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三明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促進市區、沙縣與永安同城化片區教學與教研高質量發展,2020年12月4日在永安一中進行同城化高一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由三明教育學院袁春華老師主持,三明一中、三明二中、三明九中、三明市實驗中學、沙縣一中、金沙高級中學、永安一中等11所中學共46位英語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永安一中的楊晨老師和金沙高級中學的朱小紅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兩堂精彩的同課異構閱讀課。兩位老師選擇新教材必修一Unit 5 Reading and Thinking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板塊。
首先,楊晨老師以漢字「心」的發展動畫及甲骨文的圖片導入課堂,快速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在引導學生思考甲骨文的發展歷程的過程中,同時導入文章的重點詞彙,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充足的準備。楊晨老師主要以兩條線索,即「漢字發展體系的時間線」和「漢字與歷史文化、國際交流,書法藝術的連接線」,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展開教學。楊老師的閱讀課自始至終都以學生為中心,善於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總結出清晰的邏輯線索,運用尋讀和細節閱讀等閱讀策略。最後,鼓勵學生為好朋友Emma介紹漢字書寫體系的發展歷程,這一部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在本節課的最後,通過圖片展示,樹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中華民族的熱愛,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好英語。
朱小紅老師的教學從標題入手,引導學生按時間順序梳理出文本的明線,即漢字的發展歷史,從漢字最初起源於象形文字開始,到甲骨文的出現,以及春秋和戰國時期書寫體系多樣化的發展,再到秦始皇統一書寫體系等,交代了漢字對中華文明延續至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再從題眼「連接」 (connecting) 著手,引導學生挖掘漢字書寫體系對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所起到的四個重要作用,即四個連接:1. 連接時間上的過去與現在;2. 連接空間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3. 連接語言與藝術;4. 連接中國與世界。整體設計重視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思維培養。這一過程主要藉助視頻導入,文本預測,信息尋讀,問題引導,明暗線分析及遷移性思維來完成,充分發揮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塊對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升,以及育人的價值。
最後,永安市進修學校高研室主任羅奕灶老師進行總結髮言,他用三句話評價了兩位老師的教學活動:理性的活躍,思維的培養,師生的互動。羅老師認為,學習思考是強項,應用創新是關鍵,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要為學生搭建好支架,鼓勵學生思考。
本次同城化教研收穫滿滿!大家對新教材背景下的閱讀教學進行深度研討,為今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提供很多的建議。深度體會了教材編寫的意圖,明晰了日後的教學方向。同城化教研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期待有更多這樣高質量的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