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是評價一張照片好壞的最基本要素,如果畫面內容模糊不堪,那就很難給人帶來良好的觀感。造成照片模糊的因素有很多,諸如對焦不實或者是拍攝瞬間物體發生了移動等,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出在我們手腕的晃動上。尤其是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時,即使手腕微小的晃動也可能造成照片的模糊。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各個鏡頭廠商都開發出了具備防抖功能的鏡頭。使用這種鏡頭拍照,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緩解因手腕晃動而造成的畫面模糊。為了比較不同廠商在鏡頭防抖方面的實力,今天我們找來了佳能、尼康、以及索尼的三支同焦段、同規格的防抖鏡頭,看看它們在使用不同快門速度手持拍攝時的防抖效果。
在對比開始前,筆者先跟大家嘮叨幾句「安全快門」,因為只有知道了什麼是安全快門,才能將鏡頭的防抖效果量化。簡單來說,安全快門是保證手持穩定拍攝的快門速度。在沒有防抖的情況下,當相機高於這個快門速度,就能夠保證手持拍攝的照片不虛;反之則有很大機率出現照片模糊。安全快門是一個動態的數值,它的值等於鏡頭等效焦距的倒數,比如我們手中有一支200mm焦距的鏡頭,安裝在全畫幅相機上時的安全快門就是1/200秒。廠商所宣傳的防抖均是以安全快門作為基準,就剛才例舉的200mm鏡頭而言,1級防抖就是可以在1/100秒下保證不抖,2級防抖就是1/50秒,以此類推。
介紹完安全快門後我們來看看今天出場的三名選手。佳能這邊我們找來的是EF 70-200mm f/4L IS USM,這是一支具有70-200mm焦距的遠射變焦鏡頭,鏡頭最大光圈F4,並配備了IS影像穩定器,佳能官方宣稱該鏡頭的防抖效果相當於提高約4級快門速度。值得一提的是,該鏡頭具備兩種不同的防抖模式,分別應對普通拍攝以及追隨拍攝,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模式。
圖為: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
尼康我們使用的是AF-S 70-200mm f/4G ED VR,同樣是一支最大光圈為F4的遠射變焦鏡頭。尼康官方宣稱,該鏡頭的VR(減震)可以提供相當於5檔安全快門速度,可有效減少相機抖動對畫面的影響。
圖為: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
索尼這邊我們使用的是FE 70-200mm F4 G OSS,跟上面兩支鏡頭一樣,同樣是70-200mm的焦距以及最大F4的鏡頭光圈。該鏡頭上的OSS標示代表該鏡頭具備光學防抖功能,但具體有多少級的防抖效果索尼官網並沒有直接給出。
圖為: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
為了更好的觀察各個鏡頭的防抖效果,在機身的搭配上我們均使用了各家高像素機型。佳能使用的是具備5060萬有效像素的EOS 5DSR,尼康是具備3630萬有效像素的D800,索尼則是使用了4240萬有效像素的A7RII。越高的像素對於鏡頭穩定性要求就越高,在這點上無疑對佳能鏡頭的防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我們就開始PK吧!
·拍攝方法以及判定過程
為了能夠更明顯的反應出鏡頭的防抖效果,這次測試我們均使用鏡頭的200mm端進行拍攝。筆者首先手持鏡頭與相機,站在距離目標物2米左右的範圍,並採用標準的單反握持手法站立。然後將相機統一設置為快門優先模式,防抖設置為普通檔位,依次從1/200秒、1/100秒、1/50秒、1/25秒、1/13秒、以及1/6秒進行拍攝。最後每臺相機的每個快門值連續記錄20張照片進行觀察。
採用標準握持方式,儘量還原日常拍攝狀態
為了避免長時間手持拍攝產生的疲勞感影響最終結果,筆者在每組拍攝間均有2-3分鐘的休息時間。並且在拍攝時儘可能保持身體穩定,讓測試結果更加符合日常的使用狀態。
拍攝完成後,我們將所拍攝的照片統一導入電腦中進行100%放大觀察,在3名編輯的共同研究下給予是否「清晰」的界定,並將所有照片截圖公布,以便網友檢閱。
·對比結果:佳能第一、索尼第二、尼康第三
統計測試結果的過程非常折磨人,在這裡筆者直接給出最終結果:佳能鏡頭的防抖效果最好,索尼次之、尼康墊底。
當快門速度為1/200秒時,三支鏡頭均處於安全快門範圍中,這個時候即使不開啟鏡頭防抖,只要拍攝的姿勢沒有問題,一般都不會出現畫面模糊的狀況。況且筆者是個有多年拍攝經驗的「老司機」,100%的成功率妥妥沒問題。
當快門速度低於安全標準時,三支鏡頭均出現了輕微的失誤率。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各失誤了1張,而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則失誤了3張。放大觀察尼康的樣張,其實抖動並不算太明顯,後期如果稍微縮小下圖片尺寸,依舊有很高可用性。
1/50秒的曝光時間相當於縮減了兩檔快門,此時三支鏡頭開始逐步拉開差距。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以85%的成功率領先,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緊隨其後,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則再次墊底。除了抖動外,在照片的細節表達上也是佳能與索尼更加紮實一些,尼康的照片細節有些偏軟,銳度欠佳。
到了1/25秒,防抖的差距再次被拉開。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以75%的成功率遙遙領先,索尼與尼康則跌至了65%。
到了第四檔防抖的1/13秒,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與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全面潰敗,成功率不足一半,只有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達到了過半的成功率。到了這個級別,相機握持手感變得越來越重要。佳能與尼康都是單反造型,所以手柄豐滿,握持體驗也好,只可惜尼康這套的重量比佳能重了160g,而且快門振動也要比佳能EOS 5DSR大,所以並不利於長時間手持拍攝。索尼A7R2採用的是微單造型,手柄較淺,握持起來並不踏實,長時間使用還會很硌手,因此也不利於照片穩定。
到了第五檔的1/6秒,三家的表現均有明顯下滑。其中佳能與尼康還有勉強的可用性,索尼則直接到了不可用的程度。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會用1/6秒的快門拍攝200mm的長焦照片吧。
縱觀整體數據,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的防抖效果整體優於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與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曲線平滑且符合官方的宣傳。尼康雖然官方宣稱有5檔防抖,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索尼則表現為後勁疲軟,僅能達到約3檔的防抖效果。
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鏡頭之所以擁有如此好的防抖效果,是因為其採用了自主研發的影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er簡稱IS),通過採用將部分光學系統平行移動的方式對抖動進行補償,從而減少因抖動造成的拍攝模糊。佳能1995年發布的EF 75-300 F4-F5.6 IS USM鏡頭,有幸成為歷史上第一支擁有防抖技術的EF鏡頭,從此拉開了鏡頭防抖的序幕。
·附件一:各鏡頭1-2檔防抖效果
·附件二:各鏡頭3-5檔防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