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圈一直有人轉,《老師好》,我知道謙大爺在裡面有角色,但是不知道這是男一號。所有的戲份都圍繞著他展開。從14年到現在,五年時間,我幾乎是每晚都聽于謙和郭德綱的相聲入眠。現在養成的習慣只要睡覺必須打開相聲。他們倆的聲音平均每天半個小時。在過去的5年裡 我至少聽了有900個小時。對他們的聲音太熟悉了。
以前于謙在郭德綱那些胡說八道的電影裡,擔任過一些亂七八糟的角色。看之前我一直以為是以前的風格。看完之後才感覺到,中國電影欠了謙大爺一座小金人。那種完全的投入和演技,瞬間顛覆了在我心中一直以來相聲演員的身份。謙大爺,大爺永遠是大爺。
這是一部關於描述高中生活的電影,影片具有時代性。電影中的那批高中生,如果真的按照時間推算,應該是現在50歲左右的人。在1985年左右的高中生。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觀影過程中,笑了很多次,也有兩次眼淚就下來了。
段子
如果去觀影,幾乎從頭到尾,你都能聽見影院裡傳出來的笑聲。這笑聲很多語言的運用感覺多多少少都和相聲有關。
人性的刻畫
于謙演了一個老師,我喜歡這種方式演繹出來的老師,他並不完美,他會偏袒自己喜歡的孩子,他也會根據自己判斷凌駕於學生之上。他除了老師的身份,他有來自有普通人對於變壞孩子的懼怕,當然他也有作為一個父親對於女兒的擔心,有作為一個丈夫面對妻子的無奈,有作為下屬面對領導的無語,也有作為一個未完成自己心願的人對於學生的期許。總之這是一個健全的角色。
中年人的無奈
當所有孩子離開教室,于謙飾演的苗宛秋一個人坐在教室沉默的時候,鏡頭拉開,我眼淚瞬間下來了。那是一種中年人的孤獨與無奈。老婆會抱怨家裡為什麼一直沒分到房,會羨慕隔壁的語文老師掙外快。同事會因為他搶了生意舉報他。雖然年年評優,但是學校的分房指標還是沒他的。辛辛苦苦帶了一群孩子。瞬間都離開了。那時候的苗宛秋,無論是家庭,工作,還是所謂的事業都好像到了沒法再走下去的地步。一個人空嘮嘮的坐在教室裡,安靜極了。我想也是中年男人特有的無奈和孤獨。
情
情才是本片最喜歡的地方。
懵懂的愛情:這裡有青春期孩子懵懂的愛,「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安靜和洛小乙懵懂的愛情,真的就是高中時候的模樣,很美好,只是美好,不用說結果。多年我早已經找不到你的聯繫方式,甚至再見都不一定能認出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當我回憶起那段最美的青春,有你的影子。那感覺無人能替。
同學的友情:孩子們一起給生病的孩子捐錢,一起為了老師找自行車,一起去支持去支持關婷婷的演出。一起商量怎麼對付苗老師。高中時候我有幾個最好的朋友,不管多少年過去了,我們依舊見面如故。
老師對於孩子的愛:王海做生意被派出所抓走,苗老師不僅把人帶出來還把貨要了回來。孩子去北京治病,苗老師帶著全班同學捐款。洛小乙重返社會,苗老師把帶回課堂,洛小乙爺爺摔倒,苗老師立刻衝過去。尤其最後安靜出車禍的時候,苗老師在醫院走廊時候的樣子,讓我再次眼淚下來了。
影片中苗老師說: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寫的內容,用電影開始那段臺詞結尾吧。
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歲月凝成一顆珍珠卻無法擁有。丟在地上冰涼,握在手裡滾燙。我想擁抱它卻撲了一個空,它化作一片雜物散落在桌上。泛黃的日記本,氣數已盡的鉛筆,褪色的發卡,還有一個空空的背囊。
那年,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真好,我沒有去打攪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沒有戳穿我的刻意堅強。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