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金剛經》超越了宗教?般若包含幾種?境界可以靠修持?

2020-12-11 瑞讀

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

《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主要版本由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於公元404年譯出。

現在通行的版本是由南北朝時期南梁的昭明太子(梁武帝的兒子,還未繼位就過世了)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

《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金剛經》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與佛教另一部大經——《華嚴經》的宗旨一樣,承認一個真理、一個至道,並不認為一切宗教的教化僅限於勸人為善而已。

什麼叫般若?「般若」是音譯,大致上大智慧就叫做般若,但「智慧」兩個字,又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譯,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

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就是所謂的五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實相般若是屬於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可以意會,難以言傳。藥山禪師講:「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人有詩「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人的修為不一樣,境界就不一樣,換句話說,人修持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詞叫做無師智,也叫做自然智。

文字般若是因為文字本身就具備了智慧。《金剛經》在中國,為什麼那麼吃得開?是鳩摩羅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的。他翻譯了很多經典,其中《金剛經》以及《法華經》,影響中國文化極大。尤其它的文字格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優美、感人的佛教文學。後來玄奘(《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法師等人也翻譯過《金剛經》,但在文學境界上,始終沒有辦法超過鳩摩羅什,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緣故。

方便般若,就是難懂的、難表達的東西,能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出來,別人一聽就懂了。

眷屬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來的,佛學名詞叫行願,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屬於行為方面的。佛學講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金剛,在金屬之中最堅固,就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說,能建一切法,而且無堅不摧,所以叫金剛般若波羅密。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多」字是尾音。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十二章經、大般若經、心經、金剛經,有空不妨一覽
    《四十二章經)全稱《佛說四十二章經》,因選取四十二段佛陀的言教而得名。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夜夢金人,於是便派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出使西域。在經書中,主要介紹了佛教修行的綱領,並提出在家、出家都應精進離欲、修持五戒、十善等教義,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記述佛陀在王舍城的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王舍城竹林精舍四個處所進行的十六次集會上的演說。通過這些演說,佛陀宣說了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
  • 為什麼說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樣才是在修般若
    在原來小乘佛法時期,僧侶們的修學內容為五度波羅蜜,隨著般若經典的出世,大乘佛法僧侶們的修學內容,變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即加入了修學般若的內容,且修學般若為六度的核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般若經典呢?什麼是般若呢?為什麼說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般若為梵文音譯,意思是"終極智慧″"辨識智慧″,指如實觀察認知一切法及萬有本源的智慧。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再有,須菩提,如果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理解讀誦修持這部金剛經以後,還受到他人輕賤,這是因為這個人以前犯下很多應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被他人輕賤。如今,他以前所造的罪業會立即消滅,能很快得到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指學習佛法解脫善道的男人們和女人們。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般若」原來是這個意思!受益匪淺
    《金剛經》像《心經》一樣,在民間廣為流傳。不少人一生持誦《金剛經》,甚至因為誦讀《金剛經》而開悟的人也不在少數。《金剛經》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今天末學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般若」二字。慧能大師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是佛學經典中非常特殊的一部,是一部偉大的經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 誦持《金剛經》的這個好處,你必須要知道!
    佛告訴須菩提說,若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信女,能夠受持讀誦此《金剛經》,如果還被別人輕視作賤,這是由於前世做下了罪業,應該現世遭受惡報。因為現世被人輕視作賤,那麼前世的罪業就抵消了,並且因為這個原因,就可修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慧。《金剛經》的這個「功能」是別的經典不具備的。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能夠把心靈調整到最佳狀態的方法,應該說就是大智慧了。可以說,整個大般若部的經典,都是在研究如何把人類的心靈調整到最佳的狀態。而這般若波羅蜜多的核心經典的《心經》,自然應該是關於心靈的最根本智慧了。古典名著《西遊記》的主人翁就是心猿孫悟空,表現的是人類的心路歷程。
  • 「空」是什麼空,《金剛經》「空」的境界
    《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中「般若」意為「智慧」。但般若又不等同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在佛教看來,世俗凡夫的智慧不過是小聰明或者是愚妄,因為這種智慧屬於經驗的世界。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住」(執著),它畢竟不是對世界的全面把握,是虛妄的見識。而般若是超越了經驗世界的認識境界,它是對空的體認。「空」是沒有煩惱阻礙的清淨狀態,保持一顆空靈之心才能包容萬物,獲得圓滿自在。佛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金剛經》所說「無所住而生心」究竟是什麼意思?
    客人說念的是金剛經。慧能聞之若有所悟,一路尋至禪宗五祖弘忍禪師座下。等到機緣成熟,弘忍大師於三更親傳《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徹悟,留詩為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部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金剛經》啟示錄:般若正觀,可以使人成就佛道
    《金剛經》作為般若法門體系的經典之一,處處都體現著般若正觀的作用,以般若而正觀諸法實相,以般若而指導眾生的六度萬行之修行,全文都在講述著般若在成佛中的功用,使眾生可以透過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迅速的了知般若法門的偉大和殊勝之處。
  • 南懷瑾:《金剛經》精華大智慧40句
    【7】農曆生日與性格的奇妙關係《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  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淺處說,《金剛經》解決的是心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從深處說,《金剛經》談的是宇宙真理、時空等大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全人類來說亦是很重要的。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金剛經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有人說《金剛經》有點雜亂,有人說《金剛經》裡處處是寶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這是《金剛經》中須菩提和佛的一段對話。此時,須菩提問佛:「世尊,這部經取什麼名字?我們應如何信受奉持?」佛說:「此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此名稱與文字,你們可了知其本義,並如理奉持。」
  • 千萬不要忽略金剛經裡面這一句話,他是福慧雙修的大秘密
    在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問世尊,您講的這部經叫什麼名字?我們又應該怎樣去俸持呢?世尊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們要像這部經的名字那樣去俸持。我們來看一下這部經書的名字的含義,簡略的說一下。般若波羅蜜翻譯過來大概是到彼岸的智慧。世尊讓我們如經名一樣俸持此經,就是付囑諸位發大弘誓的菩薩,要用無比堅定的心來信解受持這部經書,因為金剛經是脫離苦海到彼岸的究竟智慧。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教裡面菩薩修行有六大法門,名為六波羅蜜,分別是持戒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
  • 金剛經第十四:無法可說,才是最高境界的說法
    然後佛陀所作的就是指出你的塵埃是什麼類型,又在什麼位置,不過他老人家是不會替你擦掉的——這個就連他老人家也做不到,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要除掉塵埃只能靠每個人自己。而佛為所有弟子指出問題的過程,其實總結下來就是如今的三藏十二部的佛經和八萬四千道的法門,《金剛經》當然也不例外,而且還是其中翹楚,對於根器好的師兄可以直接明心見性,也就是乾淨利索毫無差別的擦掉鏡子上所有塵埃。
  • 金剛經全文翻譯
    須菩提說:「不可以,世尊。」「為什麼?」「斯陀含具名為『一往來』,然而實無往來,因此這只是斯陀含的名字。」「須菩提,你再想想,阿那含能有這樣的念頭:我已獲得阿那含的正果而達到無來的境界嗎?」須菩提答道:「不能,世尊。」「為什麼?」「阿那含雖然名為不來,說是不需輪迴,而實際上佛法無來無不來,因此阿那含只是有個無來的空名。」「須菩提,我再問你,阿羅漢能認為自己已經修行到達不再生死輪迴這種境界嗎?」
  • 南懷瑾:《金剛經》中最經典的38句!
    金剛經(資料圖)文:南懷瑾《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
  • 《金剛經》和修學淨土宗有什麼關係?
    修學淨土宗的人不要只是持名念佛,應該在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中,努力修學大乘菩薩第一義諦之法,乃至證得法界實相心,具有般若智慧,這樣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大保證。一切經典都說,不謗大乘,相信因果,即使淨土宗經典也是這樣。上品三種生確實不曾提到持名念佛,中品三種生也不曾說要持名念佛,和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並沒有直接關係。品位的高低和持名的深淺沒有直接關係,反而和大乘正法之聖道有密切關係,這在淨土三經已經有詳細的宣說。
  •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般若」是什麼意思
    總是見到處都有「般若二字」,各種茶室、瑜伽、會所等等,都用著「般若」二字,仿佛一加上這兩字立馬就變得意味悠長博大精深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般若」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說「般若」既是大智慧的意思。它不局限於佛教,而是一切宗教,這種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越凡人的智慧。這個智慧不僅僅是精神上思想上的,還包括身體上的,大約就是神通了。般若在佛教裡還包含了五個層面。一是實相般若,二是境界般若,三是文字般若,四是方便般若,五是眷屬般若。實相般若是般若中最根本的,是對於生命本源的認知,是大智慧。
  • 能忍法師講解《金剛經》|三、經文前說
    下面解釋一下《金剛經》題目。瞧瞧你們分別心重啊!我一講《金剛經》題目,你們就來精神了,神情都不一樣.精神為之一振,分別心!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是一種比喻。非常堅硬,可以摧毀一切物質東西,以此金剛經來比喻我們的一種般若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