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流行派發自製"名片" 職務欄填上"大元帥"
小學生流行派發自製"名片" 職務欄填上"大元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0日 11:03 來源:今日早報 吳煌 攝 今日早報訊 小學生流行派發名片,似乎並不稀奇。
-
臨沂小學生流行隱形筆可作弊 惹老師家長擔憂
原標題:臨沂小學生流行隱形筆可作弊 惹老師家長擔憂 2月20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家住錦繡藍山的楊先生向記者反映,有一種能幫助作弊的「隱形筆」在學生間流行,這種筆學生多用來惡作劇,還用來作弊。記者走訪市區部分文具店發現,小學附近的商店內確實有「隱形筆」在銷售,而且銷量可觀。
-
中小學生流行安全套做手機掛繩 家長擔憂(圖)
最近,在廣州流行這樣的安全套手機掛繩。記者採訪得知,這樣的掛繩批發價一條僅2~3.5元,購買者多為「愛炫酷」的中小學生,甚至作為禮物互贈。這種成年用品低齡化現象也引起家長們的擔憂。對此專家表示,讓青少年長期與性用品為伴,會對其起到性暗示的作用,可能影響身心發育。
-
圖文;倫敦小學生流行交換妓女名片
中新網倫敦7月10日消息:據路透報導,倫敦的小學生收集「袋魔」和足球明星的卡片感到膩了,現在轉向交換妓女的色情名片,使市政當局大為震驚。 倫敦各處的公共電話亭非法張貼了妓女的色情照片、以及註明提供瑞典式「按摩」或和胴體豐滿的變性人共度春宵等服務的名片。這些色情名片目前成為倫敦校園炙手可熱的收藏品。
-
[威海]「手指暗器」受小學生歡迎 暗器有威力家長擔憂
3月23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作為一種最近在小學生中流行的玩具,「手指暗器」是一種暗藏在手中的小型彈弓,射程和勁道都較大,不少家長對孩子玩這種帶有潛在殺傷力的玩具表示擔憂。 據一位玩過「手指暗器」的小學生講,他們學校不少男生都喜歡玩這種玩具,一般是在假裝與其他人握手時,發出「暗器」暗中襲擊別人,若拿著「手指暗器」的小彈弓嚇唬人,身邊的人都會躲得遠遠的。 當日,在市區小商品市場一家玩具專營店裡,記者也見到了許多成板的「手指暗器」,上面標明不零賣,批發價為每板8元。「這種玩具最近很流行。」該店老伴說。
-
記者觀察:小學生用上「名片」 大人怎麼看
初次見面,遞上一張名片,這種場景大家都見過。可如果遞名片的是小學生,你會怎麼想?時下,一種學生名片在我市小學生中流行。 小學生的另類名片 近日,在西工區某小學三年級擔任班主任的朱老師,在課間發現一件怪事兒:班裡七八個孩子拿著一張張花花綠綠、名片大小的硬紙片,像成年人初次見面一樣相互交換。
-
病毒導致趨勢科技資料外洩 Winny網絡成公害
【eNet矽谷動力消息】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北京時間4月4日)消息:趨勢科技公司在星期一說,由於公司內部某員工沒有安裝殺毒軟體,結果公司的某些報告被上傳到日本某個流行的文件共享網絡中去了。
-
小學生印名片附帶父母職務
辦事時互贈名片司空見慣,可您聽說過還在上小學的孩子就有名片嗎?吉林市一些中小學生有的已著手印製自己的名片。 3月18日,記者遇到朋友的孩子小姚,正在吉林市某小學讀三年級的他和記者告別時,突然遞來一張名片,頗鄭重地說:「叔叔,這是我的名片」這張五彩斑斕的名片上印著一隻可愛的小狗,旁邊是「姓名、電話、學校、地址」。
-
香港警方內部資料外洩 內地副教授承認傳上網
外洩的警隊訓練教材涉及警方處理突發事件的部署上周港報曾報導,一批有關香港警隊的「戰術訓練手冊」在網上外洩。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23日表示,經調查後證實,此批外洩資料是警隊和內地警方交流訓練時,有人未經授權將資料上載至內地網站。
-
大馬警方調查用戶資料外洩事件 涉4620萬手機號碼
綜合報導,馬來西亞發生嚴重資料外洩事件,據信約有4620萬個手機號碼相關用戶的個人資料遭外洩。馬來警方稱,正在與馬來西亞通信和多媒體委員會(MCMC)合作,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
-
韓國慣偷闖臺灣民進黨中央黨部,蔡英文機密資料可能外洩
韓國慣偷闖臺灣民進黨中央黨部,蔡英文機密資料可能外洩 海外網8月4日消息,日前,臺灣民進黨在調閱監控錄像時發現一名男子潛入中央黨部8樓約10分鐘,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機密資料可能外洩
-
「炸紅包」整蠱玩具熱銷,家長擔憂!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田沐 羅志高近來在不少學生中流行玩一款叫做「炸紅包」的整蠱玩具。但有細心的家長發現,這款「炸紅包」內除了有博彩性質的刮刮樂外,還附有一個卡通整蠱包,只要輕輕一拍,就會瞬間膨脹爆炸,響聲如「炮竹」,裡頭液體四射飛濺,同時還散發著刺鼻的味道。
-
香港警隊內部資料疑網上外洩 警方跟進深入了解
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星島日報報導,香港警隊內部機密資料疑網上外洩 星島日報接獲投訴,經追查後揭發內地四川警察學院網頁,公開上載了大量疑屬香港警隊內部機密資料。該報按投訴人提供資料追查,發現接連上四川警察學院網頁,再選取校園文化欄目中學習交流一項,即顯示出香港警察警務資料,並分成影像、文獻及演示資料三部分,涉及近百個小數據文件及短片。
-
Facebook的翻版,Google+資料外洩曝光,明年八月正式關閉服務
今年(2018)年初,濫用8700萬用戶個資,並疑似影響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英國脫歐結果的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許多人都還記憶猶新,無獨有偶,另一家網路巨頭Google也傳出用戶個資外洩事件。
-
6月開學,7月放假,9月再開學,小學生心裡樂開了花,家長卻擔憂
特別對小學生的返校,家長終於擺脫了「神獸」,看著孩子蹦蹦跳跳的走進校園,家長們長鬆一口氣啊,有的家長更是敲鑼打鼓送孩子上學,更有家長送孩子上學後直接聚餐慶祝了,可見孩子在家真快把家長們「逼瘋」了,不過大多數地方現在小學開學的班級是4年級到6年級的學生,1年級到3年級的學生仍沒有開學呢,可最近一些地方的暑假放假通知讓家長看後發愁了。
-
有種縮寫堪稱「摩斯密碼」,在小學生中流行,只為不讓家長看懂
有種縮寫堪稱「摩斯密碼」,家長看完腦殼疼,小學生:這就對了張先生的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懷疑兒子「早戀」的張先生有一次忍不住翻看了兒子手機裡的聊天記錄。本以為能發現點什麼,可沒想到一大竄莫名其妙的符合弄得張先生頭大如鬥,現在的小學生聊天都這麼「神秘」了嗎?這簡直就像摩斯密碼啊!
-
日本人為什麼愛用名片
點擊關注「有料有趣又專業」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識》 現代社會的交際,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已經習慣於互留手機號碼或微信號,但在莊重、正規場合,還是少不了互贈名片這種官場名片有專門的書寫格式,要把所有的內容在「刺」的中央寫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長刺」。這種新的名片興起於漢末,流行於六朝,尤以魏晉為盛。有故事說,漢末郭泰為士林所仰慕。他遊洛陽,路人投刺,常常「載刺盈車」。南朝夏侯叔,以孝聞鄉裡,人爭與相交,家中「積刺盈案」。有趣的是,還有以投刺為嗜好的。南朝梁人何思澄,每晚都削木書刺,天明即駕車外出投刺訪友,晚上歸來,一大把刺也就投光了,天天如是。
-
鄭州小學生競選班幹部 拉票名片海報齊上陣
小學選舉班幹部,同學們紛紛為自己中意的競選者搖旗吶喊印海報、發名片……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超級女聲」選拔賽呢。其實,這只是鄭州市二七區春暉小學的第三屆大隊委競選現場。【調查】學生官癮大 家長幫孩子出奇招據了解,九月、十月,不少學校都會進行班幹部或學校大隊委的選舉或換屆,每年這時候,小學生們個個卯足了勁要競爭當個「官」。昨天下午,記者隨機採訪了50名小學生,結果顯示,近九成小學生希望能當個班幹部。一位小學老師坦言,一個班有近一半的孩子都會報名參與海選。
-
小學生竟然互送名片
3月18日,記者遇到朋友的孩子小姚,正在吉林市某小學讀三年級的他和記者告別時,突然遞來一張名片,頗鄭重地說:「叔叔,這是我的名片!」 五彩斑斕的名片上印著一隻可愛的小狗,旁邊是「姓名、電話、學校、地址」。記者在小姚手中還看到了幾張他同學的名片,其中有的還印著QQ號和手機號等。
-
名片上的頭銜寫多少才夠
一瞧名片,無不是串串華麗耀目的「總裁」、「董事長」、「MBA」、「CEO」頭銜。唯有一張名片樸實無華,上面僅僅簡單地印有姓名和聯繫電話。但事實上,名片的主人不僅擁有多家企業、還擔任許多協會的會長,還因常年慷慨解囊而成為許多慈善項目的負責人。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名片是用一張再生紙製作的。小小一張名片,就這樣迅速地傳達了持有者「注重環保」、「處事低調」等信息,也讓人在對他建立第一印象時暗自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