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喵喵君
審校:叔宇
#小學六年級數學#
1、什麼是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比如3:2中「:」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
2、比的後項不能為0。
3、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4、求比值: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數、小數和整數表示。
5、化簡比:把比化成最簡整數比叫做化簡比。
6、最簡整數比的特徵:最簡整數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且是一對互質數,也就是比的前項和後項的最大公因數是1。
7、求比值和化簡比的主要區別:
(1)求比值是求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化簡比是把兩個數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比的前項、後項都是整數且兩個數是互質數。
(2)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這個數可以是整數、分數或者小數;化簡比的結果還是一個比,並且要寫成比的形式。
8、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它是判定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依據之一;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它的項,分為內項和外項。
比如3:4=6:8中,4和6稱為內項,3和8稱為外項。
9、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它是判定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另一個重要依據。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解比例。
10、解比例: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11、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概念及意義
正比例的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y:x=K (K定值);
如:速度=路程:時間,速度一定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路程值也變大。速度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例關係。
反比例的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的關係式:xy=K (K 定值)。
如:圓柱體積=底面積×高,體積一定的情況下,底面積增加,高減小;底面積減小,高增加。底面積與高成反比例。
12、按比例分配問題
(1)定義:把一個數量按照比例進行分配的問題。
(2)解法:把比的各項相加得到總份數,各項與總份數之比,就是各個分量在總量中所佔的份額,從而求出各個分量。
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例題請同學們點擊茂喵喵課堂系列:六年級數學必考題型一百道027-轉化連比問題茂喵喵課堂系列:六年級數學必考題型一百道026-比的問題
我是喵喵君,關於兒童教育,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和經驗,都可以在文後留言或者討論。獲得採納的文章和建議,小編會有獎勵哦!
關注兒童成長,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茂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