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嗎?
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被教育,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如果靠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就是農民工。
一個人要想取得大的成功,努力只是標配,不努力萬萬沒有成功的可能,只有努力,你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不僅僅是要努力,關鍵看這三點,看看你有幾條?
古往今來,哪些取得大的成功的人,除了努力外,一般還有這3特質!
01、對成功的強烈欲望
為什麼我們身邊大部分人都很普通,有時候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對成功沒有強烈的欲望,就是為了成功願意付出一切的代價。
日本前首富孫正義在23歲的時候,得了肝病,在醫院住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的時間內,他足足看了3000本書,寫了四十種行業的發展計劃。
在他剛創立公司的時候,當時只有兩個員工,開業那天,由於孫正義個子比較矮小,孫正義就站在公司裝蘋果箱上,發表了他慷慨激昂的演講:
「我叫孫正義,在25年之後,我將成為世界首富,我的公司營業額將超過一百兆日幣……」
兩名員工聽完後,就立刻辭職了,他們當時覺得這個人一定瘋了。
若干年後,他們一定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他們錯過了成為億萬富豪的機會。
孫正義在自己19歲的時候,就為自己制定了50年的人生規劃:
20歲的時候我會向行業宣告我的存在;30歲的時候至少要賺1000億日元,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40歲的時候為了幹一番大事業,來一場決一勝負的死戰;50歲的時候管理好自己的集團,管理資金要1兆億日元以上;60歲時平穩地將管理權過度下一任領導者。
孫正義後來雖然沒有成為世界首富,但當時自己制定的大多數目標都實現了。
因此,一個人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首先要你的目標是不是足夠大,還有你對要想成功是否有足夠的欲望,是否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只有你對成功欲望足夠強烈,你才會敢於面對各種困難,不會放棄,想要成功欲望會不斷激勵你前進,進而取得成功。
02、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小的成功靠努力,大的成功靠格局。格局小的話你就是再努力,你的上限也很有限。只有格局大你才能取得大的成功。
你的格局決定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馬雲的英語很好,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之前,他曾經創辦了一個公司就是翻譯社。當時翻譯社第一個月的收入才700元,光房租就要每月2400元。
為了維持翻譯社的生存,馬雲每天起早貪黑,馬雲開始販賣內衣、禮品、醫藥等等小商品,馬雲背著麻袋四處推銷,受盡了各種屈辱和白眼。
馬雲就這樣辛苦工作了3年,翻譯社才實現了盈利。
馬雲一次美國出差的機會,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當時杭州還沒有撥號上網的業務。馬雲回國後,召集了24朋友商議,只有一個人支持他,讓他先去嘗試一下。
馬雲思考了一晚上,他覺得網際網路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毅然決然地投入到網際網路行業中,馬雲通過網際網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馬雲心懷天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成為網際網路的傳奇人物。
馬雲曾說過:「格是人格,局是胸懷。」
一個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一個人格局大,就能夠站在長遠的角度思考和判斷問題。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03、小的成功靠知識,大的成功靠人脈
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專業知識,85%取決於人際關係。」
小的成功靠知識,大的成功就需要靠你的人脈。
李嘉誠小時候家境貧寒,15歲即輟學做工,第一份工作是茶樓跑堂,後來他迎娶了自己的表妹莊明月,才迎來自己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李嘉誠靠經營長江塑膠廠起家,通過表莊家的財力支持下,李嘉誠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製造商。
二戰後,很多大陸人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房地產需求激增,;李嘉誠通過自己敏銳的眼光,開始進入了房地產行業,沈弼當時是香港滙豐銀行的董事長,控制著香港的經濟。
李嘉誠通過和沈弼的私人關係,沈弼直接把合直接將和記黃埔地產集團的控股權以淨資產一半的價格賣給李嘉誠,還擁有延期付款的特權,李嘉誠一躍成為香港的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一個人要想取到大的成功,人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人脈,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一個人能不能做大事,早已註定,關鍵這3樣東西。希望你也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