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高官稱首腦私人友好將成為美日關係關鍵所在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曾在美國前總統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的知日派人士麥可・格林,日前接受日本共同社專訪,指出候任總統川普有重視日本的跡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能否與其建立良好私人關係將成為美日關係的關鍵所在。

據共同社16日報導,針對川普屢屢發表可能導致國際社會不穩定的言論,格林認為,如果他按照說的那樣做,將對日本造成很大影響,但實際如何難以預料。川普喜歡勝利,他已在大選中勝出,剩下的勝利唯有作為總統取得成功。他可能會展現出有所克制的姿態。

對於安倍當地時間17日在即將在紐約與川普舉行的會談,格林表示,這反映出川普會認真展現美日穩固的團結關係,是一個好跡象。候任副總統彭斯、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科克等大部分共和黨重量級人物都是親日派。這些人物可能正在建議與安倍構建友好關係,而川普似乎也願意採納。這讓人心裡踏實。

格林還稱:「安倍與川普的私人關係將變得很重要。我個人來說是樂觀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等強勢的國際領導人都性情相投的安倍,也一定能與川普投緣。」

有關川普要求日本等盟國負擔更多美軍駐留經費問題,格林認為,日本可以說明稱已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做出了多於以往的貢獻。然而,可能也會面臨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

美政府重視亞洲戰略今後將如何發展?格林表示,「我認為川普政府不會稱之為『重視亞洲戰略』,但事實上應該會維持。國會共和黨與川普的白宮交接小組計劃增加國防預算。由於歐巴馬政府削減了國防預算,重視亞洲戰略曾存在缺乏資金的短板。今後這一問題將得以改善。不過,川普將不會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因此即使軍事層面有所增強,貿易方面將減弱」。

此外,格林還談到了TPP的前景,他表示,川普的立場是能夠展開更好的談判,可能遲早會回到類似TPP的貿易協定,但頭兩年應該辦不到。這是由於許多投票給他的選民都希望政府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麥可・格林:曾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負責日朝事務並擔任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

相關焦點

  • 安倍訪美「釣魚島」計劃鎩羽而歸,中美日關係將更趨微妙
    中、日、美三國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微妙。「父子兵」變「兄弟連」,安倍取得預期成果在首腦會談結束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川普強調了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的重要性。川普稱日美兩國是「重要的同盟國」,日美同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基礎。
  • 趙學功:冷戰時期美日關係嬗變的主要軌跡
    歷屆美國政府都非常重視對日關係, 將加強與日本的關係作為其東亞政策的核心, 日本方面更是將發展對美關系列為外交的重中之重。因而, 相互合作成為美日關係的主流。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美國的相對衰落, 雙方的關係也不斷進行調整, 並在經貿領域產生了一系列分歧和矛盾。合作與紛爭並存是這一時期美日關係發展的基本特徵。
  • 外媒:安倍辭職給美日關係帶來風險
    安倍晉三在推動美日關係近八年後因健康原因辭職,他的離任將成為日美關係最大的風險之一,兩國目前正在應對中國的軍事擴張,並且正在就續籤一項協議進行談判,根據這項協議,東京方面需分擔駐日美軍費用。 據日方透露,東京時間周一,安倍晉三與川普通了一次電話,相互感謝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誼,這是川普任總統以來第37次與安倍晉三通電話。
  • 安倍頻繁訪美,美日關係沒表面上那麼穩定
    國際縱橫儘管安倍屢次與川普會晤,但白宮卻在用各種方式表明,當前美日關係的實質遠沒有頻繁的首腦外交所顯示的那樣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於4月17日至20日訪問美國。訪美期間,他將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舉行會談。根據日本官方統計,安倍與川普的此次會晤將是雙方的第7次面對面的交流。除此之外,雙方互通首腦熱線的次數更是達到了20次之多。其中,大多數的會面和通話都是安倍一方積極爭取的結果。在川普當選總統之初,安倍不僅第一個打電話致賀,還迫不及待地赴美拜會。
  • 日俄外長會談未就爭議領土問題縮小分歧 美日同盟成阻礙
    日本共同社3月22日分析指出,雙方除確認加速面向在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共同經濟活動的磋商外,會談未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顯現出日俄之間存在分歧。成為歸還領土巨大障礙的,是俄方對美日同盟的警戒感。俄羅斯認為「如果移交領土,根據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美軍就會到來」(當局人士語),這種看法在俄政府根深蒂固。以美日同盟為基軸的日本政府能否引來與美國對立的俄羅斯有所妥協?道路並不平坦。
  • 美媒:日本瞞著美國與朝鮮進行秘密接觸 美方因此對日方表達惱怒
    據日媒報導,華盛頓郵報28日報導稱,日本和朝鮮兩方的情報當局高官曾在7月於越南進行了秘密接觸。期間,日本內閣情報官員北村滋和主管南北關係的朝鮮統一戰線部統戰策略室長金聖惠舉行了會談,就朝鮮綁架日本人事件等內容進行了磋商。
  • 海外網評:「日美友好」的實質是同盟關係下的相互利用
    從川普此次訪日行程和雙方實際互動看,日美雙方基於各自利益訴求,均著力彰顯突出「日美友好」,並嘗試拓展新形勢下戰略合作的領域;但這仍然無法掩蓋雙方在諸多議題上的分歧乃至對立。「日美友好」之下暗流湧動的現實表明:一個協調合作與摩擦矛盾同步增長的日美關係,以及因此催化加速的日本外交乃至戰略自主性的增長,將成為常態。
  • 朝希望與美日建立友好關係
    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報導  朝鮮16日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東北亞和平與安全機制工作組會議上表示,希望同美國、日本等國建立友好關係,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  六方會談東北亞和平與安全機制工作組會議16日上午在俄羅斯駐華使館舉行。
  • 川普暗示將打響美日貿易戰:「好關係只要提錢就會結束」
    【文/觀察者網 史雨軒】 「一旦我告訴他們需要支付多少錢,好關係就會結束,」川普在近日的一次電話採訪中,如此描述美日關係。 《華爾街時報》專欄作家詹姆斯•弗裡曼(James·Freeman‏)於9月6日電話採訪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談話中暗示,目前的美日友好關係將在「貿易戰」目標轉向日本後結束。
  • 共同社:前首相安倍稱川普不滿日美同盟,認為日美安保分擔「不...
    共同社11月13日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周四(12日)接受共同社專訪,透露其擔任首相期間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首腦會談時,對方就基於《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兩國職責分擔反覆表示不滿,稱這「不公平」。
  • 少年黑客侵入美兩高官私人郵箱 使用手段很簡單
    原標題:少年黑客侵入美兩高官私人郵箱   據新華社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和國土安全部部長的私人電子郵箱遭黑客侵入,敏感信息遭窺探。讓這兩大情報高官蒙羞的是一名「美國中學生」;使用的手段很簡單,與電信詐騙無異。   這一事件最先由美國小報《紐約郵報》曝出。
  • 川普日本行和安倍討論美日貿易、朝核問題以及「印太戰略」
    11月6日,川普第二天訪問行程相對嚴肅不少:會見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今年第二次正式首腦會晤。 果然如同外界此前猜測,此次會晤的議程包括了美日貿易逆差、涉朝等問題的討論,我們來看看川普這兩天都是如何回應的。
  • 「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鑑於在六月末的G20大阪峰會、八月的七國集團峰會、九月的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上,川普與安倍都將可能舉行會面,因此,川普本次訪日不會有太多實質性成果,雙方更希望向外界展示牢固的國家同盟關係和兩個人之間的緊密個人關係。川普此行的首要目的不是貿易,而是成為日本「令和」時代的首位國賓。
  • 1996年臺海危機,暴露「美日同盟」真相
    長期以來,美國和日本一直強調「美日同盟」關係的重要性,日本說美國是日本「不可替代的同盟國」,美國說美日關係是「重要的」和「牢固的」。然而美日真是親密無間嗎?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美日之間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美日同盟」的真相。
  • 聯大辯論日美將發聲 評論稱美主導國際秩序動搖
    聯大辯論日美將發聲 評論稱美主導國際秩序動搖 2012年09月25日 10:58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美軍基地成美日關係痛處 如何避免演變成美日危機
    新華網10月27日電(劉暢)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日前強烈要求日本必須履行兩國有關普天間基地遷移協議,這使美日關係進入非同尋常的局面。路透社發表文章,回答了關於基地爭議的起源以及美日同盟關係危機的問題。編譯如下: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11月12日和13日訪問日本,而美日間關於衝繩普天間美軍基地遷移問題的爭議正使華盛頓與日本新政府的關係日趨緊張。這場爭議牽涉到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即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將如何改變幾十年來的美日同盟關係,此間美國在日本的專用基地設施有88處。
  • 菅義偉時代美日關係將開啟自動導航?川普失去了最好的「基友」
    菅義偉成為日本新任首相後,在美國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他還能維持與川普親密的個人關係嗎?要知道他的前任安倍晉三可是與川普關係最好的外國領導人。而美日領導人能在過去三年建立如此親密的關係,不僅僅是因為安倍對這段關係的苦心經營,也是客觀條件所促成的,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 美國新亞太戰略輪廓初現 重點發展支點國家關係
    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日前報導稱,川普此行將強調兩個主題——實體安全和經濟安全,即重塑美國與亞洲國家的貿易。在前兩站日本和韓國,川普將主要強調實體安全,其在韓國國會的演講尤其值得關注。最後兩站,川普將到越南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到菲律賓參加東協首腦會議。
  • 二戰對手,戰後同盟——衝繩是美日同盟關鍵?相互利用的美日關係
    面對著歐洲德國一分為二以及史達林在相關地區的擴張,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將日本分屬與周邊四國共同管理這一方案的不可行性。在結合自身全球利益的同時,美國決定將日本的島嶼歸屬於聯合國之下,並由美國作為實際佔領國。琉球——美國控制,日本歸屬,戰略鏈條的核心對於琉球群島的歸屬,並不單單是戰後美日關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