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展商參展海博會 兩岸合作智能服裝開拓市場

2020-12-20 央廣網

你好臺灣網石獅12月18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2020石獅國際時裝周18日上午在石獅輕紡城開幕。展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福建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福建省縫製設備行業協會、福建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協辦。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在開幕致辭時表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多年來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不斷提高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當前,紡織服裝產業各項重要指數均呈現穩定恢復態勢,內銷和出口市場持續回暖。衷心希望各紡織服裝企業利用好博覽會的平臺作用,發揮好石獅作為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政策優勢,開展更有效的合作對接,布局更廣闊的銷售網絡,以更強聚合力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覓得新商機。

受疫情影響,今年臺灣展商主要有臺灣紡織業拓展會與冠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走進海博會展場,首先看到的就是臺灣館。面積不大,高科技服裝可不少。石獅一筆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清介紹說,公司主要與臺灣聯營,共同開發智能服飾,「智能服飾就是在原來時尚的服裝結合智能,比如這款太陽能服,它吸收陽光然後轉換為電能、熱能,可以手控調溫保暖。再比如空調服,可以調到最低溫度15度,特別適合高溫室外工作穿著,後腰部有風扇,肩膀位置有空調,還可以手機APP控溫。還有加溫防彈隱身背心,它以石墨烯電池供應發熱,可以24小時保溫不間斷。我們還有自己的電池廠,從面料到科技研發,我們有自己完整的產業鏈。」兩岸深度合作帶來智能服裝的奇思妙想,除了可調溫的太空服、空調服,現場還有特製賽車服,防護的同時可以加溫,摔倒時有緊急氣囊爆出保護全身;還有來自臺灣的世界頂級設計師設計的調溫羽絨服等,「在美觀大方之外,我們遞增新元素,結合科技來做創新的市場突破。」

開幕後嘉賓參觀輕紡城主展區,步入臺灣館

臺灣館展商不多,靠智能服裝吸睛

莊小清介紹說,公司五年前開始與臺灣合作,從設計開始初步嘗試,到現在已經形成完整的生產鏈。「我們的設計師整合在一起,跟蹤世界潮流趨勢,結合市場考察來設計;面料部分也與臺灣合作,共同研發創新,兩邊技術共享,創新製造我們要的一些新功能,包括一些配件。多方面、多渠道,多個不同領域結合,才能讓服裝科技落地。再來到生產,我們也是聯合的,共同銷售。生產主要在石獅,因為這邊面料供應、輔料供應鏈非常齊全,石獅適合做服裝生產基地。」

據了解,臺灣館內這些高科技服裝不僅十分智能,可以遠程控制,甚至還上專門的「保險」,莊小清說,「我們服裝還經過保險公司來承保,讓消費者大膽去領會科技創新元素的時尚,最高保額保到500萬。有創新就有賣點,我們的服裝已經打開美國、日本市場,以出口為主,通過網際網路銷售。」

石獅一筆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清介紹臺灣館內的智能服裝

臺灣館內的空調服、太陽能服、加溫防彈隱姓背心等科技賦能服裝

記者在臺灣館內看到冠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寄來為數不多的襪品和面料展示,其他廠牌服裝由石獅進出口商會負責布展。臺灣館代理人黃智軍受訪時告訴記者,疫情原因使得島內展商不能到現場,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委託石獅進出口商會,組織與臺灣方面有深度合作的在地企業、代理商代為參展,「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也把石獅最有特色的產品拿出來展示,比如石獅的男裝,功能服等都是比較有特色的」,黃智軍說,「臺灣冠向的規模也是蠻大的,但是沒辦法過來展示,只能寄一些產品過來,這些產品都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市場的。我們跟冠向在面料上面有合作,像尼龍面料的印染、特殊面料。臺灣紡織服裝起步還是比較早,面料研發方面還算是比較先進的,包括多採用日本的技術也還不錯。」黃智軍表示,目前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兩岸共同開發服裝的面料、技術,業務方面則有很多在地企業與臺灣企業往來,共同開拓日本、歐美市場。

相較過去買家單純地從展會上看中產品下訂單,賣家銷售,到現在展會功能逐漸多元,吸引專業買手、設計師前來逛展,了解行業動態、時尚流行趨勢,黃智軍深有感觸,「近四、五年來,臺灣展商參展也不僅限於推廣產品了。我們看到他們的設計、理念或是面料不錯,乾脆成立一個機構共同去研發。比如合作的尼龍印染技術,有冷熱轉移的區分,尼龍面料只有用冷轉移去印,色牢度、色澤度的效果才會好。」據了解,石獅市進出口商會剛成立不久,目前會員中已有十多家企業與臺灣有深度合作。黃智軍說,「本來泉州跟臺灣就同根同源的,你不管是從哪個方面都繞不開,有很多企業都會有一些合作。商會的下一步工作也是會著重去了解這方面信息,為兩岸企業搭建合作平臺,讓他們原本比較單向的、單純的業務溝通,更多地在面料、技術、設計師往來、設計理念等,可以有更深層次交流,共同把市場做大。」

今年海博會較往年推遲了8個月舉辦,但依然吸引眾多展商參加,除了步入展場後可以馬上看到集中的臺灣館、校服館、褲業館、網商館外,在面料館區域,臺隆、聯邦三禾、港隆、海興凱晟、新旭輝、夜光達等20家本土龍頭面料企業組成「石獅面料展團」,帶來多彩時尚的展示和科技賦能面料,如太極石冰氨纖維面料、會呼吸的全功能布料、「反光夜行」面料等;在輔料館區域,也有24家優質輔料企業組成「石獅輔料展團」,包括輝煌五金輔料、六龍發輔料、閩豐輔料等,推出可快速更換商標背景的成衣魔術貼洗技術,可以測量體溫的成衣上的溫度計,複合纖維多功能興輔料等。機械展區也有近40個品牌參展,展品包含縫前、縫中、縫後等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還有電商個性化定製設備。

第23屆海博會面料館

第23屆海博會輔料館

褲業館

輕紡城主展區內校服館

第二節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展區 位於輕紡城內的「展中展、市中市」

石獅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春輝表示,疫情進一步加快了紡織服裝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生態演變。石獅市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印染、輔料、校服、設計為重點,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提升,下一步石獅還將出臺加快推動紡織服飾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品牌培育、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進一步引領時尚潮流,加快打造現代化商貿之都。

相關焦點

  •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成海博會亮點 臺商期盼迎來新商機
    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東南網4月18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陳培源)18日上午,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石獅服裝城開幕。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成為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吸引了不少海峽對岸的臺灣企業前來尋覓商機。
  • 品博、海博會:打造時尚與實體相融合的交易型國際展會
    今年的海絲品博會、海博會將以「新絲路、新合作、新融合」和「時尚石獅,魅力海絲」為主題,承續「兩岸、規模、專業、休閒、時尚」的思路,通過舉辦國際商務活動,推介石獅的城市和產業加快對接「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區,拓展國際新興市場,同時將為泉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和戰略支點城市」和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做出積極貢獻,推進泉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本屆海博會、鞋博會臺味濃臺灣參展團規模歷屆最大
    (以下簡稱海博會)將於4月18日至21日分別在泉州晉江市和石獅市舉行。兩岸交流更加密切據泉州市副市長陳榮洲介紹,本屆鞋博會和海博會覽會將以ECFA早期收穫清單為切入點,突出對臺特色,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良性互動,呼應「大三通」,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實現兩岸產業優勢互補、深度對接。
  • 旅遊局:臺灣觀光推介會首次亮相海博會
    旅遊局:臺灣觀光推介會首次亮相海博會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8 09:06 來源: 旅遊局網站    9月6日上午,由臺灣觀光協會首次組織舉辦的臺灣觀光推介會正式亮相第十屆海博會。
  • 海博會全新打造產業館,眾多重磅展商都來瘋狂打Call!
    1、多場採購與需求對洽會,為高質量買家和展商牽手鋪路搭橋。2017中國海博會將組織50多場經貿活動包括新品發布、項目推介、合作洽談等,邀請國內外300多家經貿團體、商協會成員參見,全力為專業觀眾和展商建立高效溝通、交易的橋梁!2、產業館全新升級,聚集最具代表性企業,打造最專業海洋產業盛會。
  • 臺北世貿中心黃文榮:21場臺灣名品展促兩岸雙贏
    臺北世貿中心黃文榮:21場臺灣名品展促兩岸雙贏 2012年11月19日 17: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展商在冬交會推廣特色產品
    臺灣展商在冬交會推廣特色產品借平臺覓商機 尋合作促發展「海南綠色熱帶果蔬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此,我與其他6位農業領域的『臺商二代』一起創立了海南臺商農漁產品供應鏈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通在瓊臺灣農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渠道。今後,海南消費者可以買到質量更好的有機果蔬。」葉秉華說。
  • 2013廣州國際服裝節暨縫製製衣設備展展後報告
    4、展會規模:50000平方米5、展商企業數量:308家,其中境外展商69家,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縫製製衣設備企業88家。6、參展品牌數量:615個,其中境外品牌134個。7、參觀觀眾: 101210人,其中55個協會和產業集群聯合組團參觀。8、參展組團: 18個協會組團、10個全球大型專業市場組團。
  • 臺灣小鎮美術館舉辦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展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臺中企業家曾國華在江蘇省所創立的「臺灣小鎮美術館」,因經營有成,今年獲準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正式與江蘇57家美術館合作。首次登場的大展《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展》,力邀臺灣24名重量級藝術家參展,蔚為兩岸藝壇盛事。
  • 臺交會動漫展 臺灣館緊鑼密鼓籌建中
    「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臺交會)是「大陸最早由兩岸共同舉辦的專業展覽會,也是目前海峽兩岸間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機電專業展之一,成為海峽兩岸間交易、交流、交友的重要平臺之一。」經過十年的發展,「臺交會」不僅已經成為海峽兩岸機電企業互相交流、互通有無、互惠互利、開展雙向貿易交流,開拓國際市場的大平臺和主要橋梁,而且,隨著兩岸機電業配套合作的發展,臺交會更成為臺灣機電企業投資祖國大陸和尋找配套合作廠商的最佳機會。 「臺灣館」將由哈樂吧網絡科技負責製作 本次「臺交會」同期將舉辦首屆「海峽動漫展」,旨在促進兩岸動漫遊戲產業的相互傳播與交流。
  • 《展商說 | 回歸了產品核心,才是搶佔市場的關鍵。》
    《展商說 | 回歸了產品核心,才是搶佔市場的關鍵。》 2018-05-07 15:36:27 來源:全球紡織網 展會第二天,FS特採訪了眾多展商,其中不乏富有亮點的、效果可喜的,而正是回歸了產品核心,才是搶佔市場的關鍵
  • 不可或缺的「臺灣元素」
    年年海博會,歲歲兩岸情。今年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上,又一次匯聚來自東岸的諸多身影——110個標準展位,有23家臺灣本土企業及17家大陸臺資企業參展,規模再創新高。在全球經濟並不景氣、紡織服裝業轉型艱難的當下,這樣的「新高」,讓業界歡欣鼓舞,信心倍增。海博會,迄今已舉辦十五屆。
  • 新華網福州4月18日電(記者康淼)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休閒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英文縮寫STCF)於每年4月18日至21日在中國休閒服裝名城—石獅隆重召開。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兩岸、休閒、規模、專業、時尚」為主題,以推動海峽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宗旨;千餘家參展企業、30萬平方米展覽規模充分展現中國最大的休閒服裝板塊的領袖風範和產業集群優勢;期間還將舉辦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配套活動,成為地方專業展會之最。
  • 日本北陸面料展:看日本紡織企業如何開拓中國市場
    日本北陸面料展:看日本紡織企業如何開拓中國市場 2011-11-08 12:09:05 來源:網上輕紡城 11月初,第二屆「日本北陸面料展」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辦
  • 從「參展」到「參與」 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原標題:從「參展」到「參與」 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新華網廈門8月18日電(記者張逸之)15日至19日,第七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74家知名動漫、遊戲企業參加,其中包含25家臺灣企業。從以往「應邀參展」,到植根大陸市場,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 大陸單位參展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 彰顯「美麗中華」魅力
    新華社臺北7月1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將於19日至22日在臺北舉辦,上海、廣東、福建等省區市及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參展。  此次展覽由海旅會與臺灣旅行業質量保障協會共同舉辦。
  • 克服疫情影響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
    蔣雪林 攝(聚焦東博會)克服疫情影響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記者從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了解到,今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以下簡稱高世貿)依然堅定組織臺灣企業參展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2020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莞臺聚力大灣區,十屆沉澱再謀新局
    展會在往屆基礎上進一步轉型升級,以「聚力大灣區,開拓新商機」為主題,深入貫徹灣區惠臺政策助力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在保留原有臺灣特色外,重點呈現5G/物聯網/智慧生活/電子數碼全產業鏈態,並設立採購商專區,邀約專業採購商與參展企業一對一商貿洽談對接,打造專業的供需平臺。本屆東莞臺博會亮點紛呈,到底是一場怎麼樣的展會呢?讓我們來一一揭曉。
  • 360多家優秀臺企參展東莞臺博會
    3C數碼全產業鏈參展對標國家級專業展會據了解,2020東莞臺博會全新升級,以「一專多能」的形式辦展,遴選3C數碼全產業鏈參展,規模2.3萬平方米,設900多個展位。今年臺博會劃分為三大專區——海峽兩岸電子產業合作專區、海峽兩岸特色專區、採購商對接營銷專區。通過升級打造以前沿科技和高端技術為引領,同時集臺灣民俗文化風情、臺灣農業科技及連鎖品牌美食等為一體的「一專多能」全新臺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