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縱橫
儘管安倍屢次與川普會晤,但白宮卻在用各種方式表明,當前美日關係的實質遠沒有頻繁的首腦外交所顯示的那樣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於4月17日至20日訪問美國。訪美期間,他將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舉行會談。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安倍與川普的此次會晤將是雙方的第7次面對面的交流。除此之外,雙方互通首腦熱線的次數更是達到了20次之多。其中,大多數的會面和通話都是安倍一方積極爭取的結果。
在川普當選總統之初,安倍不僅第一個打電話致賀,還迫不及待地赴美拜會。與其他盟國領袖相比,安倍刻意接近川普的姿態固然有前倨後恭之嫌,但確實也不是一無所獲。
通過一系列交涉,安倍不僅讓川普重申了歐巴馬政府曾經給予過日本政府的多項承諾,而且恰巧見證了川普主導對敘利亞的第一次打擊,當了一回「親密戰友」。
然而,正所謂過猶不及。
如果安倍與川普之間、日本與美國之間真的能夠結成相互信賴關係的話,那緊密的個人接觸確實很可能增強安倍的個人聲望和日本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但是,川普治下的白宮卻在用各種方式表明,當前美日關係的實質遠沒有頻繁的首腦外交所顯示的那樣好。
近日來,一方面美國在朝鮮問題上打破了美日韓三國必須一致的承諾,「越過」日本承諾舉行「金特會」、展開美朝之間的直接會談。另一方面,在美國普遍徵收鋼鐵和鋁製品關稅的「貿易戰」中,雖然豁免了包括歐洲各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一大批盟國,但並沒有放過日本。
在被問及此舉是否會傷害日美關係時,川普甚至不無幽默地表示,他的朋友、安倍晉三首相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一定會露出微笑,感嘆「難以相信我們居然會佔了美國這麼久的便宜」。美日關係的這些發展可謂讓日本政府頗為尷尬,因為這無異於在說,安倍為營造與川普的私交而付出的一番辛苦,完全是白費力氣。
就此而言,安倍此番再赴美國可謂是有救火的一面。對他來說,第一要務是確保美國不會在美朝談判中徹底「出賣」日本,必須將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加入到會談的議程之中。畢竟,「安全強人」是安倍個人的招牌,綁架日本人問題更是其崛起於政壇的基石,不得有失。
相形之下,至於日美雙邊貿易問題就顯得不是那麼緊迫了,如果能達成妥協最好,如果不能也不會對安倍政權造成致命的衝擊。除此之外,雖然美國與朝鮮將直接會談的情節發展有些出人意料,但在日本的對朝強硬派看來,朝鮮同意會談本身說明日美的「極限施壓」政策取得了成效,這反證了安倍對朝政策的「成功」。更何況,對朝強硬的博爾頓剛剛取代麥克馬斯特成為美國國家安全助理,這也增強了日本達成目標的希望。因此,安倍此行同樣也懷有確保政治戰果的目的。
不過無論結果如何,經過這一番折騰,安倍應當已經明了其難以與川普構建出中曾根康弘與裡根、小泉純一郎與小布希式的融洽的個人關係。可以預見,雖然安倍未來還將繼續粉飾他與川普、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但是兩國的合作卻很難保持平穩。
□肖河(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