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羅斯的東正教看宗教國家化,我們能學到什麼?

2021-02-13 西域都護

最近都護平臺都在講基督教的一些事,筆者也來湊湊熱鬧。

中國的家庭教會問題,也廣泛存在於其他有新教教徒的國家,由於新教「以信稱義」的教義,導致新教缺乏神學基礎和管理方法,人人都可以解釋《聖經》,從而冒出一堆邪教。

天主教由於受梵蒂岡教廷的管轄,神學理論有官方指導,宗教規範性較強,但這也造成了教廷大於國家的權力體系,也就是歷史上歐洲的中世紀。直到今天,教廷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力依然強大,教皇在調停國際衝突上很有一手。

同樣的,伊斯蘭教的政教合一性質更為嚴重,這點已經在中東國家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真正從根本改革宗教的方法,還是要將宗教徹底國家化,在這點不妨看看俄羅斯怎麼做。

東正教:羅馬的延續

在中世紀前,天主教和東正教基本算是一家,是羅馬帝國的信仰。但是到了395年,東西羅馬分裂,宗教隨著政治也開始了分裂,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成立了以拉丁「蠻子」為統治者的神聖羅馬帝國。752年,矮子丕平成立教皇國,分裂的種子就此埋下。

今天的伊斯坦堡

東羅馬帝國一直自認正統,所以有了東正教這個名號,他們不承認教宗高於一切的地位。857年,東正教米哈伊爾三世國王驅逐了和他意見不合的大牧首,天主教隨後開除了牧首的教籍,但是這沒有太大影響天主教和東正教的關係,因為外部有著伊斯蘭教這個強大的敵人。

  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堡)

到了10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把所有天主教堂都給關閉了,從此東西教派徹底分裂。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但東正教沒有完,因為它傳到了東斯拉夫人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同時傳進來的還有西裡爾字母,這為東斯拉夫語族的書面文字提供了基礎,直到今天,西裡爾字母還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的標準書面字母,烏克蘭的最正宗(現代俄語字母用й取代了i,還有另外幾個字母也改了)。

改造:東正教在斯拉夫地區

東正教傳入東斯拉夫地區是在維京人奧列格進入第聶伯河平原時候的事,那時斯拉夫人地區大混亂,什麼人都有,君士坦丁堡的教士也過去傳教。到了12世紀,斯拉夫人裡實力最強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入主基輔。他宣布東正教為國教,從此開始了基督教在東斯拉夫地區的大發展。也是因為他,在今天的俄羅斯有一個民間的段子傳說:

當時東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傳教士都找到了弗拉基米爾,伊斯蘭教給的報酬最多,為什麼他選擇了東正教?

答:弗拉基米爾說:因為伊斯蘭教不讓喝酒,佛教不讓吃肉,而喝酒吃肉是俄羅斯人的古老樂趣,沒了活不了。

俄羅斯接頭常見的醉漢 

 

在東正教之前,東斯拉夫人信仰傳統宗教,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由於弗拉基米爾大公需要宗教來為他的統治打基礎,所以在東正教裡保留了部分原始信仰的成分,也為東正教的國家化打下了基礎。

到了16世紀,殘暴的沙皇伊凡雷帝想徹底擺脫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控制,但還沒完成就去世了,他的兒子費多爾實現了這個願望。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脫離了普世牧首,成為獨立自主的教會。

17世紀,羅曼諾夫王朝上臺,從波蘭請回他的老爹當牧首,從此俄羅斯教權和政權落在父子手裡。

18世紀,彼得一世沙皇要重新振興俄羅斯帝國,他改革東正教,將牧首制度廢除,國家宗教由宗教委員會管理,人員全是沙皇任命,徹底的國家化了。

自此,俄羅斯的宗教國家化完成。

現代東正教:俄羅斯的精神支柱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蘇俄成立,教會作為保皇黨,被布爾什維克打壓,一直到二戰前都沒有什麼起色。

但是二戰開始後,史達林解封了東正教,東正教又開始興起,原因很簡單,東正教愛國。

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偉大衛國戰爭開始了。

民間突然流傳起這樣一個傳聞:有個主教把自己關進石室裡,虔誠地為祖國祈禱。突然,石室裡燃起一團火,聖母在火光中現身了。聖母對主教說,只有讓蘇聯當局釋放神父和主教們,將教堂和修道院重新開放,這個國家才能重新得到聖靈的庇護。另外,聖母說決不能放棄列寧格勒,要把喀山聖母像搬到列寧格勒繞城一周,再把聖母像搬到莫斯科進行祈禱,最後搬到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本人早年在教會學校學習神學,同時考慮到東正教真誠的愛國情懷,1943年,史達林解除了禁令,教會可以布道,演說。當然在教會的作用下,蘇聯人民也更加團結。在這個過程中,有史學家認為,有東正教信仰的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蘇軍將領也起到了作用。

教會為二戰做了很多貢獻。比如捐助了大量的坦克,戰鬥機,鼓勵蘇聯青年參軍。當時有一個著名的T-34坦克營,就是教會出資購買的。

自此,東正教在蘇聯獲得了地位,在二戰後繼續發展,到了今天,東正教依然是俄羅斯國家的精神支柱。而且行為在其他宗教眼裡也越來越怪異,比如「亂封聖」。

 

1994年車臣戰爭時,被俘後頑強不輸邱少雲,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被武裝分子斬首犧牲的俄軍列兵羅季奧諾夫被封聖,在聖像裡是穿軍裝拿槍的存在。

史達林本人也被封了聖,在聖像裡是金光閃閃,和戰時將軍站在一起的形象。

最離譜的還是去年,俄羅斯新建了一座東正教堂,叫武裝力量總教堂。顧名思義,就是俄羅斯軍隊教堂。在建設教堂時,教堂的金屬地板和欄杆是用當年繳獲的德軍武器重新熔成的(蘇軍繳獲武器不計其數,很多都放到倉庫落灰70年)。教堂裡的聖像和陳設也非常的離譜。

總統普京,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等人和天使出現在一起。

教堂展廳裡放著當年的坦克,汽車,大炮,懸掛著蘇聯旗幟。全景大屏高強度播放當年的戰爭場景。

 

天使,聖母瑪利亞和蘇軍戰士在一起,旁邊掛著有鐮刀錘子和列寧像的蘇軍軍旗。此外這個教堂的壁畫包含了俄羅斯參加的每一場戰爭,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敘利亞戰爭、克裡米亞戰爭都畫了進去,圖太多,大家可以在網上找視頻看。

有鐮刀錘子圖案的衛國戰爭勳章出現在穹頂上,此外還有戰時設立的光榮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庫圖佐夫勳章、紅星勳章等等。

教堂之外,俄羅斯的神父還喜歡給武器裝備「灑聖水」

 
這些在其他宗教眼中為「大逆不道」的圖案和場景,正大光明的在俄羅斯出現。根本原因,還是宗教國家化的成功。在俄羅斯的東正教眼中,有國才有教,宗教的任務是為國出力,服從國家是宗教的義務。

雖然俄羅斯以及之前的俄國在歷史上我中國有眾多淵源,也有不少的摩擦。但俄羅斯對宗教的處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尤其是作為一個無神論為主導思想的國家,中國更應該去引導宗教群體高度愛國,為國出力,實現宗教中國化。而不是把孩子送到野阿訇那裡學習地下講經,或者沉迷於各種奇怪的家庭教會甚至邪教,當然這種現象目前在我國已經得到很大改觀,基本得到了遏制。

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在清真寺中看見阿訇給群眾講人民軍隊抗擊敵人的歷史,教導群眾接受科學,報效祖國,基督教的教堂裡,牧師告訴信眾:打擊中國的敵人,就是救贖。

而那些抱著清真泛化搞人群隔離、不把中國當祖國心裡裝著精神母國、打著維護團結的名義行分裂之舉的兩面人,最後的結局無非是群眾的唾棄和法律的制裁。

相關焦點

  • 花雪 | 從俄羅斯的東正教看宗教國家化,我們能學到什麼?
    真正從根本改革宗教的方法,還是要將宗教徹底國家化,在這點不妨看看俄羅斯怎麼做。東正教:羅馬的延續在中世紀前,天主教和東正教基本算是一家,是羅馬帝國的信仰。但是到了395年,東西羅馬分裂,宗教隨著政治也開始了分裂,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成立了以拉丁「蠻子」為統治者的神聖羅馬帝國。
  • 俄羅斯東正教外交的形成和嬗變(一)
    此外,庫拉諾維克認為在共同東正教信仰的基礎之上,俄羅斯對於不同的東正教信仰國家開展東正教外交的出發點有所不同:與外交關係良好的國家之間是「斯拉夫兄弟情誼」,與關係較差的國家則著眼於對其「投奔西方,背叛俄羅斯」的應對。而對於非東正教信仰的國家、地區和群體,俄羅斯則推動宗教間對話,宣揚宗教間的和諧共處和人道主義關懷[1]。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九十三:世界現代前期東正教
    因此教會與信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基本上是通過莊嚴的宗教繪畫、雄偉的宗教建築、輝煌的宗教音樂和儀式來實現的。所以俄羅斯東正教會教堂的公共崇拜活動非常壯觀。宗教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以至於生產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俄羅斯東正教會內部生活也出現了新的復興的跡象,主要表現在修道院生活和神學思考兩方面。
  • 莫斯科自稱「第三羅馬」,東正教的中心是如何轉移到俄羅斯的?
    羅斯建立後經過對外擴張控制了北起波羅的海,南到黑海的廣大地區。羅斯的貴族們通過武力掠奪來大量的糧食、動物皮毛等,然後他們將這些物品賣到黑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剛建立的基輔羅斯,部落貴族的權力很大,而且各部落之間的宗教信仰也不同,這導致了各部落各自為政,難以形成一個整體。
  • 東正教的復活
    1882年衛國戰爭70周年的時候,大教堂開始正式舉行宗教儀式。然而,不出50年,這座輝煌的大教堂被無神論的蘇維埃炸藥毀滅了。但是,詭異的事情又出現了。誰也沒有想到,蘇維埃宮始終沒有建成。到底因為什麼,眾說紛紜。然而這個事實被東正教信眾看成是「基督保佑」。赫魯雪夫時期,蘇維埃宮的建築工地被改建成世界最大的露天遊泳池。
  • 北歐最大的東正教堂,濃濃的俄羅斯建築風格,探秘神秘的東正教
    說到芬蘭,你會想到什麼呢?相信很多人會想到聖誕老人的故鄉,聖誕節馬上要來臨了,思緒不禁回到了那些在芬蘭的日子,突然好想念芬蘭。芬蘭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 。
  • 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有什麼不同?歷史、宗教、種族、語言都大不同
    但是要區分兩個生活在一起很久、而且曾經是同一民族的人就難多了,這裡說的就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這兩個民族有哪些不同?儘管他們是近親,但仍有差異,特別是在俄羅斯人和烏克蘭西部人之間。烏克蘭西部的城市更接近中部歐洲人,與布拉格或華沙很相似,民族服裝與匈牙利或捷克共和國相似。與此同時,要區分烏克蘭東部人和俄羅斯人並不容易。
  • 猶太教和基督教有什麼區別?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你能分得清嗎?
    我們在了解國外歷史、尤其是西方歷史的時候,無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宗教對這個國家的影響,乃至對於世界的影響。
  • 東正教的復活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1882年衛國戰爭70周年的時候,大教堂開始正式舉行宗教儀式。然而,不出50年,這座輝煌的大教堂被無神論的蘇維埃炸藥毀滅了。但是,詭異的事情又出現了。誰也沒有想到,蘇維埃宮始終沒有建成。到底因為什麼,眾說紛紜。然而這個事實被東正教信眾看成是「基督保佑」。赫魯雪夫時期,蘇維埃宮的建築工地被改建成世界最大的露天遊泳池。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時隔千年首次會晤 籤署聯合宣言
    從1054年這兩大教會分裂算起,這是羅馬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近千年來的首次會晤。  那麼,東正教與天主教有著怎樣的淵源?為什麼兩個教會的頭兒會談能引發這麼高的關注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講述了兩者之間的故事。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遷都到君士坦丁堡以後,西方的教會就形成了今天的天主教,這是西歐的教會。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這些基督教教派到底有什麼差別?
    但是基督教內部其實也是教派臨立,在現代社會至少還可以被分成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東方正教會等幾個大類,而這些教派的形成,其實也跟基督教歷史上幾次大分裂密切相關,那麼當時是什麼導致了這些教派的分裂?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又是什麼呢?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皇帝為了自己的統治不斷提升君士坦丁堡教區的地位,381年,羅馬皇帝召開了基督教宗教大會,這次會上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僅次於羅馬主教,引發了羅馬主教的不滿。丕平加冕告訴了西歐封建領主一個道理: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王位能獲得羅馬教皇的加冕就是合法性的。這大大提高了羅馬教皇的權威。
  • 原泉:天主教東正教「千年之約」背後的國際關係密碼
    對於俄羅斯正教會本身來說。首先,基裡爾牧首同教皇的會晤,從教廷方面將俄羅斯正教會提升到了與教廷平起平坐的地位,不啻於教廷承認俄羅斯正教會有權代表全體正教會,此舉無疑使俄羅斯正教會的地位實現進一步飛躍。
  • 張百春悼俄羅斯哲學家霍魯日:當代第歐根尼,尋找大寫的人
    不過,這個時候,我對霍魯日在東正教方面的研究所知不多,也沒有太關注。直到我們在2001年相識之後,我才發現,他對東正教的研究同樣具有獨創性。在研究俄羅斯宗教哲學時,必然要涉及到東正教,只是研究者們對其關係的關注程度不同。霍魯日把它們完全放在一起進行研究。他關注東正教裡相對於天主教和新教而言的最具特色的領域——靈修傳統,其核心內容是靜修主義。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到了3世紀基督教不僅成為了一個內部組織嚴密的教派,還調整了其反羅馬的教義,終於在392年被羅馬帝國確立為國教。在羅馬帝國的推廣下,基督教遍布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成為世界性的宗教。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究竟啥區別
    看完此文,你還是不懂的話,以後有機會再給你講。引子基督宗教是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的統稱。1054年,基督宗教發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1517年,德意志神甫和神學家馬丁.路德發表《95條論綱》,要求廉儉化教會,回到聖經,由此引發宗教改革風暴,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教會從天主教脫離出去,另立新教。到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的時候,天主教和新教各自在歐洲的勢力範圍大致上確定了下來。
  • 為什麼歐洲人很討厭俄羅斯?
    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俄羅斯人也不喜歡歐洲。從地理上看,俄羅斯大片領土其實在亞洲,不過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歐洲,所以俄羅斯是一個傳統歐洲國家,這一點已被世界所公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我們至少可以從宗教、種族和歷史戰爭三個方面來看。
  •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傻傻分不清?
    世界基督徒人口百分比(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基督宗教屬於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全球擁有信徒最多的超級宗教。「基督」一詞含義是「救世主」,指的就是耶穌。基督宗教分布廣泛,有著眾多的派別。主要分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中國將新教直接譯為基督教)。其中,新教因反抗天主教而產生,兩者差別巨大。
  • 羅馬帝國眼中的蠻族俄羅斯如何開始文明化?俄羅斯民族與國家起源
    ,北起波羅的海沿岸,南到巴爾幹半島的科爾巴阡山地區,東到伏爾加河流上遊,我們一般把斯拉夫人成為南部,東部,西部斯拉夫人,由此看見他們的居住範圍之廣。今天的俄羅斯是以東正教為國教的一個國家,東正教是基督教的分支,隨著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形成的,而就俄羅斯本身而言,從多神教到基督教再到基督教的東正教,戰鬥民族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呢?為什麼皈依基督被視為是俄國的第一次文明開化呢?這主要是因為宗教,你可能會很好奇,不是信仰宗教不信科學是未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怎麼是反過來了?
  • ...文化、信仰,「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會形成「獨特」的民族性格?
    在宗教上,自從東西羅馬帝國分裂以後,東方基督教開始改名為東正教,教會所在地為君士坦丁堡。15世紀由於奧斯曼土耳其攻陷了當時的拜佔庭帝國,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控制,俄國對此頗為不滿。莫斯科大公國一直視自己為東羅馬帝國的真正繼承人,特別是拜佔庭滅亡以後,俄國成為當時東正教新的中心,這種宗教地位大大提高了俄國沙皇的地位,一種優越感和救世主義情緒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