陷入了妥協
  • 手機話筒和攝像頭有可能導致洩露私隱問題,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但是,用著手機,就離不開通信網絡,行蹤也就有軌跡可溯查;手機有攝像頭,有麥克風(話筒);手機有衛星定位;手機可網絡聯通。手機的諸類先進科技功能,隨著科技的進步,隨著手機廠商間的激烈競爭,手機將越來越具更多功能,將更加受用,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好事,人們越來越便利了。但也牽出了一個人隱私會漏密和該如保護好私隱的很現實問題。
  • 手機不能亂給「軟體權限」,特別是這3個!不然個人隱私容易洩露
    所以說,即使你的手機再貴再好,這3個「軟體權限」別亂給。第一個「軟體權限」:位置信息權限要知道,無論是蘋果手機,還是安卓手機,都有定位服務,而一旦我們給手機軟體授權了定位服務,那麼這些軟體就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確定我們的居住地址、工作地址和生活習慣等。
  • 手機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特別是這3個!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
    但其實手機是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的,特別是這3個!因為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話不多說,趕緊往下看吧!為什麼應用需要手機給權限?1)應用多樣化,功能也變得多了,所以需要手機的更多權限;2)手機軟體開發商們收集客戶資料,為後續營銷助力;應用要求權限是必須要給嗎?
  • 100%的安卓APP在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安全與防詐騙
    目前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洩露隱私的渠道主要有:手機APP、公共WiFi、舊手機和企業數據。其中,手機APP是重要的隱私洩露渠道之一。《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共選取了603個Android手機APP、320個iOS手機APP,將隱私權限分為包括核心隱私權限、重要隱私權限及普通隱私權限進行分析。
  • 你的手機前置攝像頭被入侵了嗎?簡單3招,守住隱私安全
    大家知道,如今手機兩面都有攝像頭,後置常用於拍照,前置常用於自拍,另外手機微信視頻通話、或者做網絡直播時,手機前置鏡頭也是決定拍攝質量的關鍵配置。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個前置攝像頭越性能強大,隱患越大。
  • 華為手機權限設置功能成為保護隱私的「安全盾牌」
    當前,一些APP存在過度索取相機、照片、通訊錄等敏感信息獲取權限的問題,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這些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後臺擅自調用敏感權限,實際上已經越過了個人隱私的邊界。實際上,用戶如果能用好手機的「權限設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個人隱私的洩露。
  • 華為手機用「權限最小化」實現「隱私安全最大化」
    當前,一些APP存在過度索取相機、照片、通訊錄等敏感信息獲取權限的問題,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這些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後臺擅自調用敏感權限,實際上已經越過了個人隱私的邊界。 實際上,用戶如果能用好手機的「權限設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個人隱私的洩露。
  • 手機定位洩露隱私 你的位置被追蹤了嗎?
    蘋果和谷歌都因為收集手機用戶的地理位置而陷入是非之中,如果地理位置數據洩露會給手機用戶帶來哪些威脅呢?還有哪些手機服務可能會洩露地理位置呢?  洩露地理位置帶來的後果  如果不小心,你的地理位置洩露,會帶來哪些潛在的威脅呢?
  • 別讓「手機的攝像頭」成為「窺探隱私的眼睛」
    近日,有用戶表示:明明沒有自拍,攝像頭還會升起來看你一眼,再默默縮回去。專家表示,攝像頭探出可確定A pp讀取了相機權限,但有否照相或攝像還有待進一步確認。(6月29日《南方都市報》)  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升降式攝像頭是如何被「喚醒」的?這一新功能是否成了窺探用戶隱私的神器?這是手機用戶最大的質疑點。
  • 手機應用權限是否有侵犯到隱私?哪些權限不能給?
    在安裝手機APP的時候大家肯定都有發現,安裝完成需要授權很多權限,部分不授權還無法使用,那這些授權真的能隨便允許嗎?哪些權限不能給,哪些權限可以給?既然都知道你在哪了,你還有什麼隱私可言嗎?但是針對一些應用,例如:外賣、打車、導航等這些必須想要獲取位置權限還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軟體有哪些是必須需要詳細位置的或者與位置信息相關度非常高的軟體。對於那些沒必要且毫無關聯的軟體,建議還是不要隨便讓應用獲取你的位置信息,同時要時刻注意不用的時候要將定位關閉,這樣多一份保障也降低了電量消耗。
  • 手機開通通訊錄、攝像頭、位置權限會發生啥
    手機每次安裝APP應用,總會提示獲取通訊錄、攝像頭、位置等權限。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獲取這些權限會發生啥嗎?獲取通訊錄聯繫人權限當你的通訊錄權限允許之後,你手機上的所有聯繫人,都會被這個應用給讀取走。有的還會把你手機上通訊錄聯繫人的通話記錄、簡訊消息等取走。獲取通訊錄聯繫人權限,這意味著啥呢?
  • 網絡時代你還有隱私嗎?手機APP各種問題「接二連三」出現!
    網絡時代你還有隱私嗎?手機APP各種問題「接二連三」出現!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06日 14:45 A-A+ >:近日,有部分手機用戶反映,在打開某些手機APP時,出現手機自動啟動拍照或錄音功能,疑似進行了偷拍偷錄,這兩起可能涉及洩露個人隱私的事件迅速引起公眾關注。
  • 租房裝修教育培訓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原標題:租房裝修教育培訓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雙11」期間狂轟亂炸的店鋪促銷信息、陌生電話打來的房屋推銷,甚至是精確報出個人信息的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洩露已經延伸到了生活的每個角落,威脅著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 被劫持的不只是瀏覽器主頁 手機APP過度索取權限何時休
    ■安裝時要求權限過多、收集信息過度,APP技術霸凌時有發生「我的手機APP一打開網頁,就彈出各種抽獎小廣告」「看個視頻,卻要求獲取我的通訊錄權限,不打開權限就無法觀看」「下載後安裝APP,需要獲取我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意就裝不了」……手機APP要求權限過多、過度收集信息非常普遍,也是被吐槽和投訴的技術霸凌「重災區」。
  • 【保密微課】你的隱私是如何被手機APP洩露的
    【保密微課】你的隱私是如何被手機APP洩露的 2020-05-27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卓手機用戶注意了 這幾類APP最容易竊取你的隱私
    要做好隱私保護,預防隱私洩露,了解移動網際網路洩露隱私的渠道尤為重要。 目前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洩露隱私的渠道主要有:手機APP、公共WiFi、舊手機、企業數據。所有安卓端APP都會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測評發現,當前所有的Android端APP都會不同程度的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其中,最常獲取三大核心隱私權限分別是獲取位置信息、讀取聯繫人和讀取短/彩信,分別有81.9%、51.9%和42.8%的APP獲取了以上三大核心隱私權限。
  • 隱私被賣,APP真的在監視我們嗎?
    前兩年手機廠商推出了帶伸縮式攝像頭的手機,一些用戶發現在使用某些APP的時候手機攝像頭會偷偷伸出來,然後再收回去。難道APP真的在偷偷拍照?當時QQ瀏覽器出來闢謠,說是由於獲取攝像頭參數觸發了攝像頭導致的,實際上並沒有拍照。由於並沒有石錘,所以也只能是猜測。
  • 「裸奔」的網際網路時代: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