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屠宰場扎堆暴發新冠疫情!專家怎麼說?肉還能吃嗎?

2021-01-08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歐時大參報導 法國「解封」滿一周之際, 衛生部長韋朗17日對《星期日周報》(JDD)宣布近期全法共確認了25起群聚感染事件,既有發生在疫情嚴重的「紅區」,也有發生在疫情較輕的「綠區」。

值得注意的是,25起群聚感染中有3起發生在屠宰廠。據法新社周一(18日)報導,盧瓦雷省(Loiret) 奧爾良附近的弗勒裡萊索布賴鎮(Fleury-les-Aubrais)Tradival屠宰廠目前已確診病例34個;布列塔尼大區阿摩爾濱海省(Ctes-d'Armor) Saint-Brieuc附近Saint-Jacut-du-Mené鎮一家屠宰廠共確診69例;此外,旺代省(Vendée)一家雞肉製品加工廠也確診了20餘例。三家屠宰廠加起來共有百餘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法國一家屠宰廠。(法新社資料圖)

戴口罩、手套,量體溫,仍暴發群聚感染

當地屠宰廠暴發聚集性疫情後,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衛生署主任Laurent Habert周日晚宣布,對涉事屠宰廠全體員工(約400人)進行全面排查,檢測工作預計可於周二(19日)前完成。當局決定關閉屠宰廠至5月25日,做進一步檢查和消毒。

據該肉製品公司人力資源部稱,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口罩、洗手凝膠、並在屠宰廠入口測量體溫,完全符合(甚至超標完成)勞工部的復工衛生規定。

▲由於測體溫被認為是「過度冒犯」的行為,法國勞工部並不強制要求對員工進行體溫檢測,病毒檢測同理。員工在發熱時應自主測量體溫,並在出現可疑症狀時自我監控。圖為4月8日南法城市坎城一家超市員工在為顧客量體溫。(法新社圖)

既然遵守了防控疫情衛生條例,為何屠宰部門的160名員工仍有34例確診?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衛生署主任Laurent Habert認為,這至少說明「該部門員工之間有很多近距離接觸和交流」,他認為,還需要對生產線以外的整體工作環境展開調查,看基本防疫措施和社交距離是否得到實施。

另一方面,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區長、盧瓦雷省長Pierre Pouessel指出,該屠宰廠較為「陳舊」,有屠宰、切割、加工三個生產單元,其中「加工生產線因食品安全問題自去年12月關閉,截至目前,整改工作尚不足允許重新開放。」

據悉,Tradival屠宰廠每年肉產量約5.5萬噸(豬肉),是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最大的屠宰廠。

世界多國屠宰廠暴發群聚感染

據《星期日周報》報導,事實上,除法國外,德國、西班牙、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巴西的屠宰廠也都陸續出現聚集感染。

德國北威州5月8日關閉一家肉製品加工廠,該廠1200名員工中有約950人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截至10日共230人確診。當地政府決定將大部分「解封」措施延後一個星期。石荷州一家屠宰廠也發現聚集性感染,截至10日共128人確診。

在澳大利亞,首都墨爾本Cedar Meats肉類加工廠出現疫情,98名員工確診。

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統計,全美115家屠宰廠出現新冠疫情,至少5000名員工感染,20人因新冠病亡,4名負責屠宰廠衛生檢查的檢察員也因感染新冠死亡。CDC的一份研究估計,屠宰行業有近4%的從業人員或已感染新冠病毒。

屠宰廠為何成為疫情重災區?

何為屠宰廠會成為新冠疫情重災區?目前看來,每個國家的原因不盡相同:

墨爾本Doherty 研究所公共衛生學、傳染病學專家Benjamin Cowie向《衛報》指出,屠宰廠員工想要在工作中保持1-1.5米安全距離很難實現。Cowie表示,(在澳大利亞)屠宰企業的自動化程度很低,基本每個步驟都需要人來做,這必然導致很多員工聚集在一個生產線上。

但在法國,員工不僅戴口罩和手套,連防護服都穿上了,聚集性感染又該如何解釋呢?對此,一名屠宰廠前員工認為可能是換衣間的「鍋」:「換衣間大多狹小,大家都擠在一起」。不過,法國屠宰行業官方表示,已經儘可能地採取了必要的防疫措施:錯開員工的上班時間,保證員工在工作中有足夠空間、保持安全距離等。

而在德國,北威州「西肉」屠宰廠(Westfleisch)數百名來自東歐國家的外籍工人感染新冠病毒。據德媒報導,這些外籍勞工的工作和居住條件惡劣。

此外,《星期日周報》還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一方面,在屠宰廠保持安全距離、佩戴口罩很難;另一方面,肉製品加工廠的低溫環境很有可能是加劇疫情風險的因素,因為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中存活的時間會更長。

屠宰廠出現疫情,肉還能吃嗎?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肉了?

對此,Tradival屠宰廠所在的弗勒裡萊索布賴(Fleury-les-Aubrais)鎮長Marie-Agnès Linguet安撫稱:「是得闢辟謠!我聽說有人因為害怕竟然打算把肉扔掉?!拜託大家保持理智!」

當地衛生署負責人則謹慎表示,「目前已知的傳播方式為直接人傳人,尚未收到因肉製品感染新冠的病例報告。」

為保險起見,法國國家食品、環境及勞動衛生署(Anses)建議,至少應用60度以上溫度烹煮幾分鐘(至少七分熟),最好全熟。疫情期間,不建議吃生肉、未煮夠的肉。幼兒在任何情況都禁止食用生肉、未煮透的肉。

無肉不歡的小夥伴們可以放心了:煮熟了就可以吃!

(原標題:全球屠宰場扎堆暴發新冠疫情!專家怎麼說?肉還能吃嗎?)

來源: 歐時大參

相關焦點

  • 深陷數據迷霧 美新冠疫情暴發7個月,仍在「盲人摸象」?
    中新網8月21日電 綜合報導,自1月21日美國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至今,已有整整7個月時間。目前,美國確診人數已超557萬,逾17萬人因此喪生。近期,儘管美國新增病例數呈下降趨勢,但隨著美媒和專家質疑疫情數據「混亂」,白宮擬再次移交數據統計工作,美國疫情的真實情況,似乎仍在迷霧中。資料圖:當地時間8月15日,紐約曼哈頓下城,顧客在餐廳開設的戶外餐位就餐。
  • 肉加工廠、屠宰場無一倖免……
    據鳳凰新聞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實時動態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0日10時55分,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過390萬例,為3936066例,死亡病例達近27.5萬例,為274955例。截止發稿,德國確診人數達17.19萬例,累計死亡人數為7642例。
  • 美國多地水貂養殖場暴發新冠疫情
    新華社洛杉磯10月10日電(記者黃恆)美國猶他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的農業部門日前相繼證實,當地水貂養殖場暴發新冠疫情,已有超過1萬隻水貂因此死亡。據美國媒體報導,猶他州3個縣的9家水貂養殖場近來暴發新冠疫情,僅過去半個月就有8000多隻水貂因此死亡。
  • 新冠疫情引發動物肉消費擔憂,人造肉迎來自己的「高光...
    「更健康安全」的人造肉2013年,比爾·蓋茨在吃了一口Beyond Meat 生產的人造雞肉卷後,便成為了「人造肉」的頭號鼓吹者,不僅身體力行投資「人造肉」企業,還積極向世界宣傳「人造肉」這一概念。而近年來,全球素食主義者數量不斷增加,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人造肉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
  • 新冠疫情或處於席捲全球的邊緣……
    參考消息網2月24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22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接近流行病》的報導稱,新冠疫情或處於席捲全球的邊緣,專家警告各國需嚴防疫情跨越「紅線」(多個國家和各大洲都存在自我維持的感染線)。
  • 美國官員擔憂新冠疫情再次暴發,日本啟動萬人規模抗體檢測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1日20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619萬例,累計死亡超37.2萬例。目前,全美多地因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官員憂新冠疫情再次暴發;英國防疫封鎖後,英女王首次公開露面;印度總病例數升至全球第七多;非洲多國陸續複課。
  • ...今年夏天在荷蘭水貂養殖場暴發的新冠疫情是病毒從人類傳播給...
    荷蘭證實新冠病毒動物傳人疫情鏈條;①據中國日報,近日,荷蘭病毒學家研究發現,今年夏天在荷蘭水貂養殖場暴發的新冠疫情是病毒從人類傳播給水貂後再傳回人類導致的。研究稱這是有記載的首起新冠病毒動物傳人疫情。為控制疫情,荷蘭已捕殺100多萬隻水貂。
  • 第二波疫情今年秋冬來襲?看看各國專家怎麼說
    新冠疫情可能在今年秋冬再度來襲,成為多國專家學者的共識。他表示,早期證據表明,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仍然易感,這意味著疾病傳播流行很容易再次暴發。 許多專家都指出,在疫苗出現前,很可能會有第二甚至第三波疫情。 那麼,第二波疫情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和第一波會有什麼不同?看看各國專家們怎麼說。
  • 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生鮮食品還可以吃嗎?
    今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有至少10餘省份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鏈食品外包裝上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新冠病毒冷凍下可長期存活。這引發了人們對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並導致新疫情暴發的擔憂。
  • 三文魚還能吃嗎?|新冠病毒|山姆會員商店|北京|新發地
    6月13日,北京豐臺區市場監管局、豐臺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新發地市場從業人員及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採訪表示,相關部門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並且,新發地市場45名從業人員咽拭子陽性;新發地市場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
  • ...二波疫情暴發發背景下,青島疫情反彈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專家怎麼說
    令人揪心的2大熱搜消息今天關於疫情的2大消息令人揪心!第一熱搜是全球疫情大爆發,第二熱搜就是青島疫情反彈。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11日發表觀點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 印度準備好應對疫情暴發了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印度人口將近13億,很多人生活在擁擠的社區中,這樣的一個國家面對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非常擔憂,印度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從25日開始實施全國範圍內的封鎖,但是醫療條件欠缺的印度面對新冠病毒做好準備了嗎?
  • 新冠病毒「由物到人」,冷凍生鮮還能吃嗎?
    11月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後,天津報告1名裝卸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11月9日,天津市新增1名無症狀患者,為貨車司機,曾到該確診病例所工作的冷庫拉貨。目前,山東德州、山西太原、河北保定等涉疫情貨物流入地正在加緊排查。
  • 案板上檢出新冠病毒,多地下架三文魚!生鮮還能吃嗎?專家來解答
    超市發相關負責人表示,門店銷售的三文魚都是從國外進口,得知新發地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後,超市發主動下架了門店中所有三文魚。據介紹,超市發大部分果菜是從產地直採,只有小部分市民不常買的小眾菜會從新發地進貨,因此新發地關閉後,對超市發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超市發售賣的豬肉由北京市指定的屠宰場直接供應,牛羊肉是月盛齋等清真品牌供應,因此肉類銷售也不會受到影響。
  • 新冠在日本:行走在暴發的邊緣 | 商周專欄
    早在1月6日,日本這個人口稠密的島國就有了第一個新冠病例。三個月後,日本全國的新冠確診病例數接近4000人 [1]。相比於正在暴發的幾個歐美大國,日本的疫情控制顯得很不錯。就是相比它的鄰居韓國,日本無論在病例數還是死亡人數上都要低得多。
  • 新冠和麻疹在前,剛果又暴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
    自1976年至今,這已經是該國第11次出現伊波拉疫情。而第10波疫情於2018年8月在剛果東部暴發,至今仍未完全結束。伊波拉病毒與蝙蝠共存,通過體液傳播,可以導致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伊波拉的致死率在25% 到90% 之間,因暴發程度而異。
  • 全球疫情簡報:日本衝繩美軍基地數十人感染新冠病毒 印度新冠確診...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11日 全球疫情簡報:日本衝繩美軍基地數十人感染新冠病毒 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80萬  全球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1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19983例,達到12322395
  • 美國部分高校暴發新冠疫情,耶魯大學:仍可能出現死亡病例
    中新網8月20日消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19日報導稱,近期,多所美國高校在複課後已暴發聚集性新冠疫情。耶魯大學一個住宿學院的負責人稱,學生應該做好心理準備,校區內仍可能出現廣泛傳染,甚至死亡病例。
  • 專家確認,全球二次疫情已開始
    專家:全球疫情第二次發作已拉開序幕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她表示,新冠病毒的活性跟季度密切相關,秋冬氣溫下降,病毒活性升高,造成疫情在秋冬季節的必然反覆。不過,隨著人類應對新冠疫情經驗的不斷積累,死亡率已在下降,所以不必像第一波疫情出現時那麼擔憂。她認為,目前,中國病例數「起點」在全球範圍內已經非常低,病毒的基礎量也很低。「但這並不代表沒有,意味著中國如不注意防控,病毒發作和擴散的風險仍然存在。」
  •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目前多國防疫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公布:11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7882183例。  那麼今年國內秋冬第二波疫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何時會發生?根據過往的經驗,冬春季有可能是爆發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