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管理中的「印象筆記」,幫你更好地整理素材

2020-12-18 少數派

文末有福利喔 🌝

就像印象筆記對於許多知識工作者一樣,素材收集和管理工具對於設計師而言就相當於他們的「第二大腦」。一款好的素材管理工具不僅會影響到設計師的工作效率,也關係到設計師會做出怎樣的作品。

設計師使用素材管理工具無外乎以下 3 步:

收集整理檢索來自臺灣開發者和設計師 Augus 打造的這款素材管理工具 Eagle,能夠很好地完成以上 3 步,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支持 macOS + Windows

Eagle 在素材收集的「全面」分幾個方面,首先要提的是支持 macOS + Windows 雙平臺。相信在用 Windows 設備的設計師也不在少數,相比於 Pixave、Inboard 等只支持 macOS 平臺的素材管理工具,Eagle 在這方面的優勢就非常明顯。

支持主流設計素材格式

在 macOS 平臺上,Eagle 支持 Sketch、PSD、AI、Affinity Designer 等多達 19 種設計素材格式;在 Windows 平臺上,Eagle 也支持了像 PSD、AI、PPT 以及 WebP 等 14 種格式。Eagle 對主流設計素材格式的支持,相信能滿足大部分設計師的需求。

左為 macOS 平臺 Eagle 支持的格式,右為 Windows 平臺支持的格式

多種收集方式,讓你更高效收集素材

Eagle 對於素材收集的方式也相當全面,目前已經支持以下方式:

瀏覽器插件屏幕 / 窗口截圖拖拽素材至應用內添加導入設計素材網站花瓣網或者 Inboard 中的圖片直接拷貝並粘貼其它應用中的圖片如果你在用 Eagle 的瀏覽器插件,直接在瀏覽器中拖拽想要收藏的圖片素材會更加方便和高效。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快捷鍵或者滑鼠右鍵菜單快速收藏圖片。

除此以外,Eagle 的瀏覽器插件還能讓你批量選擇要保存的圖片,截取網頁長圖或者對網頁進行區域截圖也是可以的。

對於像 Instagram、500px 這樣對圖片進行了特殊處理防止用戶下載的網站,Eagle 也能幫你一鍵輕鬆下載上面的圖片。

整理:靈活而智能

Eagle 素材整理功能的「靈活」體現在,除了基本的標籤和文件夾,Eagle 還能讓你將軟體中符合一定條件的圖片篩選出來進行集中展示,很像任務管理工具中的「過濾」功能。

如果你只想將同一張素材添加到不同的文件夾而不想使用「智能文件夾」,Eagle 能夠很方便地幫你快速實現這一需求,而不用再通過一張張手動挑選降低素材整理的效率。

Eagle 的「自動添加圖片標籤」功能你也不能忽視。設計師在整理素材時,不同文件夾下面的素材可能會擁有固定的標籤,比如「Logo」文件夾下的素材可能都是 Sketch 格式的,那麼就需要為這個文件夾下的每一份素材都加上「Sketch」這個標籤。這個時候,Eagle 的「自動添加圖片標籤」功能就能幫你實現。

對了,除了上述比較常規的整理方式,你還可以在不破壞圖片本身的情況下,將你對圖片某一部分的想法在圖片上標註出來,方便你隨時回顧當時的想法或靈感。

檢索:強大而高效

就像開頭說的,一款優秀的素材管理工具在收集和整理方面功能的完善,都是為了要成為設計師的「第二大腦」,「檢索」就是這最關鍵的一步。

「檢索」功能好不好用、能不能高效幫設計師找到需要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設計師的作品質量。而 Eagle 在「檢索」功能方面,可以說也做的足夠優秀。下面我就會介紹除了「關鍵字檢索」以外,Eagle 在「檢索」功能方面的幾個亮點。

顏色篩選

Eagle 支持通過顏色讓你篩選出具有對應顏色的圖片,在不確定自己要找的素材有哪些關鍵字或其它信息的時候,通過顏色篩選圖片能夠幫你進一步縮小要查找的範圍。

支持多種條件組合篩選圖片

除了比較特別的顏色篩選,Eagle 同樣支持通過標籤、圖片方向、類型、時間等進行單一條件或者組合篩選,讓你快速高效地定位到想找的圖片。

Eagle 對於篩選條件的支持非常全面

快速切換

通過快捷鍵「command + J」,你能夠快速在不同的標籤、文件夾或者智能文件夾之間進行切換,有點像在 Eagle 中的 Spotlight。

除了上述功能,Eagle 支持通過 iCloud、Dropbox、堅果雲等多種雲服務讓你在多臺設備之間同步設計素材。再加上強大的素材管理功能,Eagle 絕對稱得上是專為設計師打造的「第二大腦」。

少數派讀者半價福利

相關焦點

  • 你會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的第二大腦嗎?
    今天,我們邀請@歡喜老師,來給你分享如何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第二大腦的方法,讓知識原料成為知識資產,讓行動效率快如閃電。    ★第三步:超文本來打通所有知識環節,一張表連結組合「人生知識」  打造知識管理系統的核心就一件事:構建一張表。  當你的整個整理管理系統通過框架組合起來後,你可以在表中嵌入超連結,形成一個超文本組織,在多層文本或各個層之間穿梭。  在印象筆記中,給一條筆記插入不同的超連結,一點擊就跳轉到相應的知識頁面。
  • 印象筆記 7 周年,模塊化編輯器、全新素材庫、圖片 OCR 文字識別來了
    今年 1 月,「印象筆記隨手記」小程序升級為了「印象筆記」小程序,提供分享筆記至微信,以及保存分享筆記至印象筆記 app 的功能,隨後更新了 2.0 版本,支持用戶將微信文件批量導入印象筆記 app 中。印象筆記運營負責人喬遷此前透露,印象筆記的小程序已經積累了數百萬用戶。唐毅說,獨立的這一年是印象筆記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
  • 三聯中讀 * 印象筆記:全球2億人都在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幫你升維破局
    其實並不,你不過是缺少一個趁手的工具。三聯中讀決定牽手「印象筆記」,讓這個全球2億人都在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幫你升維破局!👇識別二維碼可了解詳情小編很早就是印象筆記的重度用戶了,在使用過程中,我最讚賞它這兩大優勢:  在各個高頻場景,印象筆記=你的專屬知識庫 微信:高價值的微信文章連結、消息或圖片,轉發即可自動保存至印象筆記。
  • 專訪「印象筆記」小程序團隊負責人:讓複雜、獨立的歸 App,讓輕量...
    喬遷:「印象筆記微清單」是一個輕量的即用型任務管理工具。根據對用戶線上調研以及與印象大使群體的長期溝通,我們發現印象筆記用戶並不僅僅把印象筆記用作信息搜集管理,還會用來做實際的行動,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輕量任務管理——建立待辦事項清單。他們希望規劃每天工作、生活、學習的順序邏輯,並有條不紊地完成。
  • 產品分析|你的第二大腦——印象筆記
    身為一名激進的年輕人、一個熱衷於認知升級、自我迭代的終生學習者,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旅途中,發現自己開始出現」知識囤積「的問題,遂思考:是否只有我一個人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我一直囤積筆記?除了不停地費時費力去整理筆記以外,還有沒有別的解決辦法?
  • 印象筆記推出一根「智能筆」,可以將你的手寫筆記自動同步到雲端
    印象筆記最近推出的 EverPEN(印象筆)也許能幫到你。利用紅外攝像頭識別字跡簡單來說,這根智能筆的作用就是將你在紙質筆記本上記錄的內容,自動同步到印象筆記 App 中,整個過程幾乎「無感」。你不需要去改變什麼使用習慣,還不用擔心記錄的內容丟失,所有過程都可以自動完成。具體的秘密就藏在這根智能筆上。
  • 「推薦」Billfish免費好用的圖片管理軟體
    作為一名Designer,相信我們都有一件必做的事情:「整理電腦上的素材」。 如日常工作中因為某個項目所收集的圖片,或是平時逛設計網站所採集的靈感圖片,又或者來自好友分享的源文件等等,數量少時還可以通過文件夾分類來進行管理,但是當收集的素材累積到一定量後就變得非常難以整理了。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一款高效免費的圖片整理神器Billfish,來快速整理你的素材。
  • 我的印象筆記使用手冊(2018版)
    通過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折返,不斷地將手上的地圖補充完整,最後形成自己的套路,通向終點。於是,之後再來走這條路時,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能快馬加鞭,使命必達。我想,這就是知識管理的目標。讓每一步都算數,讓經歷沉澱為經驗。
  • 知識管理,是從電子筆記開始的麼?
    所以,這張表既是一張知識地圖,方便你檢視自己的知識資產;同時又是一個指南針,幫你確定了一個積累方向,專注在這個方向上持續收集信息、整理、加工、輸出。那這張表如何用印象筆記打造呢?在我看來,主要分為以下三步:託馬斯·斯圖爾特在《軟資產:從知識到智力資本》一書中提到資產這個概念,他說:資產是什麼?資產是將原材料轉變成價值更高的東西,僅僅有數據並不是資產。
  • 印象筆記高級副總裁喬遷:我們為什麼用小鵝通探索知識經濟?
    這給了印象筆記一個提醒,需要一些課程幫助印象筆記的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這也是印象筆記涉足知識經濟、推出「大象學院」的初衷。「大象學院」以菜單欄的形式嵌入在印象筆記百萬級流量的公眾號「我的印象筆記」中,用戶點擊即可進入購買、學習,這也是小鵝通基於微信生態的優勢之一。
  • . | 印象筆記「專業帳戶」正式公布
    「專業帳戶」都包含什麼?你可以將「專業帳戶」理解為印象筆記帳戶服務中的「旗艦款」,也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強大的會員服務。file=WinBeta即可下載體驗,若有任何使用問題,歡迎後臺私信@印象筆記 ,我們會有專業同事儘快和你聯繫。如果搭配「專業帳戶」,更可以直接體驗無上限節點創建,讓你的思路無限放飛~
  • 為什麼我把「實體證件」都掃描保存在印象筆記裡
    有時就不再需要「拍照」保存了。相應的,我會添加一個「印象筆記·剪貼板」的 Widget。這個 Widdget 會監視手機「剪貼板」,當我的手機上複製下一些圖片或文字時,可以快速通過這個 Widget 保存剪貼板內容到「印象筆記」的筆記本中。
  • 印象筆記新增支持 「思維導圖」,功能簡單卻高效實用
    印象筆記被很多人當成「第二大腦」,用來儲存並管理自己的知識。利用筆記本、標籤、快捷方式等分組功能,可以將散亂的筆記組成一個個「系統」,更好地進行管理。最近,印象筆記又推出了「思維導圖」功能,你不僅能在印象筆記中直接創建思維導圖,還能將之前的筆記整合,以腦圖的方式呈現。
  • 印象團隊:印象筆記的C to B之旅
    同時,任何團隊都可以免費使用到「印象團隊」,也可以通過每人每年398元的升級服務,享受到更為完善的企業級信息服務。「印象團隊」從整個產品視角上,它就不是一個單一的信息組織和管理維度,而是把人和信息對應起來。越來越多的團隊不再需要物理意義上的辦公空間,通過協同軟體,實現工作進度統一、及時參與到團隊決策。
  • 打造寫作素材庫|從李敖身上學到的,素材管理的5個關鍵點
    提到「寫作素材庫」,可能有人會想到中學時代買的那本寫作素材書,可能有人會想到「個人知識庫」這個詞,那我想到了什麼呢?我想到了李敖的書房和他的「五馬分屍」法。首先來說說李敖的書房。李敖的書房有多讓我印象深刻呢?它完全符合我對「個人知識庫」的想像。它就是一座個人圖書館和資料室。
  • 印象筆記移動端升級改版:界面更簡潔 操作更快捷
    自2018年獨立以來,印象筆記進入了產品功能快速迭代周期,一方面上線了一系列用戶期待已久的功能——Markdown編輯器、桌面便籤、模板……另一方面,印象筆記專注升級核心編輯體驗,陸續推出清單、思維導圖、空間、素材庫、速讀摘要等功能。同時,隨著對產品應用場景的深入拓展,印象筆記還推出首款智能硬體EverPEN,實現了線上線下書寫智能同步。
  • 可能很多人都將印象筆記用錯了
    後來逐漸不再滿足於每天記錄一點東西,存一點文件、文章、圖片啥的。真正的轉折點還是中文版印象筆記的推出,記得當初官方還建了群、博客、微博,徵詢大家意見,這些平臺應該講側重點放在哪些方面,我和早期的Evernote眾多用戶一樣,希望官方能在這些平臺上多分享分享印象筆記的各種優秀使用方法。
  • 印象筆記正式推出獨立「印象團隊」App專注服務企業團隊高效辦公
    「印象團隊」的推出,是印象筆記向著成為個和團隊「第腦」的使命邁出堅實的又步,印象筆記也將持續打磨,旨在將「印象團隊」打造成為「企業辦公的核心工具、團隊協作的首選應用」。「印象團隊」基於印象筆記八年來服務知識工作者和知識驅動型團隊的經驗,通過業界領先的公有雲SaaS模式,提供豐富的多端(包括Windows,Mac,iOS,iPad,Android)客戶體驗,在全面兼容「印象筆記」的強大知識管理功能的同時,進一步為高效團隊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的團隊信息雲端管理」、「根據場景和流程靈活可定製的協作體驗」、「完善的安全及權限管理」等服務
  • 印象筆記正式推出獨立「印象團隊」App 專注服務企業團隊高效辦公
    步,印象筆記也將持續打磨,旨在將「印象團隊」打造成為「企業辦公的核心工具、團隊協作的首選應用」。「印象團隊」基於印象筆記八年來服務知識工作者和知識驅動型團隊的經驗,通過業界領先的公有雲SaaS模式,提供豐富的多端(包括Windows,Mac,iOS,iPad,Android)客戶體驗,在全面兼容「印象筆記」的強大知識管理功能的同時,進一步為高效團隊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的團隊信息雲端管理」、「根據場景和流程靈活可定製的協作體驗」、「完善的安全及權限管理」等服務
  • 印象筆記模板新功能上線!一鍵套用,高效又整潔(附模板資源)
    印象筆記也正式官宣:Windows、MacOS 與 iOS 端已正式上線模板功能,Android 端也將於近期上線。支持新建筆記後直接添加「模版」。之前我們要用模版,只能從別的地方拷貝過來。那麼印象筆記的模板怎麼用呢?怎麼用好模板幫我們快速記筆記呢?作為個人怎麼建立自己的模板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