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選舉班幹部,同學們紛紛為自己中意的競選者搖旗吶喊
印海報、發名片……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超級女聲」選拔賽呢。其實,這只是鄭州市二七區春暉小學的第三屆大隊委競選現場。每年的九月、十月,鄭州市中小學不少班級都會醞釀選舉班幹部和大隊委員。此時的各個校園,到處充斥著「暗戰」。
【現場】拉選票、海報、歡呼齊上陣
「我競選的是勞動委員,我的口號是『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驚喜』。」昨天下午,二七區春暉小學校園內,六(1)班女生馬卓雅首先上臺進行答辯。
這時,觀眾席中突然冒出幾幅馬卓雅的宣傳海報,同學們高聲吶喊著「加油」。
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後,臺下評委席中,評委開始針對馬卓雅競選的崗位進行提問。一番流利巧妙的回答後,觀眾席中爆發出陣陣掌聲,熱鬧程度不亞於「超級女聲」選拔現場。
【調查】學生官癮大 家長幫孩子出奇招
據了解,九月、十月,不少學校都會進行班幹部或學校大隊委的選舉或換屆,每年這時候,小學生們個個卯足了勁要競爭當個「官」。
昨天下午,記者隨機採訪了50名小學生,結果顯示,近九成小學生希望能當個班幹部。
一位小學老師坦言,一個班有近一半的孩子都會報名參與海選。
為啥都願意當「官」?「當『官』有很多實惠。」一名小學生坦言,學生幹部很多權,比如集體活動時,班幹部可以給學生們派任務;班級活動,班幹部有決策權等。班級評選一些榮譽時,班幹部可以「近水樓臺」。也有學生表示,當「官」是很有面子的事。
「孩子們太虛榮了,一小芝麻大點的官就知道滿足自己的私慾。」家長秦女士說。
儘管不少家長對讓孩子當官存在著非議,然而,仍有很多家長想出各種辦法,幫孩子謀個官位。
「每年都有家長為讓孩子當個幹部打電話求情的。」管城區南十里舖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走上層路線,家長和孩子還注意走大眾路線。就在昨天的競選現場,還有低年級的學生舉著高年級學生的海報大聲呼喊。「我並不了解這個海報上的競選者。」該學生直言,但因為雙方家長在一個單位上班,「幫媽媽同事的忙。」
由於各學校競選比較激烈,在公布新幹部名單時,不少學校都出現孩子當場哭鼻子抹眼淚的現象。
【延伸】小學生當官 選拔頻出「醜聞」
據了解,也正是因為家長和學生對當官的重視,不少學校也曾鬧出過競選「醜聞」。
據媒體報導,去年11月,浙江一小學為選大隊委,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網上投票。競選者為了拉票,演講、海報一樣都不少。結果當選者獨攬七萬多票,而這個學校總共才有1100多名學生。
今年2月,西安南郊一名小學生為當班長,用300元壓歲錢請同學玩遊戲。
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專家王海勇認為,很多孩子只看到了職務背後的權力,卻沒有看到其背後的責任。所以,家長和老師們需要多下功夫,讓孩子更多地知道承擔責任。
■春曉評彈
當小學生進入「謀官時代」
中小學生爭當班幹部,可以看成是現在的孩子早熟、組織能力強,也可以看成是學生幹部選拔的一種進步,但別簡單歸咎於孩子們小小年紀就染上了官癮。
一來,小孩子爭當班幹部,推手肯定來自外界。二來,孩子們各憑實力,表現自己,也是鍛鍊自己的機會。孩子們的競爭要比社會上的賄選和買官乾淨。但,歸根到底我們要搞清楚,孩子「當官為什麼」的問題。
如果孩子覺得——當官很實惠,當「官」是很有面子的事,當了幹部就能贏得老師的好感,那這個「官」不當也罷,這種「官」也不會受同學們擁護。因為學生幹部應該是小小「公僕」,應當服務大家,吃苦在先享樂在後。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當學生幹部可以鍛鍊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協調組織能力。如果孩子有能力和有意願當班幹部,家長可以積極鼓勵孩子去爭取。但切記要正確引導。如果孩子覺得有壓力,或者對於當幹部有思想偏差、不太適應,還是不要勉強孩子去「爭」。
錯誤的「官」念,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反而會使小學生從小就滋生一種錯誤攀比心理和虛榮心。其實,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用「官帽」來樹立,綜合素質也不能用當官來提升。(記者高冬麗/文 沈翔/圖 評論員 李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