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俄波羅的海軍演有啥目的?專家解釋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俄「海上聯合-2017」演習23日進入第二天,雙方開展圖上推演方案。此次演習雖為年度例行,卻仍在北約和西方國家引發了種種焦慮。一些媒體和網民不停地追問為何中國艦隊要不遠萬裡赴波羅的海軍演,或驚訝中國海軍壯大速度驚人,或認為中俄軍演就是向北約「展示肌肉」,英國、荷蘭、丹麥等國還派出戰艦一路跟蹤。

俄羅斯《國防》雜誌主編科羅特琴科稱,這些言論再次反映了美國與北約領導層的政策,他們不習慣其他國家在世界某些公共地區和水域存在利益。「如果想歇斯底裡,就讓他們歇斯底裡好了,但不會對莫斯科與北京的主權決定產生任何影響。」

不過,波羅的海國家也不是一種聲音。拉脫維亞綜合新聞網22日發表題為「俄中海上軍演對拉脫維亞不構成威脅」的文章稱,拉脫維亞前國防部長帕布裡克斯表示,俄中軍演對波羅的海國家不構成任何威脅,更多的是一種「示範性行動」,因為俄羅斯正在努力進一步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兩國軍人已在黃海、日本海和南海海域舉行過類似演習。他推測,北約可能會對俄中兩國軍艦在波羅的海積極活動做出回應,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北約軍艦出現在同一海域。

芬蘭廣播電視網22日稱,中國參加波羅的海軍演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經濟利益」。中國軍方表示,軍艦將演練保護商業航運通道的方法。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希望向歐洲投資,並參加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歐洲國家的港口建設。當然,這一演習也具有政治意義,將進一步深化中俄在安全領域的合作。

對於北約對中俄軍演的焦慮,俄地緣政治問題研究所專家西夫科夫22日對俄衛星通訊社稱:「這完全可以理解。當然,演習不帶任何攻擊性,只是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而加強合作。至於北約將監視軍演,這是它的權利。」他稱,俄中聯合軍演是兩國關係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軍演表明,中國願意同俄羅斯合作,願意同俄羅斯在所有問題上進行合作,包括在確保海上安全方面。

俄《國家軍火庫》雜誌主編穆拉霍夫斯基指出,俄中在波羅的海聯合軍演是向外界表明,波羅的海是一個國際海域,「不是北約的內海」。鑑於此次中俄兩國參演艦隻數量,更多的是具有象徵性意義。此次演習海域對中國海軍來說是陌生的,而對軍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要求就是要在陌生的海域進行演練。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吳恩遠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說中俄波羅的海軍演有針對性,那並非針對美國和北約,而是反對國際霸權主義。現在,美國在我們身邊搞「薩德」,美韓、美日印在我們周邊多次搞軍演,北約在東歐國家部署防空飛彈,這些壓力都推進到中俄家門口了,「我們當然要反對」。

【環球時報赴俄羅斯波羅的斯克特派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約記者 李玫憶 任重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航行在波羅的海上-中新網
    中新社波羅的海7月27日電 題:航行在波羅的海上  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清晨,迎著朝陽望去,波羅的海上一片銀光。中國海軍運城艦快速駛過,在水面上劃出一道白色尾流。當地時間7月25日,波羅的海某海域,一架直升飛機飛過中國合肥艦。
  • 評論稱外媒借中俄軍演給雙方添堵 意在挑撥離間
    評論稱外媒借中俄軍演給雙方添堵 意在挑撥離間   正在舉行的中俄海上聯演,本是中俄兩軍軍事合作框架內的一次正常安排,是中俄雙方深化友好合作、增強戰略互信的一次務實行動。
  • 專家:中俄軍演瞄準未來,對他國不會構成威脅
    對此,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指出,素有「航母殺手」之稱的俄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雖是已有25年艦齡的老艦,但「寶刀不老」。他表示,中俄雙方均派出各自艦隊規模級的強大陣容,共同展開 「海上聯合-2014」聯演。
  • 德海軍波羅的海軍演 引爆一戰水雷炸死18頭瀕危海豚 動協指控違法
    據「德國之聲」11月25日報導,德國聯邦國防軍海軍在費馬恩海峽的海洋自然保護區中銷毀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的海雷時,炸死了18隻瀕危的鼠海豚,受到動物權利組織的指控。環保組織德國自然保護聯盟(NABU)在上周六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聯邦海軍在8月進行的北約軍事演習中銷毀了42枚水雷,其中39枚在位於海洋自然保護區內。18頭隨後被發現在這次行動中被炸死。軍方在開展演習之前沒有就此與環境保護機構協商,違反了動物保護法。
  • 中俄挑戰美國軍事霸權?中國軍力日趨全球化 4年服役一個法國海軍
    據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稱,如今中國已取代俄羅斯日益成為華盛頓制定本國軍力標準的參照物,已達到或逼近與美國「勢均力敵」的關鍵點,從東風-17和東風-26超遠程常規飛彈到殲-20第五代戰機,中國的進步和技術能力非同凡響。
  • 金燦榮:日本看中俄軍演就像小偷看每個人都是警察
    可以預期,軍事演習將成為中俄兩軍正常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演習科目有哪些,有什麼精彩看點?規模大、實彈射擊多、組織指揮要求高此次由北海艦隊、南海艦隊部分艦艇組成中方編隊參加聯演,是中國海軍一次性向國外派出兵力最多的中外聯合演習,演習規模大、演練內容全、實彈射擊多、組織指揮要求高。
  • 中俄援潛救生成功舉行證明:中國有參與國際救援的能力 一旦國家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赴海洋島船 特派記者 郭媛丹 特約記者 譚浩 張弘贊】 5月2日上午,中國海軍深潛救生艇在青島附近海域首次和外軍潛艇實現對接並轉移艇員。兩名俄羅斯艇員從本國潛艇經過對接通道,進入中國海軍救生艇,邁出了中俄兩軍交往中歷史性的一步。
  • 盤點2019世界各國軍演 專家:演給誰看誰知道
    其實,美國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個叫做「增強凝聚力」,一個叫做「打壓俄羅斯」。所謂「增強凝聚力」,就是要把北約這些國家,儘可能地重新綁牢在自己的「戰車」上;而 「打壓俄羅斯」,就不用再過多解釋了。北約去年的演習,作為演習挑頭者的美國,在裡面夾雜了很多「私貨」。
  • 綜述:中俄合作在聖彼得堡開花結果
    2005年,中國在俄羅斯最大的非能源類投資項目、投資額超過13億美元的「波羅的海明珠」項目落戶聖彼得堡西南部紅村區。由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中方企業聯合投資建設的這一項目,是一個集居住、商業、商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社區,總建築面積194萬平方米,規劃區域面積208萬平方米。如今,項目進展超過10年,「波羅的海明珠」已經成為當地叫得響的品牌企業。
  • 波羅的海冰區未來鬥士:俄羅斯鄰居芬蘭的海軍發展思路
    為了替換性能老化的現役7艘輕型艦艇,保持在波羅的海冰區的作戰優勢,2008年芬蘭海軍開始了未來多功能輕型護衛艦初步構想,2015年秋正式啟動這一項目,項目代號「2020中隊」,計劃採購4艘。由於首艦命名為「博滕」,因此該級艦得名「博騰」級。 除了採購「博騰」級護衛艦,芬蘭國防軍後勤司令部也加快了該級艦艦載武器裝備採購進程。
  •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含義
    中俄舉行近年來最大規模海上軍演 4月22日至29日,中俄兩國海軍將在黃海水域舉行代號為「海上協作-2012」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 中俄戰機再次聯合巡航日本海、東海,專家:兩國對此方向戰略穩定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22日晚,中俄兩國國防部同時宣布,當天中俄兩國空軍位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2019年中俄曾組織實施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這意味著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已經形成機制化,未來將會常態化進行。
  • 天煞孤星:中俄軍演讓日本明白為何中國不能惹【4】
    資料圖:「海上聯合-2013」中俄聯演海上閱兵式   平衡安全失衡的亞太 「用應對島嶼爭端來看待這次演習的意圖是一種矮化」,中國軍事專家邢廣梅說,中俄兩個大塊頭在目前亞太的特殊安全環境下求同存異進行層次相對深入的軍演,不僅對雙邊,對地區和全球安全都是福音。
  • 中國海軍陸戰隊在青島贏了「戰鬥民族」
    中俄「海上聯合—2019」軍事演習陸戰分隊軍事競賽舉行。郭媛丹攝【環球時報報導赴青島特派記者 郭媛丹】 4月30日,在青島舉行中俄陸戰分隊軍事競賽,中國陸戰隊隊員在步槍精度射擊、戰鬥射擊,狙擊槍射擊及400米越障等4個科目競賽中完勝俄羅斯海軍陸戰隊。但是俄羅斯隊員拼搏精神和迅速適應環境,並掌握要領的技能體現出老牌陸戰隊過硬的素質,也迎來現場一陣陣的掌聲。
  • 中國海軍陸戰隊迷彩服太顯眼!官方給的解釋你能同意不?
    因為大家對於中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採用顯眼、容易暴露的藍色海洋迷彩服這事兒,實在是有點搞不懂。作戰講究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作為重要戰略兵種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在執行登陸作戰時,更應該講究隱蔽性。可穿著如此顯眼的藍色迷彩服,大老遠就看的一清二楚,哪裡還有什麼隱蔽可言。
  • 越南蛙人有必死之心很難對付 中國海軍專門防範
    【環球軍事報導】中國外交部8日披露,在最近中越圍繞「981」鑽井平臺的鬥爭中,越南竟然派出蛙人大量布放漁網、漂浮物等障礙物,這讓《環球時報》記者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不久前結束的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科目設置的「一切從實戰出發」。在這次演習中,兩國海軍演練的不僅是傳統的聯合海空攻防,在錨地防禦等特殊情況的應對中,還專門演練過如何對付蛙人偷襲。
  • 中俄戰機聯合巡航傳遞什麼信號?俄媒:美國不是世界統治者
    但俄羅斯和中國專家都認為,中俄聯手最主要的目的是維護世界格局的戰略穩定,同時也是為了應對美國拉攏一些國家搞地緣政治對抗,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瘋狂打壓。2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時表示:「世界上越是亂,中俄關係就越要穩,雙方全面戰略協作價值對中俄和世界就越寶貴。」
  • 中俄「聯航」釣魚島日本緊張 凌晨急召大使抗議(1)
    召見中國大使不是當時安倍政府的唯一反應,程永華與齋木昭隆會面時,日本政府正以在首相官邸設置的情報聯絡室為主,加緊就中俄意圖以及兩國是否展開了聯合行動進行分析(共同社語)。日本防衛省則與美軍合作追蹤中國軍艦動向,提高了警戒。
  • 斯圖亞特時代晚期的英國海軍(一)
    英國海軍的風帆時代分級制度是從16世紀初開始直到19世紀中期而斯圖亞特製度(1604)是英國海軍歷史上第一個正規分級制度。英國海軍有四個等級的戰艦,最大的royal ship大約有40~50門火炮,3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