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旗下100多個住宅社區,世茂集團計劃推出社區商業mini mall產品線,命名「52+(『我愛家』諧音)」。該產品線是世茂未來重點發展的商業產品,是世茂社區商業的發展方向,將成為繼世茂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版圖之後的核心發力點。再過兩個月時間,世茂首發打造的南京、武漢兩52+mini mall項目就將陸續落地,預示著世茂發力社區商業的正式開始。
調整背景:
在「大而全」商業面臨過剩、同質化、電商衝擊等困局下,「小而美」的社區商業被業界指為商業地產的藍海,是目前眾多房企積極涉足發展的領域之一。而世茂具備發展社區商業的先天優勢。除了依託自身龐大的住宅社區人群,世茂還在各個城市擁有大量的商業土地儲備。在世茂的發展規劃裡,52+mini mall將以旗下住宅社區為核心,規模化開發運營,形成影響力。再加上網際網路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店結合,世茂期望創造一個新的商業體。
除此以外,「少投入」也是世茂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研究mini mall的一大原因。用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的話說就是,世茂有十幾個大型的購物中心,每一個都要投十幾億,蓋一個大型購物中心花的錢,現在可以蓋十幾個mini mall。
用小體量來撬動快速的大回報。一組數據很容易說明:在競爭激烈的城市,大型商業體可能只有2-3%的回報,周期長達三四十年,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運營較為成功的大型商業,約有5-6%的租金回報,周期基本上在15到17、18年。而mini mall約有7-8%的回報率,周期縮短為12年。
戰略內容:
根據世茂的規劃,到2018年前,52+mini mall在全國至少擴張至30-40個。率先開業的南京和武漢項目將是52+mini mall發展的樣本。
受限於小體量建築,52+mini mall將空間使用率做到極致,過道牆面等原空間均可做出創意使用,同時在業態上通過關聯業態跨界混搭、生活服務的集群、O2O等業界領先模式,計劃通過行動支付、虛擬實境、智能倉儲的技術來壓縮店鋪面積。通過這一系列建築創新、業態創新、運營創新和大數據創新來提升單個店鋪的經營效率。
為起示範效應,世茂將推出自營自創店鋪社區O2O店:愛世集,面積段集中在80-200平方米,主打生鮮O2O超市,並根據社區業主需求,融合不同業態,如烹飪培訓中心等。除愛世集外,後續應市場需求還將進一步推出多個自營自創品牌店。
數據分析:
鑑於世茂住宅的布局範圍之廣,52+mini mall選址不限於一二線城市,同時也會下沉到3公裡範圍內人口密度超過1萬戶的三四線城市。面積則從幾千到4、5萬平方米不等,單店投資少則1、2千萬,多則2、3億元。據世茂內部測算,標準的mini mall面積在1、2萬平方米,投入金額平均在1億元以內。
以下是南京、武漢兩項目的數據信息:
南京52+mini mall
招商進度:截至7月份完成85%
武漢52+mini mall
招商進度:截至7月份完成80%
贏商四問:
Q:贏商網;A:世茂房地產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吳豔芬
Q:52+mini mall依託世茂住宅社區發展,世茂的業主整體特徵是什麼?
A:世茂住宅業主的特徵屬於中產的、時尚的、現代的、對科技發展比較敏感的這類人,所以我把他們歸結為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世茂的房子在中高端範疇內,我們的業主通常是消費力比較強追求生活品質的,他們是城市中產生消費的核心人群,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影響著周圍的人。如果我能把這一類人服務好,無論是口碑宣傳還是他們自己的實際消費都會輻射到更遠的人群。
Q:52+mini mall將打造的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店,二者將是怎樣的關係?
A:我們要做的是深耕於我們已經所覆蓋到的商業。在線上做一些品牌,這些品牌不是與線下品牌做競爭,而是伴生關係,線上輔助線下完成最後一公裡。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店的目標是一致的,二者將形成良性循環,共同發展。線上平臺會將線下小物理空間變得無限大,變得更具想像力,很多線下加不不進的內容,通過線上平臺做支撐,達成消費者的滿意度。
Q:在世茂未來打造的52+mini mall項目中,共性和個性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A:我們會根據現有的南京、武漢兩個項目抓取數據做分析,哪一些品類、業態、品牌會有共同的可複製條件,哪些品牌是共性的、不分區域的,比如咖啡、美甲之類的是可複製的,但是一些餐飲、娛樂等品牌是不可複製的。當地人認知的品牌會有差異,每個地方的消費能級也不一樣。未來發展的項目將保持整個社區商業的調性,包括一些集團戰略化的合作品牌及自營品牌,如萬達院線、愛世集等,這部分比例不會太高。還有一部分就是要招一些本地化品牌,接地氣的,要很快被社區接納,社區商業與大商業不同,沒有培養期,周圍人不喜歡那就失敗了,一定要選擇讓他們立刻就喜歡的品牌,就是選擇他們熟知的,符合他們消費習慣的品牌。
Q:世茂集團對於52+mini mall的期望是什麼?
A: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研究市場,在看商業變化的規律,同時也在看世茂的資源與這種規律的匹配度。社區商業恰恰是現在商業市場的藍海,也恰恰在起步階段,沒有人走的很快,大家都在研發階段。如果小商業不規模化,不把它做資本化處置的話,它的貢獻比較低。小商業資本化在中國有巨大的空間和機會,恰恰這部分是別人沒做又是世茂具備先天條件的。Mini Mall將是世茂房地產重點發展的商業產品,是世茂社區商業的方向,將成為繼世茂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版圖之後的核心發力點。但是52+mini mall的擴張不一定是局限於已經定製的目標,如果發展情況很好,集團會當做重要戰略去發展,好在世茂有很多商業土地儲備,面積位置都是比較適合開52+,南京、武漢這兩個店如果按照預期得到很好的社會回應和數據測算,那麼以後的開店速度會非常快。52+Mini Mall力爭在2018年內建成30-40個項目,致力與優質商戶一起共同擴展並深耕更加廣闊的市場,實現共贏的局面,力爭做社區購物中心的佼佼者。
專家點評:
儘管我國許多地方商業地產整體供應過量,但是從理論上來講,社區配套商業還有發展的空間。做好社區商業一定是以便民利民為宗旨,具有滿足周邊社區居民物質和精神需求的功能。我對世茂52+mini mall發展的建議是,要以需求為導向,切忌千篇一律複製發展。社區商業的需求是因為社區居民集聚的數量和消費能力不同而不同,發展社區配套商業的mini mall,不能夠走「圈地複製、快速發展」的老路,需要以需求為導向,經過仔細的社區商圈調研以後再進行社區配套商業設施的內涵、規模、功能、檔次的定位。背離了以需求為導向發展社區配套商業的方向,就會很快使社區商業供應過量。
——同濟大學複雜工程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範宜昌
贏商手記:
小時候,我家旁邊可以買糖果、買醬油的小賣鋪,在今日理解下,大概就是社區商業的雛形。再長大一點,我家樓下不止有小賣鋪了,除了小型超市、菜場、藥店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店,還有比較low的麻將室、理髮店、足浴、散戶餐飲等體驗品類商戶。如今,樓下還多了一條商業街,稍微高端一些了,有品牌咖啡和西餐,還有少量的快時尚品牌。
世茂52+mini mall將是社區商業進化的另一個層次,除了基礎的社區服務功能,52+更關注現代家庭的生活品質,更注重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不過我家樓下還沒有這樣的mall。
目前市場上已經開業的社區mall,通常以高比例餐飲和娛樂配套為主,再配上超市,力求全方位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所需。52+mini mall就是這樣典型的社區商業,在有限的物理空間裡,以超過40%的餐飲業態和50%以上的休閒娛樂業態來服務和黏住它的住宅業主。當然,如果業主們想買衣服也可以,線上平臺有垂直的品牌專賣店,還有試穿、配送的功能,基本可以「想我所想」。
不僅如此,52+還創造出一套獨特的4s發展策略,即Shopping(購物),Scenery(視覺體驗),Service(特權服務),Social(社交圈),希望給它的業主帶來好的社交場地、一種專屬的特權服務、在視覺體驗上也不同凡響。在以上一系列的體驗之後情不自禁的購物,將購物融入在五感體驗之內。通過4S的服務策略而帶給每個人一點點的小確幸,微小而真實存在的幸福感,讓每個人在52+能體驗到最簡單的鄰裡間的互動,最平凡的小驚喜、最樸實的智慧生活。就像是你的親人、朋友、鄰居。
在這裡,媽媽會愛上搭載高端數位技術的虛擬試衣間,爸爸可以在銀行裡的咖啡廳看書或會見朋友,閨蜜們相約由米其林大廚親自授課的廚藝培訓班,爺爺奶奶帶著小朋友在甜品屋裡閱讀美麗的童話故事,對藝術痴迷的粉絲也能不出國門就欣賞到世界藝術佳作,天生購物狂驚喜地發現早晨購買的全球同步的美鞋美包下班時已經送達到家……生活無處不在的精彩與奇蹟,都發生在只離家1000米的地方。
希望我家旁邊也能開出一家這樣的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