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致志急用先讀有的放矢:分享「一意求之讀書法」

2020-12-25 人文使者

「一意求之讀書法」,亦即主題讀書法,就是抱著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的去讀書,從中求得自己需要的知識。郭沫若在《我的讀書經驗》一文中說:「讀書的方法大體上要看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有為學習而讀書,有為創作而讀書,有為研究而讀書,有為教育而讀書。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異。」

蘇東坡也是這種方法的力行者,他每讀書必「一意求之」。用這種方法讀書,目的明確,注意力集中,容易把書本的知識經過溶解、消化變為自己的知識,這與淺嘗輒止的涉獵相比較,收效要大得多。

言之有理。僅就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的人來說,讀書可有兩種需求,一是工作上的需要,根據相關業務,進行充電加油,只為求得更好完成工作任務和晉升。二是為了消除工作疲勞而選讀一些輕鬆閒適的書來讀,這可叫做「悅讀」,業餘周末,茶餘飯後,均是讀書時間,沒有目的性讀書的壓力,只有悅讀的愉悅。

相關焦點

  • 讀書方法兩則:一意求之法、竭澤而漁法
    【一意求之法】一意求之法即主題讀書法,就是抱著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的去讀書,從中求自己需要的知識。蘇東坡是這種方法的力行者,他每讀書必「一意求之」。如他被貶黃州以後有了時間看書,第一遍是通讀,然後第二遍精讀,到第三階段是出神入化,運用自如。他寫道: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 古人讀書十二法,看看有沒有值得您借鑑的?
    這是孔子主張的讀書方法。即重視思考,不懂就問,提倡經常鞏固複習。二、「假物」讀書法。這是孔子的學生荀子所主張的。三、「精至」讀書法。這是王充提出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用心專一的讀書法。四、「不求甚解」讀書法。這是陶淵明提出來的讀書法。要求讀書時要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 毛澤東「三先三後」的讀書之法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是毛澤東一生遵循的讀書之法。 [關鍵詞 ]毛澤東;讀書;「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 讀書要有法。1915年 6月 25日,毛澤東在一封信中寫道:「為學之道,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 18頁。)
  • 【「樂」法新時代 · 「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二...
    【「樂」法新時代 · 「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二期 —— 「論語問志」 2020-08-27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有八個要訣,輕鬆讀透天下書
    《先正讀書訣》 《先正讀書訣》是清代周永年輯錄我國古代先賢讀書治學之法編纂而成的一部著作。,「蓋本孔孟之緒論上求之經典,復博採唐宋以來諸儒之說」。
  • 江蘇-常熟~「一意在書」常熟閱讀快閃活動舉行
    「讀書之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之美,活水雲影共天光。讀書可以放逐百年孤獨,讀書可以觸摸千年月光……」近日,由常熟市委宣傳部和常熟市文體旅局主辦的「一意在書」常熟閱讀快閃活動在常熟市圖書館舉行。100多位閱讀「閃客」以書為媒,解鎖讀書新方式,共同尋找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網絡時代,我們總是說時間太快,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忙著生活裡的瑣碎,但讀書卻可以讓我們保持內心的緩適和安寧。」
  • 如何更好的去讀書-淺析朱子讀書法
    讀書是我們現代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一件事,而如何去讀書,如何讀好書,如何促進我們掌握讀書的內容,這卻是我們在讀書過程中經常困擾的問題。作為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南宋最負盛名的大教育家朱熹,對於讀書之道有深切的體會,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朱子讀書法」,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讀書。
  • 【悅讀】18種有趣的讀書方法,與愛書之人分享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作為中國著名管理學家、北京大學領導力專家的楊思卓,將前人經驗篩選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來讀書心得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種讀書方法,與諸位書友分享。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從下面的18種讀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 【「樂」法新時代 · 「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
    【「樂」法新時代 · 「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一期之六—— 「感 · 悟」 2020-09-02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建議收藏給孩子讀一讀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4、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6、經過大海的一番磨礪,卵石才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 【「樂」法新時代·「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三期...
    【「樂」法新時代·「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三期之六 ——「關鍵對話」 2020-11-27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熹的讀書方法:循序漸進和精於思考
    朱熹像朱熹讀書除了強調「用心」和「熟讀成誦」外,還倡導「循序而精緻」和「學原於思」。「循序而精緻」即是循序漸進;「學原於思」即是精於思考。先談循序漸進。朱熹說:「讀書法,莫貴於循序而精緻。」循序漸進,由粗至精是讀書人應遵循的方法和規律。
  • 書不是這麼讀的,到底哪種讀書方法才是最好的?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培根讀書確實對人大有益處,所謂開卷有益嘛。
  • 書到底應該怎麼讀?止庵:讀書之道不必求多,首先在於挑選
    《沽酌集》收錄學者止庵文章五十四篇,既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更有說「文心」的篇目,兼談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
  • 讀書法九種,歷史大人物經驗之談
    那麼,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標或問題。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它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那麼,要達成一個目標,計劃是少不了的。讀書的計劃和任何一件事的計劃一樣,不會缺少兩個要素:時間和內容。工作上經常提到Deadline,讀書亦然,沒有時限的要求,便缺乏了約束力。
  •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誦讀中華經典為軍訓添彩
    少年戎裝震金風,正是讀書好時節。今天,福州文儒書院全體同學在副校長魏長興,段長林鵬飛以及各班領隊老師的帶領下,迎著晨光,身著戎裝,誦讀中華經典,聆聽孔子第七十五世孫孔海欽老師講解中華蒙學讀本——《聲律啟蒙》。
  • 黨史|郭沫若的讀書學習之法
    他深知讀書治學,非朝夕之就,大有有始無終、半途而廢者;也有偷奸耍滑行旁門左道之人。讀書本是辛苦之事,需堅持不畏困苦的精神。他曾寫聯自勉「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也曾在留學日本時的家書中寫道:「勤苦二字,相因而至,富思淫佚,飽思暖逸,勢必所然,故不苦不勤,不能成業。」治學需搜羅一切材料儘可能使無遺憾。
  • 新密市米村中心校開展英語讀書分享活動,教師多讀書,促學生樂學
    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為促進全鎮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師教育理論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營造「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學習氛圍,分享閱讀經驗,提升教育智慧。9月25日,米村中心學校英語教師在賈寨小學開展了讀書分享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由賈寨小學的張晉娟老師主持。
  • 「讀」書~10位文學大師的讀書秘籍
    勤藤教育認為,王國維之主張關鍵在於「不同專業範圍」諸詞,因為往往在常人眼中看似關係很小的學問會成為新知識,新概念的觸發器。知識越通全面,類似歸納的資源越豐富。梁啓超:讀課外書為必修課。如何讀書?在梁啓超看來,讀書有精讀,泛讀之分。「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