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不同年紀的孩子,在超市、商場裡面打鬧的場景,有的是要求父母買玩具,有的是想吃零食,或者是不聽父母的話喜歡到處亂跑等等。
在這裡面孩子如果是好商量的話,父母會還會去買一點給孩子嘗嘗,可如果是那種脾氣很倔的相信父母本身也是無能為力。
之前在一次逛超市的時候,一位寶媽帶著自己的女兒在水果的攤位上挑選水果,不一會兒就聽到攤位上的一位員工說道:&34;
寶媽見狀立馬要把孩子手中的櫻桃奪下來,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一下子就把櫻桃給塞到嘴裡了,雖然這一下子引起來很多人的觀看,但是女孩子似乎沒有察覺到什麼。
而寶媽正想批評孩子的時候,攤位的員工瞬間大聲喊道:&34;
寶媽在這一瞬間想要有點按捺不住自己脾氣想要發怒,但是這麼多的人,而且孩子也在一旁,於是緩和了情緒,平和的說道:&34;
員工聽完寶媽的道歉後,也沒有了之前囂張跋扈的態度馬上緩和的說:&34;為此寶媽趕緊拉著孩子過來道歉聲稱是自己的過失,沒有看好孩子,領著孩子給員工道歉。
而女孩一臉不知情況的樣子,顯然是沒有聽懂,但是還乖巧的按著寶媽的意思做了,員工在看到這一幕時十分的開心,一直誇讚孩子很有禮貌,而一旁的人也對孩子投來讚賞的眼神。
針對孩子的這種做法,如果發生其他人的身上相信不是這樣的一種結局,而寶媽這種以身作則的好榜樣給孩子起來一個很好的教導,著實讓人佩服。
1.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
吵架是一種永遠都解決不了問題的方式,而且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矛盾。本來事情的發生只需要一個道歉,說點好話就能夠解決的事情,非要兩個人在哪裡爭吵個沒完沒了。
這一局面的產生很容易嚇著孩子,給孩子的心理產生一些影響,發生矛盾就吵架,這也很容易給孩子起到不好的正面感受,會教壞孩子的處事方式。
2.不把責任推給孩子
有時候事情的發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長的原因,孩子在犯錯的前提是家長沒有提前和孩子進行溝通,如果把這些犯下的事情推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進行教育,那麼孩子也會一臉不知所措,甚至會留下心裡陰影。
3.利用機會教育孩子
當事情發生時,第一反應不是推卸責任,逃脫自己的過失,也不能因為孩子還小的藉口進行理由進行搪塞,而是要馬上進行道歉,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的第一首要,給孩子心中樹立好榜樣,也要趁此機會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不該做。
在這件事情中,家長和孩子都是具有一定的過失的,而員工的正確阻攔也是正確的,只不過態度方面確實是有點不客氣。不管在什麼時候一個人的素養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作為家長應當重視起來,毫無教養的孩子如同沒有根的樹,永遠難以立足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