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中美對立,美伊互掐......
2020年的國際局勢,讓敘利亞暑期僱傭兵的梗都銷聲匿跡。許多大學生的出國留學計劃,更是無限期擱置。
與此同時,國內各行業也都不景氣,中小企業紛紛縮招裁員,甚至關門大吉。
種種變化導致許多21屆畢業生直到暑假開始,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暑期實習。
此時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來形容這一批為求職著急上火的21屆畢業生,十分恰當。
畢竟在大三黃金時段進行暑期實習,能為個人職業生涯奠定更好的基礎。
大三生到了畢業前夕,就需要決定接下來的人生走向,是考研還是考公,工作還是考證?
其中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上班工作,作為人生出路。
暑期實習耗時七到九月兩個月,能讓大學生在較為輕鬆的環境下了解公司氛圍,並上手一些簡單的工作。許多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諸如騰訊、百度、網易等,也會提供畢業後留用和轉正的機會。
參與到暑期實習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提前溝通互相考察,相較於畢業後再面試筆試走流程,能夠更好地避雷,也可以在暑期實習過程中學到許多東西。
所以每年的暑期實習機會,都有大把大把的學生擠破了頭去爭取。
1、知名企業可在官方公眾號獲取信息
阿里、騰訊、B站、字節跳動......幾乎所有的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公眾號,每年暑期前都會推送暑期實習招聘的通知,在後臺填寫資料報名,通過審核後便有機會體驗大公司的工作氛圍。
不過正因為大廠實習的優點多多,所以通過這個渠道尋找暑期實習機會,競爭強度十分高。
只有當你的母校、績點、獲獎情況、技能掌握等各方面情況都高人一籌,才有進入大廠實習的機會。
2、中小型企業可以藉助求職APP
與大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的暑期實習可以在BOSS直聘、智聯招聘、58同城等招聘類APP上找到招聘信息。
相較於大廠而言,中小型企業一般沒有完整的崗前培訓,暑期實習對能力要求更高。不過實習一般都有工資或者補貼,可以說各有各的優勢。
如果想去大廠學習但投遞後沒有回信,其實去中小公司打工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3、學校安排或熟人介紹
部分學校及專業,會為學生安排實習。
比如筆者的學校,大三下半學期就開始聯絡公司進行崗位推薦。並且在大四由導師帶隊,動員全班在工廠進行了生產實習。
只是因為疫情的緣故,估計今年各大高校不會安排實習。
而熟人介紹的崗位,好處在於省去了許多手續,能夠迅速入職。缺點在於他介紹的企業不見得是你的心頭好,發展前景不夠明朗。
只是今年這種強度的競爭,哪怕是去奶茶店調奶茶,我都建議你去嘗試一下。
暑期實習,因為競爭強度較大,且與轉正留任掛鈎,一度被稱為「小秋招」。
在下定決心找暑期實習之前,一定要做以下幾件事:
首先,確定發展方向,準備對應簡歷。
有的同學投遞簡歷前對崗位了解不夠高,就會在應聘新媒體運營崗位的簡歷上,填寫「熟練掌握面點烘焙操作」的詞條。
雖然更多的技能是加分項,但在有限的頁面空間裡,一定要首先表明身份,然後闡述自己與崗位的匹配度:比如熟練掌握PS、PR,有個人公眾號運營經驗等。
試問,HR每天要看三位數的簡歷,如果不能一目了然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如何能保證過網申?
其次, 熟悉崗位,熟悉公司,熟悉招聘流程。
在招聘實操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同學可能只是「廣撒網」式的投遞簡歷。
在面試的時候,如果HR問你,
對我們公司的品牌以及產品有了解嗎?你沒來得及看。
對新媒體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嗎?你搖了搖頭。
對個人職業生涯有清晰的規劃嗎?你已經開始臉紅。
你猜猜看,當你面試手足無措,回答的牛頭不對馬嘴的時候,HR在心裡是怎麼吐槽你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正式面試前一定要下功夫,考慮好方方面面的問題。
最後,投遞簡歷前一定要學習基本技能。
許多大學生簡歷都是空空如也,在自我評價裡還會加一句:「雖然我什麼都不會,但為人踏實認真,願意學。」
拜託,無論任何工作,想要面試過關總得掌握基礎技能。
任何職業的入門須知和基本技能。在知乎、豆瓣、公眾號等各大媒體平臺上都有攻略和學習方法。
哪怕只是進行了大致的入門學習,也好過你直接和HR說:「我什麼都不會。」
那些有經驗的大學生也都踏實認真願意學,你怎麼和別人競爭?
七月已至,仍在招收的暑期實習越來越少,只有做好準備並且積極尋覓的人才能獲得實習機會。
如果你還沒找到暑期實習,大可按照本文的思路捋一捋當下狀況,再進行簡歷投遞。
加油!儘量抓住大三暑假,完成你的職業生涯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