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張海峰跟進了兩年多,一直到2015年,正海生物決定在IPO前進行一輪融資,鼎暉投資順利成為領投方。
選擇投資正海生物,鼎暉投資主要看中了以下幾點。
首先,行業大趨勢上,再生醫學領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而正海生物則是該領域的領軍企業。
其次,產品和技術層面,正海生物擁有自主創新的研發能力,以及豐富且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其口腔膜產品在頜面外科市場中居壟斷地位,在種植牙領域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二,硬腦脊膜主要用於神外科手術和骨科,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三。
再次,銷售渠道方面,正海建立起完善的銷售渠道和良好穩固的價格體系,營銷能力突出,覆蓋全國1000餘家醫院。
最後,鼎暉投資最為看重的,則是正海董事長秘總20多年來的堅持與創業家精神,以及正海生物富有進取心和執行力的優秀管理團隊。
在5月16日正海生物的敲鐘儀式現場,鼎暉投資創始合伙人王霖在接受投中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正海生物傳出融資消息後,曾吸引許多投資機構找上門來,正海生物最終選擇鼎暉投資作為領投方,顯示了其對鼎暉投資在醫療領域能力的信任。
「投資終其本質是經營信任」,張海峰表示,「這種信任包括基金LP對GP的信任,包括投資團隊之間的信任,但更基本的是投資人與企業家和管理團隊之間的互信,可以說信任貫穿了投資鏈條的始終」。
張海峰認為,對於優秀的投資人來說,見到好項目就像追求好姑娘一樣,一旦認準就不能猶豫。但追的前提,一是要有實力,二是要有策略。
鼎暉投資擁有良好的品牌優勢和超過千億的資產管理規模,同時多年來在醫療領域的系統布局,打造了專業化的團隊。正海生物經營良好,不缺資金,但鼎暉投資團隊仔細分析了正海生物需求發現,公司需要產業併購資源的支持。根據鼎暉投資對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路徑的長期研究,醫療器械公司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階段後,必然要走向產品多元化的道路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正海生物當時沒有專業化的投資併購團隊,這正好是鼎暉投資團隊的優勢。
「鼎暉醫療團隊每年都要篩選國內外幾百個項目,有不少項目與正海生物的產品技術、銷售渠道存在協同效應。」張海峰介紹,在接近兩年的時間裡,鼎暉投資團隊給正海生物介紹了十幾個潛在的併購合作標的。「通過專業能力不斷幫助公司把本應該屬於投後的增值服務做到了投前,也許正是這種鍥而不捨,讓正海生物認識到鼎暉投資這樣的戰略投資人的價值,並終於在2014年底決定啟動融資。」
據投中網記者了解,目前已登陸A股的生物再生材料企業還有冠昊生物。冠昊生物2016年淨利潤6500萬元,目前市值約66億元,市盈率約96倍。冠昊生物主要產品為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2016年銷售收入1.73億元,在營業收入中佔比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