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海生物創業板IPO 鼎暉成醫療上市公司收割機 布局30+企業9家上市多家退出

2021-01-20 鼎暉投資


此後,張海峰跟進了兩年多,一直到2015年,正海生物決定在IPO前進行一輪融資,鼎暉投資順利成為領投方。


選擇投資正海生物,鼎暉投資主要看中了以下幾點。


首先,行業大趨勢上,再生醫學領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而正海生物則是該領域的領軍企業。


其次,產品和技術層面,正海生物擁有自主創新的研發能力,以及豐富且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其口腔膜產品在頜面外科市場中居壟斷地位,在種植牙領域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二,硬腦脊膜主要用於神外科手術和骨科,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三。


再次,銷售渠道方面,正海建立起完善的銷售渠道和良好穩固的價格體系,營銷能力突出,覆蓋全國1000餘家醫院。


最後,鼎暉投資最為看重的,則是正海董事長秘總20多年來的堅持與創業家精神,以及正海生物富有進取心和執行力的優秀管理團隊。


在5月16日正海生物的敲鐘儀式現場,鼎暉投資創始合伙人王霖在接受投中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正海生物傳出融資消息後,曾吸引許多投資機構找上門來,正海生物最終選擇鼎暉投資作為領投方,顯示了其對鼎暉投資在醫療領域能力的信任。


「投資終其本質是經營信任」,張海峰表示,「這種信任包括基金LP對GP的信任,包括投資團隊之間的信任,但更基本的是投資人與企業家和管理團隊之間的互信,可以說信任貫穿了投資鏈條的始終」。


張海峰認為,對於優秀的投資人來說,見到好項目就像追求好姑娘一樣,一旦認準就不能猶豫。但追的前提,一是要有實力,二是要有策略。


鼎暉投資擁有良好的品牌優勢和超過千億的資產管理規模,同時多年來在醫療領域的系統布局,打造了專業化的團隊。正海生物經營良好,不缺資金,但鼎暉投資團隊仔細分析了正海生物需求發現,公司需要產業併購資源的支持。根據鼎暉投資對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路徑的長期研究,醫療器械公司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階段後,必然要走向產品多元化的道路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正海生物當時沒有專業化的投資併購團隊,這正好是鼎暉投資團隊的優勢。


「鼎暉醫療團隊每年都要篩選國內外幾百個項目,有不少項目與正海生物的產品技術、銷售渠道存在協同效應。」張海峰介紹,在接近兩年的時間裡,鼎暉投資團隊給正海生物介紹了十幾個潛在的併購合作標的。「通過專業能力不斷幫助公司把本應該屬於投後的增值服務做到了投前,也許正是這種鍥而不捨,讓正海生物認識到鼎暉投資這樣的戰略投資人的價值,並終於在2014年底決定啟動融資。」


據投中網記者了解,目前已登陸A股的生物再生材料企業還有冠昊生物。冠昊生物2016年淨利潤6500萬元,目前市值約66億元,市盈率約96倍。冠昊生物主要產品為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2016年銷售收入1.73億元,在營業收入中佔比57.5%。


相關焦點

  • 醫健領域年度投資報告:50家企業IPO 募資258億
    出發了,路旁的風景便成了誘惑,心中的聖地便成了苦守的遠方。投資和退出是一個閉環,資本投資的主要目的便是獲得收益退出,目前資本主要以企業IPO方式。2016年的生物醫藥企業IPO的數量28家,月均兩家醫療健康類企業上市,華潤醫藥、步長製藥、易明醫藥等明星企業上市吸足了各方目光。
  • 鼎暉布局醫療產業十年 策略與產業投資兩路並舉
    儘管在醫院方面尚未有一例完全退出的案例,但鼎暉並不發愁:慈銘體檢已通過發審會的審核,其他醫院在規模持續擴大後也有望踏上獨立上市之路。「單家醫院很難上市,成規模的醫院上市並不會太難。投資醫院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待企業管理體製成熟,擴張到一定規模,便會帶來超額收益。」王霖稱。
  • 分拆上市規則落地:11家子公司IPO獲受理 成大生物有望飲「頭啖湯」
    其中,遼寧成大旗下的成大生物已成功過會,並於11月5日晚公告終止新三板掛牌,生益電子旗下生益科技也在10月30日成功過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9家A股公司披露拆分上市方案,此外還有約15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已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距離申報IPO只差臨門一腳。
  • 分拆上市規則落地11月記: 11家子公司IPO獲受理 成大生物有望飲...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9家A股公司披露拆分上市方案。其中,遼寧成大(600739,股吧)旗下的成大生物已成功過會,並於11月5日晚公告稱終止新三板掛牌,生益電子旗下生益科技也在10月30日成功過會。「過去通過再融資募投子公司、子板塊的項目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也是上市公司轉型或多主業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資本運作形式。
  • 超10家生物醫藥企業擬分拆上市,麗珠集團、樂普醫療等競逐體外診斷...
    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已經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將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此前有接近監管部門相關人士透露,A股市場有100餘家符合分拆上市條件的上市公司。 其中,健康界梳理發現,2020年以來,在32家分拆上市等企業中,生物醫藥類企業共有10家,成為分拆上市的「主力軍」,分別是長春高新、華蘭生物、科倫藥業、遼寧成大、天士力、迪安診斷、華邦健康和延安必康等企業。 這10家分拆的子公司業務主要涉及診斷試劑、疫苗、高值耗材、新材料等,擬上市地點集中在科創板、創業板。
  • 格力集團A股拓疆:超34家被投企業衝刺IPO 五大產業布局顯現
    如果將目光從格力電器移到母公司格力集團身上,後者的布局更多元化,涉及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多個方面。「上市公司層面格力電器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多元化布局,無論是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沒有太大水花,主要還是在產業鏈上做拓展。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就完全不一樣了,對外投了很多公司,產業路徑基本按照當下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往外延伸。」
  • 佛山30家上市公司公布年中報 12家企業上半年賺超億元
    順德美的家電的微波爐生產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 宇傑 攝截至8月31日,佛山30家AB股上市公司已經相繼完成2017年中報披露。作為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成績單」,27家佛企均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上升,20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上升。30家企業中有12家企業實現上半年淨利潤過億元。
  • 前11月341家企業A股上市募資4239億 江蘇浙江廣東領先
    從歸屬地來看,除去九號公司屬於境外上市,前十一月上市企業分布於25個省份及直轄市,其中江蘇省上市企業最多,共有54家,其次浙江省有51家企業上市,廣東省有50家企業上市。第四名至第九名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山東省、福建省、湖南省,分別有40家、32家、17家、13家、12家、10家企業上市,並列第十名為江西省和四川省,各有9家企業上市。
  • 超500家VC/PE 近300億元 醫療投資2019H1全圖景
    而退出方面,2019H1僅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醫療行業企業就有20家。投資界統計發現,這20家企業中僅2家背後沒有VC/PE支持,其餘18家投資方數量眾多,其中不乏高瓴資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啟明創投、華平投資、鼎暉投資等頭部機構,VC/PE數量超100家。錢都去哪兒了?
  • 鼎暉投資入局特銳德子公司,老牌PE要奪食「分拆上市」市場?
    根據公告,此次參與增資的包括特銳德、青島金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金陽基金)、青島鴻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鴻鵠基金)以及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稱鼎暉投資)、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調基金)。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通過自營、線上平臺和全渠道布局相結合的運營模式,京東健康為用戶提供「人在貨在,隨時隨地」的一站式體驗。京東健康致力於打造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數字驅動的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於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十二個月,分別擁有43.9百萬、50.5百萬、56.1百萬及72.5百萬個年活躍用戶。
  • 一年上市13家光伏企業,還有4家擬上市!
    近日記者了解到,共有13家光伏企業於2020年上市,4家光伏企業擬上市,光伏資訊將2020年擬上市新聞以及過會新聞整理匯總。 2020年上市的13家光伏企業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2000萬股,發行價格47.20元/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9.44億元,發行後總股本8000萬股。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0億元,淨利潤7767.25萬元。 美暢股份: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啟,首批18家企業將集體亮相。
  • 正海生物董事王霖辭職 現供職博生醫療康弘藥業等公司
    正海生物董事 王霖  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消息 7月25日,正海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王霖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王霖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職務。辭去董事職務後,王霖先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上市公司資料庫顯示,王霖先生,1968 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學歷。曾任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高級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顧問部高級經理,正海有限董事等。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其一,是受疫情獲益的醫療器械公司;其二,是頭部企業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其三,是資本向頭部公司集聚,在疫情之下對頭部企業更有信心。讓我們一起從2019年Top15上市醫療器械企業年報(不含IVD企業),速讀醫療器械行業頭部公司過去一年的發展。2019年,市值Top15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中心血管相關企業5家,骨科相關企業4家。
  • 科大訊飛獲頒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家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
    同期,致敬中國證券市場30年高峰論壇盛大召開,科大訊飛獲頒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家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殊榮。1990年中國證券市場在改革的大潮中起步,至今已經整整三十年。目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數量超過4000家,總市值超過78萬億,股票發行註冊制先後在科創板、創業板平穩落地。
  • 杭州上市公司過200家,寧波無錫也超80家,青島呢?
    建邦股份主要從事汽車後市場非易損零部件的開發、設計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制動系統、傳動系統、發動系統等,此次擬發行數量1042.30萬股,發行價格18.86元/股,發行市盈率17.7倍。 在此之前的7月23日,「科創50」指數實時行情正式發布,作為青島科創板第一股,海爾生物醫療成為「科創50」指數首批50家樣本公司之一。
  • 零負債,高分紅,五成資產是現金:小而美口腔醫療耗材領域做到國產最好
    對於患者來說,貴是毛病,但對於種植牙細分市場產業鏈上的口腔醫療機構、相關廠家來說,貴就是一門好生意了。在與種植牙相關的醫療耗材上市公司中,近一年多風頭正盛的是正海生物(300653.SZ)。一、外延併購為零2017年5月,正海生物在創業板上市。這是正海集團旗下第二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六年前,正海磁材(300224.SZ)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秘波海是正海集團的實際控制集團人,董事長。
  • 金迪克科創板IPO,國內第二家上市銷售四價流感疫苗的生產企業
    來源:ipo觀察近日,江蘇金迪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迪克」)申請科創板已獲受理,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據招股書,金迪克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200萬股募集約16億元,用於新建新型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車間建設項目、創新疫苗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項目。金迪克是一家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製藥企業。
  • A股30年十大典型退市公司警示未來|上市公司|ipo|華銳風電|欣泰...
    本報記者 朱寶琛 喬川川編者按:我國資本市場成立30年來,記者根據同花順等數據系統不完全統計發現,共有百餘家上市公司以主動退、強制退等方式退出A股市場。曾經的「中國養豬第一股」,在9年的資本市場生涯後,正式退出A股舞臺。看似完美的豬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跨領域盲目擴張或是其走向退市的根本原因。
  • 上周,17家公司股東減持,9家公司董監高辭了職
    重慶博騰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7月,是一家按照國際標準為跨國製藥公司和生物製藥公司提供醫藥定製研發生產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股票於2014年1月2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簡稱:博騰股份;股票代碼:30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