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奇異性引發了新的電子設備產生!

2020-12-27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

英特爾(Intel)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注意到半導體技術的驚人進步,他提出,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每年將增加一倍。自他1965年提出這一觀點以來,這一觀察結果就一直存在。然而,摩爾不太可能預見到目前電子革命的程度。今天,一種具有獨特性能的新型裝置正在研製中。隨著超小型化進程的加快,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探索分子尺度上物理和化學性質的交叉技術。在這個快節奏領域的進步可以改善數據存儲和信息處理設備,並幫助開發分子開關,以及其他創新。陶恩建和合作者最近描述了一系列關於單分子電導的研究。在如此微小的規模上創造電子產品面臨許多挑戰。在超微小的世界裡,量子世界的特殊性質佔主導地位。在這裡,電子以電流的形式流動,表現得像波,並受到一種稱為量子幹涉現象的影響。

博科園-科學科普:操縱這種量子現象的能力可能有助於開發具有不同尋常特性的新型納米電子設備。感興趣的不僅是測量單個分子的量子現象,還包括控制它們。這使我們能夠理解分子系統中的基本電荷傳輸,並研究新的設備功能。陶是生物電子和生物傳感器生物設計中心的主任,在發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項研究中,陶和來自日本、中國和英國的同事勾勒出了實驗的輪廓。研究人員探索了分子的電荷傳輸特性,證明了電子的幽靈波性質(即量子幹涉)可以在分子的兩種不同構型下被精確地調製,這兩種構型被稱為Para和Meta。結果表明,量子幹涉效應可以引起分子尺度器件電導性質的顯著變化。通過控制量子幹涉,研究小組發現單個分子的電導率可以微調兩個數量級以上。

精確、連續地控制量子幹涉被認為是未來廣泛的分子尺度電子學、高速低功耗電子學發展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這種單分子器件有可能充當電晶體、導線、整流器、開關或邏輯門,並有可能在超導量子幹涉器件(SQUID)、量子密碼學和量子計算等未來應用領域找到出路。在目前的研究中,分子(環狀碳氫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構型出現)被使用,因為它們是分子電子學行為建模最簡單和最通用的候選者之一,是在納米尺度上觀察量子幹涉效應的理想對象。為了探測電荷通過單個分子的方式,人們進行了所謂的斷裂結測量。測試包括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或STM。所研究的分子位於STM器件的金襯底和金尖端之間。

STM的尖端反覆地與分子接觸或接觸,當電流通過每個端子時,就會斷開並重新形成連接。實驗記錄了數千條電導與距離的關係,實驗中使用的兩種分子的特殊分子特性改變了通過結的電子流。「Para」構型的分子比「Meta」構型的分子表現出更高的電導率值,這表明分子中存在結構量子幹涉和破壞性量子幹涉。使用一種被稱為電化學門控的技術,研究人員能夠連續控制兩個數量級的電導。在過去,改變量子幹涉特性需要對設備所用的載流子分子進行修改,目前的研究標誌著首次在單個分子中進行電導調節。分子尺度上的電導受到涉及分子電子軌道量子幹涉的敏感影響。具體地說,最高佔據分子軌道或HOMO與最低未佔據分子軌道或LUMO之間的幹擾似乎是決定單個分子電導的主要因素。

利用電化學門電壓,分子中的量子幹涉可以被精確地調整,研究人員在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之間證明了良好的一致性,表明HOMO和LUMO對電導率貢獻是對Para分子的加性,導致結構幹涉。對Meta分子的減性,導致破壞性幹涉,就像水中的波可以結合形成更大的波,也可以相互抵消,這取決於它們的相位。雖然之前關於單分子電荷輸運的理論計算已經完成,但實驗驗證還需要等待納米技術、掃描探針顯微鏡和形成分子與金屬表面電功能連接的方法的大量進展。現在,由於分子電子學能夠通過操縱量子幹涉來微妙地改變電導,因此它可以進行廣泛的創新。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Richard Harth,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參考期刊文獻:《Nature Materials》DOI: 10.1038/s41563-018-0280-5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不到10年上升16℃,北極海冰的減少與氣候突變有關!

首次在一億億分之一秒內直接看到電子運動了0.7納米!

9000萬年前!地質學家已查明,海洋最偏遠部分的來源!

相關焦點

  • 黑洞中心的奇異性如何消除?量子引力可能顛覆認知
    不過,史瓦西度規也引起了幾個麻煩,它在黑洞中心和事件視界處出現了奇異性。後來的研究表明,事件視界處的奇異性是因為坐標選擇不當造成的,通過適當的坐標變化可以消除此奇異性。但是,中心的奇異性卻怎麼也消除不掉,它已經是黑洞的內稟性質了。
  • ...報導量子中心王健研究組及合作者的最新成果:反常量子格裡菲思...
    ,與北京大學謝心澄院士、林熙研究員和北京師範大學劉海文研究員合作在極低溫下觀測到反常量子格裡菲斯奇異性,並給出理論解釋。這一發現揭示了超導漲落與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對於量子相變的重要影響,揭示出量子格裡菲斯奇異性在二維超導金屬相變中的普適性。超導-絕緣體與超導-金屬相變是量子相變的經典範例,已有三十餘年的研究歷史。所謂量子相變,是指在絕對零度下系統處於量子基態時隨著參數變化而發生的相變。近年來,隨著薄膜和器件製備工藝的提高,二維晶態超導體系逐漸成為了研究量子相變的理想平臺,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 常規電子設備也能集成量子系統?芝加哥大學新突破登上Science
    或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無需使用特殊超導材料,在已有電子設備上就可以享受量子技術帶來的通信和計算能力了。量子計算或許是未來高性能計算最有潛力的道路,但直到今天,人們很大程度上仍然無法將其實用化。科學家們一直難以找到一種現實的方法利用量子計算理論中的強大能力。
  • 量子科技是新的技術革命,微美全息科學院有望開啟新的量子全息技術
    量子科技將是新的技術革命上世紀五十年代電晶體和半導體等技術的發展催生了資訊時代。如今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也正在推動信息技術向量子信息技術跨越,將可能導致新的技術革命。
  • 價廉而又神奇的量子設備:只需輕輕一按,即可運行一年
    而在量子世界裡,量子可以在既沒有隧道也不用爬坡的情況下到達另一邊,這稱為「量子隧穿效應」。在經典力學裡,這是不可能發生也不可能解釋的,但使用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量子世界裡的的量子規則,意味著一個量子對象既可以表現為粒又可以表現為波,科學家能夠利用這種特性來精確地控制電子從電路的一側流向另一側。
  • 沒想到『燈泡』是量子設備,它是如何一步步打開量子世界的大門的
    在小尺度上,它是塊狀的,以比特的形式出現,普朗克稱之為「量子」。這是量子力學的開端。每次你打開一個老式的白熾燈,你就在點亮19世紀和量子時代之間的橋梁。螢光燈泡:新的光線螢光燈泡體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量子原理:光譜線。當光線通過玻璃稜鏡時,它被分成我們大多數人所說的彩虹和科學家所說的光譜。
  • 量子是什麼?什麼實驗可以證明光是粒子?
    經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弦理論哪一種理論的描述更接近客觀事實呢?這是一個被刻意迴避的問題,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弦理論是一種量子力學,而經典電動力學乾脆被排除完全在外,人們以為只有一個量子力學。問題是,量子力學和弦理論都出現了無法補救的奇異性,而客觀世界並不是奇異性的。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而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將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引發未來電子技術的新一輪革命。2006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提出,在碲化汞量子阱體系中可能存在無需磁場而由本徵材料能帶結構產生的拓撲絕緣態,而這種特殊的拓撲絕緣體態將引起非常有趣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該效應入選科學評出的2007年十大科學突破並列第二位。
  • 科學帶來新的拓撲量子,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好處,拓步量子是什麼
    隨著科學的斷進步,人們開始在量子學領域擴展,其實量子學對於我們的世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科。一旦人類能真正的揭開量子世界的秘密,那麼無疑將會給人類世界帶來巨大的幫助。量子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因此了解量子是不容易的事情,今天美女小倩給大家帶來拓步量子的介紹。
  • 4 - 量子物理引發的真相思考之一
    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在加了攝像頭後的實驗中,電子穿過雙縫在黑板上只形成了2條槓槓。What!這些小電子知道了有人在看它們,於是乎就乖乖的扮演粒子角色了。量子物理真是太燒腦了,這次燒的還不輕。是的,量子物理就是辣麼玄,腦洞辣麼大。突然讓我想起電腦遊戲的一個狀況,當你探索新的地圖的時候,會即時的渲染出新場景,但是當你回到基地,那些渲染就消失了,坍塌成最原始的代碼了。同理,當我在家裡想著有一個地方叫斐濟,我要去那裡旅遊,在我沒去之前斐濟這個地方只是一個波函數而已。當我下了飛機,看到斐濟的時候,我的看讓斐濟坍塌成了粒子態,所以我就能看到陽光沙灘美少女啦。此處省略無數個腦洞...
  • 九州量子QKD設備稱經第三方檢測:關鍵指標處領先水平!
    量子保密通信因其無條件的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成為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新寵」。QKD(Quantum Key Distribution),即量子密鑰分發設備,是量子保密通信的核心產品。量子密鑰的產生和分發,主要是由它完成。QKD設備的研製門檻極高,國內僅少數研發團隊能夠實現。據悉九州量子成為國內第三個擁有QKD設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研發團隊。
  • 一個小油滴引發「血案」,百年量子力學理論差一點就要重寫
    上世紀20年代,玻爾說服大多數同時代人接受了概率宇宙的奇異性、自然固有的模糊性以及萬事萬物令人費解的波粒二象性。但有些物理學家並不認同這種觀點,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德布羅意就在其列。愛因斯坦認為上帝不「擲骰子」;德布羅意則堅稱,量子尺度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完全正常且真實存在的。
  • 篤信量子力學大半輩子的他,最近忽然開始懷疑:量子力學到底怎麼了?
    溫伯格教授準備相當充分,不過僅僅在開頭提了一下科學寫作,就轉入了他近年來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的思考。他曾經同大多數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量子力學只要實用就夠了,無需深入探討其基本概念和含義,但最近,他對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越來越不滿意,呼籲科學家發明新的理論來解釋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將量子力學外推到更廣的範圍內。
  • 薛丁格的怪異定理引發了一場量子革命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1935年5月,愛因斯坦和兩個年輕的同事波多爾斯基、羅森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發表了一篇論文,直言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他們寫道:「 物體應該有實在的要素——準確的數值和性質,然而量子理論僅僅給出了概率 。」
  • 量子計算的到來,會引發怎樣的革命?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量子物理學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由於雷射和電晶體——二者都是量子理論的產物——的發明,我們今天使用的幾乎每一個電子設備都是量子物理學的現實例子。就在我們試圖利用更多量子世界的力量之際,我們現在可能已處於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邊緣。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能夠影響許多行業,包括醫療衛生、能源、金融、安全以及娛樂。最近的研究預測,到2030年,量子產業的規模將達數十億美元。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溫伯格教授準備相當充分,不過僅僅在開頭提了一下科學寫作,就轉入了他近年來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的思考。他曾經同大多數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量子力學只要實用就夠了,無需深入探討其基本概念和含義,但最近,他對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越來越不滿意,呼籲科學家發明新的理論來解釋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將量子力學外推到更廣的範圍內。
  • 一項新的設備有望找到答案
    科學家現在認為自旋,質量和其他核子特性是由夸克和膠子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產生的。但究竟如何發生這種情況尚不清楚。理論只能告訴科學家這麼多,因為夸克和膠子的相互作用是由稱為量子色動力學(QCD)的理論所統治的,這種理論非常難以計算。為了向前發展,我們需要新的實驗數據。這就是電子 - 離子碰撞器(EIC)的用武之地。
  • 力學所災變破壞的冪律奇異性前兆及災變預測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以龍團隊針對災變破壞冪律奇異性前兆及災變破壞預測方法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通過大量的大理巖、花崗巖試樣的準靜態單軸壓縮實驗,研究人員揭示了災變破壞前響應函數的冪律奇異性指數在-1和-1/2之間分布。
  • 南京大學研發量子通信技術無人機,每秒產生240萬對糾纏的光粒子
    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本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雜誌上的研究稱,他們製造的無人機能夠產生成對的「糾纏」的光粒子,這些粒子能夠以0或1的量子態攜帶比如電荷或極化的信息。根據量子物理定律,幹擾糾纏在一起的一對粒子中的一個會影響另一個,而它們之間的距離並不重要。這意味著這些粒子攜帶的信息,如果被攔截就會發生信息改變並且通知接收者或發送者。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薛其坤送給世界的禮物,將帶來新的信息新革命
    當電流通過一個位於磁場中的導體的時候,磁場會對導體中的電子產生一個橫向的作用力,從而在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差雖然這個效應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們知道並理解,但基於霍爾效應的傳感器在材料工藝獲得重大進展前並不實用,直到出現了高強度的恆定磁體和工作於小電壓輸出的信號調節電路。根據設計和配置的不同,霍爾效應傳感器可以作為開/關傳感器或者線性傳感器,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