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18種有趣的讀書方法,與愛書之人分享

2021-02-23 中國教育報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

品書如進食,得其法,營養與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養,或傷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有哪些讀書方法可供借鑑。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書而變。作為中國著名管理學家、北京大學領導力專家的楊思卓,將前人經驗篩選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來讀書心得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種讀書方法,與諸位書友分享。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從下面的18種讀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1.讀書不二法

專心致志,一段時間內,只讀一本書,這本書不讀完,決不讀第二本書。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國藩就是這樣讀書的:「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無別書也。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著名學者梁實秋曾也有這樣一句名言:桌上永遠只放一本書!這種讀書方法,最適合那些想練好基本功,打下紮實治學功底的讀書人。

2.波浪漸進法

一次讀一本書,但不強求一氣呵成,過一段時間再讀,原來讀來無味的地方可能就讀出感覺來了。美國依阿華大學的羅賓森提出一種SQ3R讀書法,強調循序漸進,英語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分別代表「瀏覽、發問、閱讀、複述、複習」五個學習階段。毛澤東讀《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一部《紅樓夢》,少年讀來,只看到「愛在纏綿中,情的悱惻裡」。老年讀來,便能讀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自己時間不充裕,或讀一些「難啃」的大部頭時,不妨採取這種方法。也有些人一讀書就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來讀,一般人在半小時之內注意力最集中,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半小時,大約每次可以讀一萬多字左右。

3.比較品讀法

一次讀幾本書,比較對照的方法讀書。「不怕不識書,就怕書比書」。寫《魏書》的史學家夏候諶自視甚高,聽別人稱讚陳壽寫的《三國志》,不大服氣,便找來細讀再三,這才知道《三國志》確比自己的《魏書》好,當即燒掉自己的書稿。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的:「任何東西,凡是我們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比較品讀可以是橫向的,不知道《醜陋的中國人》怎麼樣?對比《醜陋的日本人》就會讀出奧妙;也可以縱向比較,讀不懂歐巴馬,可以讀一讀羅斯福,就恍然大悟。搞研究或做論文時,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大受裨益。

4.垂直閱讀法

看書一目十行,不是從左向右來讀,而是從上往下看,像下樓梯一樣。文學家高爾基就是這樣。因為有些書含金量太少,只須瀏覽;有些書包羅萬象,無法精讀,比如《四庫全書》,平均一天讀3萬字,也要用72年,才能讀完。幾乎無人能夠精讀;有些書不知優劣,則應先速覽而後決定是否需要精讀。更快的方法也稱之為「跳讀」,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論點,剪除枝葉,補敘、背景、引文等內容,跳過去不讀。垂直閱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用於讀一般小說或快速瀏覽資料都相當不錯。

5.字斟句酌法

一字一句,細細品讀。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乾,極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讀,難免會消化不良。所以必須邊讀加以思考。孔子就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也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散文大家秦牧,讀書先是「鯨吞」大體看一遍,然後是「牛嚼」,像牛吃草「反芻」一樣,仔細研究品味。我的體會是:用眼睛來讀書者只有眼見,用心去讀書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適合特別讀經典。比如讀《論語》、《道德經》、《沉思錄》等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還可以用於加深理解書中的核心內容和精彩片斷。

6.精華提煉法

對於一些作品,不僅要精讀,還要總結歸納,提煉出其中的精華。我國三十年代湧現的一大批學術大師都是這樣:「不動筆墨不看書」。每閱讀一本書,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並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歷史學家吳晗,特別擅長於做讀書卡片。讀書時見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張卡片上。讀了幾十年書,做了幾十萬張卡片。語言學家王力就說:「看一本書如果自己一點意見都沒有,可以說你是沒有好好看。」美學大家朱光潛特別推崇寫讀書筆記:「記筆記不特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我的體會是,「讀破書萬卷,真傳一句話」。讀一本書,真能夠提煉幾句有用的話來,就算沒有白讀。

7.高山仰止法

以欣賞的眼光去讀書。讀出美味,讀出樂趣。正如宋代詩人尤袤所言:「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我的體會,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對真理懷有敬畏之心。讀一本高尚的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士對話,你的態度越虔誠,你的收穫就越大。這種方法最適合讀宗教與哲學與軍事經典,如《聖經》、《易經》、《孫子兵法》。

8.居高臨下法

站高一層,像老師審查學生作業一樣去讀書。我認識的幾位編輯,通常都是用這種方法讀哪些熱門「暢銷書」。確實,如果被那些「亂花迷人眼」的書「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會像叔本華所說的那樣:「思想被別人用襟帶牽著走。」經常對讀過的文章可以不斷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我的體會:一本書,以粉絲的姿態去「仰讀」,和以批判的態度去「俯讀」,感覺大不相同。我在讀德魯克的時候,先用高山仰止法去拜讀,然後用居高臨下法去審讀,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發現了大師存在的問題。要做到賞析結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才能讓讀書人的水準高過書的水準。

9.多維研讀法

從多個角度去讀一本書,比如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就可以從人性的角度去讀,也可以從政治的角度去讀,還可以從文學欣賞的角度去讀。讀來意境會大不相同。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意思。數學家華羅庚則發明了「猜讀法」,從猜謎的角度去讀書。看了書名後先閉目靜思,猜想書中的結構與內容,然後再讀。如果作者寫的和自己猜的一樣,他就可以速讀。這不僅大大節約了時間,還培養了他的思維能力和想像力。

10.求醫問藥法

漢代經學家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求醫問藥法就是帶著問題去讀書,因病求醫,對症下藥。作家王蒙就有體會:有「躁鬱症」要讀《老子》。我體會:「讀書破萬卷」,這個「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將書讀「破」上,而是要破解問題。用藥當用良藥。《孫子兵法》云:「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則得其下下。千萬不能吃錯了藥。讀一本壞書或庸書,就等於和一位庸人或壞人對話。

如何做一個善問者?經濟學家張五常的做法是問三個問題:A,「是什麼」(What?);B,「怎樣辦」(How?);C,「為什麼」(Why?)。如果這三問之後還有疑問,那我再補充一條:「捫心自問」,往往會一通百通。

11.營養搭配法

讀書如進食,少讀書則營養不足,從全世界每年人均讀書看:以色列約64 本;俄羅斯約55 本;美國約50 本;而中國約是 5 本。顯然總是就少。另一方面,有許多人只讀一類書,知識偏食,也會營養不良。理論工作者,讀點文學書,文藝工作者,讀點哲學書,成年人讀點童話,《哈裡波特》,同時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講「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我經常與企業家接觸,發現他們走得不高不遠,一定讀書太淺;走得又高又遠,一定讀書不淺。預知一個人的精神境界,看一個人閱讀的書目,絕對比看手相星相更準確。

12.病毒預防法

不讀書的人,往往死於精神饑渴;亂讀書的人,大半死於思想中毒。有一些書,有相當的研究價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書成分複雜,正如林語堂所言: 「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比如讀希特勒《我的奮鬥》,對二戰歷史一無所知,像一張白紙,很可能讀來先入為主,成了納粹的信徒。最好能夠先讀下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和戴高樂《戰爭回憶錄》,讀書如交友,帶著疑問去切磋。什麼人交什麼朋友,多交益友、諍友、摯友,少交損友、佞友、惡友。偉人與常人的差別也許就在一本書。

13.同頻共振法

讀書與交友都是講緣分的,所謂一見傾心。有些書雖然好,我們讀了沒有感覺,那就是無緣,勉強去讀,那是在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書。交友求知音,讀書求會心。正如錢鍾書所說:「一個真有幽默的人別有會心,欣然獨笑,也許要在百年後、萬裡外,才有另一個人在時空的彼岸,莫逆於心,相視而笑」。

讀書人的初級境界,是品味讀書之苦,如戰國時蘇秦 「頭懸梁,錐刺股」;這種「苦學」。比較適合考學、考研、考託福;讀書人的中級境界,是品味讀書之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讀書之樂,讀得欣喜若狂,讀得淚流滿面,讀得茅塞頓開。我自己深有體會:閱讀者,悅讀也。

14.角色扮演法

書中人物出場眾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讀者自己。讀書時,作為書中的一個角色,讓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比如說讀《飄》,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動指數是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像自己某一個角色,你的感動指數會達到7-10;如果你是梅蘭,你會親身感受什麼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你會親身體會什麼是痛苦。這種方法,用來讀自傳、小說、劇本或報告文學尤為奇妙。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感情脆弱的人,還是做一個旁觀者。讀書要入得進去還要出得來,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15.靜心素讀法

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讀書。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認為:「教育的原點是背誦和記憶」「『素讀』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讀內容的含義,只是純粹地讀。比如在讀古文和詩詞時,不急於理解,通過反覆誦讀和吟詠,慢慢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國學傳統中歷來倡導「三誦」朗誦、默誦、背誦。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過:「重複是學習的母親。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文革期間,著名作家巴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憶來以默讀,可謂深得素讀之大法。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反倒是容易進入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我自己也不斷會體會到這樣的快樂:不知不覺,悠然心會。如果我們以提升修養和陶冶性情為目的去讀書的話,不妨用這種方法。

16.成見歸零法

放下是非之心,不帶有色眼鏡去讀書。朱熹倡導「凡看書須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後又看下一段。須如人受訟詞,聽其說盡,然後方可斷」。在沒有讀書前,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好處是不容易被誤導,但問題是也很容易做誤判。由於我們對一個人,一種價值觀、一種哲學思想,一種宗教觀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將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帶入書中,導致不公正的判斷。對那些爭議較大,特別是與自己觀點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見,像一個公正的法官一樣聽取訴訟,更容易聽見真理的聲音。

17.時空穿越法

作為一個時空穿梭者,進入書中的世界。一個人不讀書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時時間和親身所到之處。當我們讀書時,你立刻擺脫了時空的束縛,你可以走進一萬年以前,也可以走進500年之後,可以與孔子對話,也可以與歐巴馬談心。正如色列著名作家奧茲所言:「如果你只是遊客,你會站在舊城的某條街上,仰望一座老宅,你看見有個女人,正從窗戶裡凝視著你。然後你便走開了。讀一本外國小說時,你便能真切地得到邀請,進入別人的內室,進入他們的兒童房,書房,進入臥室」。其實本質上是穿越時空的束縛,進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讀書讓我們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18.舉一反三法

讀一本書,悟出更多的道理,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遠遠不夠,不去思考,不去應用,就是讀死書。」教育空葉聖陶講「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僕」就是這個意思。我發現守財奴有兩種:一種是守著錢財不會用,另一種守著知識不會用。讀書過萬卷,長期存檔,無異於垃圾文件,只會讓你的大腦速度減慢。

如何把書讀活?「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我思」的第一個層次,是要與作者交流,與作者擦出火花,第二個層次是要講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與眾人擦出火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我用」的第一個層次,是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讓自己受益。第二個層次,是在用中發現新問題,找到新方法,創造出新理論,超越我們的前人。

書、藏書、教書、寫書、評書、薦書,我們將養成天下最好的個人嗜好,結交天下最好的良師益友,我們將因無盡的智慧而得永生。

(文/楊思卓,via 薦書堂)

即日起,中國教育報已開通自定義菜單,設置「每日讀報」、「欄

目精選」、「互動活動」三個欄目,讓您每天在微信上就能讀報,就能看到最精彩的內容,就能得到專家的指導,還等什麼,退出這篇文章,在手機屏幕下面,就是中國教育報的自定義菜單。

﹡﹡﹡﹡﹡﹡﹡﹡﹡﹡﹡﹡﹡﹡﹡﹡﹡﹡﹡

中國教育報——您身邊的教育資訊專家,我們將提供個性化資訊定製服務,無論您是教育管理人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根據您的職業代碼發送到中國教育報,我們將定期發送您所關注的資訊。

為方便讀者查閱以往的精彩內容,小編特意精選出今年以來最受關注的20篇文章,回復「精選1」、「精選2」……至「精選20」或「001」、「002」……至「020」等關鍵詞查看相關信息

敬請關注

【精選1】一位特級教師給2014考生的30條建議,一定要轉2014-05-29

【精選2】原來射鵰英雄傳才是教育真經2014-06-19

【精選3】全國重點大學211高校、985高校、C9高校全名單2014-05-02

【精選4】哈佛大學推薦:14部培養孩子優秀品德的電影2014-05-02

【精選5】一位老教師對年輕父母的20條忠告 !字字珠璣!2014-05-23

【精選6】為什麼德國人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2014-06-06

【精選7】葉瀾:一節好課的標準2014-06-09

【精選8】林清玄:讓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2014-05-30

【精選9】教師保護嗓子的十個秘訣2014-04-28

【精選10】韋鈺:教育方法不對,再勤奮也沒用2014-05-29

【精選11】一個放牛娃的博士論文後記,比論文本身更震撼2014-06-11

【精選12】劉曼輝:教育孩子不得不看的三本書2014-04-22

【精選13】七問什麼是微課、如何設計微課2014-05-27

【精選14】怎樣培養終身閱讀的好習慣?2014-04-09

【精選15】一位差生媽媽的六年艱辛育兒經2014-06-20

【精選16】一生必讀60本書,你讀過幾本?2014-05-13

【精選17】聽清華師兄說,大學四年幹什麼2014-05-09

【精選18】顧明遠:中國教育路在何方2014-06-16

【精選19】臺大教授:最難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2014-05-22

【精選20】美國孩子如此評價阿凡提,中國老師絕想不到!2014-04-18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到中國教育報微社區「讀書匯」、「家長匯」看看


相關焦點

  • 渝北茨竹鎮開展讀書分享會 讓大家一起「悅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4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湯純傑)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組織青年幹部開展讀書分享交流會,讓大家愛讀書,在閱讀中一起「悅讀」,一起「悅工作」。苟少龍分享《我的生活》一書。
  • 東莞萬科發布「悅讀理想家」計劃,作家馬伯庸「空降」談讀書方法
    4月22日,世界讀書日前夜,著名作家、《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空降」東莞萬科雲直播間,帶來精彩的閱讀分享。馬伯庸從蘇軾這一人物切入,以另闢蹊徑的視角和豐富的文本舉例,形象地講解了歷史的另一種讀法。本次直播也線上開啟了「悅讀理想家——東莞萬科社區親子閱讀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構建充溢人文氣質和智識品味的社區生態。另闢蹊徑,學習蘇軾讀書方法在直播中,馬伯庸從蘇軾這一人物的閱讀經驗出發,以豐富的文本材料和妙趣橫生的講解,分享了如何將「八面受敵讀書法」應用到對於歷史的閱讀中。
  • 河南:舉辦「書香宜稅·悅讀青春」系列讀書分享活動
    首頁 >>會員專區>>一線傳真 >> 正文 河南:舉辦「書香宜稅·悅讀青春」系列讀書分享活動 2020-12-10 |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宜陽縣稅務局
  • 「大路小學「尚書悅讀」活動④」——二年級師生讀書分享
    這個假期雖然炎熱,但我們沉浸在書海裡,卻覺得別有一絲清涼。書中自有黃金屋,有了好書相伴,悠然的假期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我們「宅」而「有得」,學而「有趣」。讀繪本、閱名著、誦經典,我們從書中汲取了好多好詞好句,並且讀有所思,讀有所感。快來看看我們的悅讀成果吧!
  • 江西科師大第六季「幸福悅讀」讀書分享會收官
    中青在線南昌12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陳卓瓊)今晚,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舉辦的第六季 「幸福悅讀」讀書分享會收官,五位研究生代表依次上臺分享了自己喜愛的書籍、影視和音樂作品。2018級音樂與舞蹈學專業新生劉琛的一曲《不忘初心》,將臺下觀眾帶入了中國時代發展的洪流中。
  • 必勝客舉辦「悅讀食光」分享會 分享美食與書香
    在海口日月廣場商業街角有這樣一個溫馨愜意的地方: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咖啡香,清晨柔和的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在指尖流淌,伴著沙沙的翻頁聲,細細地品嘗書中的千滋百味、詩與遠方……11月28日上午,作為海南省圖書館分館的必勝客「悅讀食光」主題餐廳又迎來了一場特殊的讀者分享會。
  • 讓孩子愛上讀書的40種方法
    好讀書,讀好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 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
  • 吃書娃是怎樣煉成的(其二)——從悅讀到躍讀
    然而,邁過啟蒙這道坎,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自主閱讀,培養一個吃書娃呢?吃書娃是如何煉就的呢?還閱讀於悅讀:能讀書與愛讀書回想孩子接觸第一本書時的情景,稚嫩的小手捧起精美的畫冊,孩子的臉上一定是掛著笑容的。書籍,是孩子的精神食糧,是孩子的第一個靈魂夥伴。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看這裡
    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13. 給喜歡的玩具或寵物讀書讓孩子試著認真地給寵物讀書,就像大人認真給孩子讀書一樣。
  • 世界讀書日|「悅讀·分享」你推薦 我買單!
    日前,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市圖書館現面向全市讀者開展「悅讀·分享」圖書推薦活動,進一步推動「書香黃驊」建設,倡導全民閱讀,努力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據悉,這次圖書推薦活動面向全市讀者,活動到5月31日結束,推薦圖書內容圍繞學生必讀書推薦、熱門影視劇原著、2017年以來出版的圖書、各大閱讀APP熱門排行榜四大主題,薦書範圍為2017年以來國內出版的中文普通圖書。其中,教輔教材、字(詞)典、港臺圖書;掛圖、地圖;塗色、塗鴉、描紅類圖書;活頁裝禎、線圈裝禎、立體書等裝禎形式特殊的圖書及其他不適合流通借閱的圖書不在薦購活動範圍內。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快收藏!
    好讀書,讀好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
  • 孩子不愛讀書很可能是方法不對
    ,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13. 給喜歡的玩具或寵物讀書讓孩子試著認真地給寵物讀書,就像大人認真給孩子讀書一樣。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快用起來
    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13. 給喜歡的玩具或寵物讀書讓孩子試著認真地給寵物讀書,就像大人認真給孩子讀書一樣。
  • 讓「親子閱讀」更有趣,牛聽聽讀書牛3.0
    有別於其他品牌的繪本機器人,牛聽聽讀書牛強在對於親子閱讀的不斷探索,更新的3.0版本就新增了多元互動讀書和自然拼讀功能,閱讀不再是我講你聽的被動模式,參與進去,學會分享才會獲得更多成長樂趣。牛聽聽3.0在繪本中融入講解、互動、問答、跟讀,每讀一次丫姐都會有不一樣的問題和思考發生,我想,這就是牛聽聽所倡導的趣精讀每一本你所愛的繪本的含義吧。
  • 最美書聲 悅讀閱美——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閱讀活動
    魯網12月22日訊為了培養幼兒愛閱讀,樂閱讀,會閱讀的良好習慣,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啟了閱讀之門。孩子們手拿經典繪本,開始一段美妙的悅讀旅行。有書讀的冬天,真好!因為讀書,寒冷的冬天便多了一份溫馨。在濃濃的閱讀氛圍中,引導幼兒與經典繪本交朋友,激發幼幼、師幼之間閱讀的興趣。
  • 孩子不愛讀書?試試這40種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 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
  • 牛聽聽讀書牛3.0,讓閱讀更悅讀
    看著丫姐熟睡的模樣,我起身關掉了丫姐懷中的牛聽聽讀書牛設備。這個假期似乎太久了些,好在有讀書牛的相伴,讓她每天都如此充實有聊。就在前些日子,牛聽聽兒童智能燻教機讀書版禮盒裝也終於盼來了3.0版本,更多互動的閱讀體驗,最受益的莫過於愛閱讀的丫姐了,在體驗之後更是直呼太好玩!
  • 專心致志急用先讀有的放矢:分享「一意求之讀書法」
    「一意求之讀書法」,亦即主題讀書法,就是抱著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的去讀書,從中求得自己需要的知識。郭沫若在《我的讀書經驗》一文中說:「讀書的方法大體上要看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有為學習而讀書,有為創作而讀書,有為研究而讀書,有為教育而讀書。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異。」
  • 學會「拆書」讓閱讀成為樂趣 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辦讀書方法分享會
    (4月27日晚,李煒老師在長沙樂之書店天心店,為愛閱讀的朋友們講解讀書方法。)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採訪攝製)  星辰在線4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也許很多人都明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方法比方向還重要。不懂方法的人,看再多的書、聽再貴的培訓課,還是會一無所獲。越讀書,越迷茫;越學習,越焦慮。
  • 我的教育情「靜心悅讀 書香致遠」——九江市中心幼兒園讀書分享...
    為營造人人參與閱讀的濃厚氛圍,讓教師從書中汲取營養,開闊視野,提升黨性修養,11月10日,九江市中心幼兒園組織全體黨員教師開展了我的教育情「靜心悅讀 書香致遠」主題黨日活動。  系列一:齊心協力 悅讀取經  幼兒園黨支部通過黨小組會、頭腦風暴等形式開展了黨小組讀書分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