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對外發布《關於開展一次性創業補貼工作的通知》,支持重點群體以企業帶動就業。
通知確定的補貼標準為:對符合條件的創業組織,給予8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組織每招用1名本市戶籍勞動力(入鄉創業人員創辦的創業組織在招用3名本市戶籍勞動力的基礎上每多招用1名),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累計滿6個月的,再給予1000元的補貼。每個創業組織補貼總額不超過1萬元。
也就是說,創業人員及其創辦的創業組織需要同時符合幾個條件,即可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 創業補貼對象
通知首先明確,北京市一次性創業補貼對象為符合條件的在本市首次創辦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簡稱創業組織),包括本市戶籍的6類人員以及入鄉創業人員。
本市戶籍的6類人員包括:畢業年度及畢業兩年以內高校畢業生,指在畢業年度及畢業兩年以內創業的普通高等學校、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
登記失業人員,指在公共就業服務部門辦理了失業登記的人員;
退役士兵,指在批准退出現役一年內創業的退役士兵;
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託底」安置人員,指與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建立勞動關係且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的人員;
報告企業分流職工,指按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實施化解過剩產能、疏解搬遷以及其它全市重大調整改革項目,並在人力社保部門備案的企業中,需分流的職工;
農村勞動力,指具有農業戶籍的勞動力。
入鄉創業人員指在本市鄉鎮地區登記註冊創業組織並帶動本市戶籍勞動力就業的創業人員(含非京籍)。
創業補貼條件通知指出,上述創業人員及其創辦的創業組織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
(一)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創業人員在本市首次創辦創業組織,並擔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
(二)創業人員在所創辦的創業組織繳納社會保險費且累計滿6個月,其中入鄉創業人員所創辦的創業組織需招用本市戶籍勞動力達到3名,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累計滿6個月。
(三)創業組織自登記註冊之日起正常經營且依法納稅1年以上。
(四)創業人員及所創辦的創業組織信用良好,未被列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黑名單」。
(五)符合條件的入鄉創業人員創辦的創業組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領補貼資金的50%。
申請補貼方式據悉,一次性創業補貼所需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1比例分擔,市級財政通過就業專項資金專項轉移支付對各區財政下達市級財政負擔部分資金。
符合條件的創業組織可在登記註冊之日起2年內,登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政府網站提出申請並填寫相關信息,也可到登記註冊所在地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提出申請。 經公示無異議後,相應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按規定將補貼資金撥付至創業組織指定銀行帳戶。
疫情以來,北京市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就業工作平穩有序,曾制定了多項穩定就業的重要舉措。
今年6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關於做好2020屆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求職 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補充通知》,通知中明確,將北京地區院校有求職創業意願的湖北籍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求職創業補貼發放範圍,僅限此次申報。此次申報補貼標準為1000元/人。 其他符合條件人員的申報仍繼續執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關於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京人社畢發〔2018〕44號)和《關於做好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補充通知》相關規定要求。
10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關於開展一次性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申報工作的通知》,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申報一次性就業創業服務補助,補助標準為2.4萬元、4.5萬元、9萬元。
創業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沒有工資,沒有保障,不管做什麼都是自負盈虧,而且承擔風險很大,相信沒有一定把握或者沒有辦法都很少人選擇去創業的。
2020年,從國家到地方,不同層面都有推出創業補貼,幫助創業者減輕創業負擔。此前,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發布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及首批地方線上申領平臺的通知》,梳理形成了現行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和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的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並匯總了各地線上申領平臺。公司寶小編發現,直接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補貼包括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社保補貼、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此外,也有職業培訓補貼、社保補貼、公益崗位補貼、就業見習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