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幹預 讓毛毛蟲到蝴蝶的蛻變不再脆弱

2020-12-24 南方新聞網

  「青少年好比蝴蝶,他們經歷著從毛毛蟲到蝴蝶之間的層層蛻變。這種蛻變充滿潛能,但又很脆弱。」

  南方網訊

  生死,只在一念間

  據《京華時報》消息,昨晚10時左右,北方工業大學一男生從該校第四教學樓墜下,當場死亡。

  根據記者粗略統計,11月以來,全國至少有4起大學生自殺事件見諸報端。為什麼會有大學生選擇自殺,從而帶給人們無法釋懷的痛?

  在WHO駐華代表Cristobal Tunon博士眼裡,「青少年好比蝴蝶,他們經歷著從毛毛蟲到蝴蝶之間的層層蛻變。這種蛻變充滿潛能,但又很脆弱。」而蛻變過程中的這種脆弱,在這位專家看來,如果沒有適宜的營養和呵護,安全、充滿支持的環境來弱化,則可能潛藏著某種致命的危險。

  再過一天就是春季開學的日子,但清華大學一位女生卻等不及春暖花開。在失戀痛苦的驅使下,她提前來到學校,從大雪覆蓋的7樓跳了下去。身後,是留給親人的無限悲痛和7樓長長平臺上許多凌亂的腳印。

  在樊富珉教授看來,這些腳印似乎再現了這樣的場景:痛苦的女生步履沉重地走到了死亡邊緣,然後停下來,折身,一步步遠離死亡的危險,如此反覆,最終香消玉殞。「可見,她在自殺前內心生與死的矛盾和衝突是多麼劇烈。而死,只在一念間。」樊富珉,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研究室主任,在向記者回憶這件發生在幾年前的自殺事件時,語氣滿是惋惜。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大學生抑鬱與自殺預防與處理培訓班」上,與會的心理專家指出,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而當務之急是,如何識別有自殺傾向的高危人群,將他們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自殺是可以幹預的 要構建從校長到學生的幹預網絡

  「絕大多數自殺是可以被幹預,這些學生是有可能獲得救助的。」來自美國的Louise Douce教授說。

  及時發現自殺前的徵兆往往能抓住挽救生命的契機。「任何一個人在自殺前都有徵兆出現,比如莫名其妙地收拾東西、給每個同學道謝、給所有人寫信,出現一些與平常完全不一樣的行為。」樊老師說。

  北京某高校一位女生在入學兩三個月後,突然給每個同學寫了一封信,然後就不見了。同學們覺得很奇怪,就報告給了輔導員,幾位老師立即趕到了這位同學在北京郊區的家。她正在和媽媽做最後的告別,然後準備自殺。女生的父親過世了,家裡的頂梁柱倒了,她自己也被查出患有心肌炎,以為是心臟病,治不好,雙重打擊使她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

  首都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藺桂瑞教授很感謝同學們能夠及時地溝通信息:「很多自殺危機都因為同學們的及時發現而被成功化解。一位同學打電話告訴我,班上一個同學給每一個人都寫了一封信,表現很不正常。我聽說後,連忙和一位老師趕到那位同學的寢室,發現她已吞下了40粒安眠藥,好在是假藥,學生被搶救了過來。」

  但是,「在中國,有90%的自殺者從未接受過任何幫助」,費立鵬博士,一位在中國工作了19年的加拿大人,現為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執行主任,他多次強調這一點:「大學的心理諮詢師等著有問題的學生上門諮詢,是遠遠不夠的。你要走出去,要積極改變校園內部的文化,獲得校領導的支持,動員與學生密切接觸的人及時轉介患者。」

  而在藺桂瑞教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裡,校長、院系領導、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幹部、宿舍長以及學生個體都被納入到了這個體系中。「他們都應當接受心理培訓,掌握正確的識別危機和幹預的方法」。藺教授特別強調,「作為學生重要活動場所的宿舍,已經成為危機幹預的一個很重要的系統」。

  選擇自殺的時候他身體裡總有一部分力量想要活下去

  選擇自殺的過程,就是一個生死衝突的過程,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女生一樣,「任何一個人選擇自殺的時候,他身體總有一部分力量想要活下去,諮詢師要利用生與死的矛盾,強化他內心裡想活的部分,弱化想死的部分。」費立鵬博士說。而在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宣傳科主任張曉麗看來,要做到這一點,「諮詢師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傾聽,很多時候,傾聽就是降低其自殺意念的過程。很多自殺者在平時的訴說中,得到的總是拒絕、迴避和反駁,你的傾聽首先就是要認可他、接納他、承認他的痛苦。」

  在負責中心熱線督導工作的畢曼麗看來,「對大多數有自殺行為或有自殺想法的來訪者而言,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般都是因為情感上的痛苦,如果其內心的痛苦沒有得到渲洩的話,空間很小,就難以容納你的建議或方法。」畢曼麗說,一些學生將自殺看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但你要告訴他,自殺是最終的辦法,如果成功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嘗試其他方法。然後教給來訪者自己如何去解決問題」。 (編輯:聞山)

 

相關焦點

  • 3D掃描技術展現毛毛蟲蛻變成蝴蝶全過程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採用CT掃描技術,展現出毛毛蟲由蛹蛻變成一隻雌性彩色蝴蝶的全過程,並且全程都是3D高清圖像,此外,其中還包括成年蝴蝶呼吸系統形成的方式。據了解,該研究團隊共掃描了9隻最終將蛻變成雌性彩色蝴蝶的Vanessa cardui蛹。科學家們將它們懸掛在一支吸管中,並慢慢旋轉。
  • 蝴蝶,會記得自己曾是毛毛蟲嗎?
    Braby,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助理教授 翻譯:職業小仙女 編輯:果醬 蝴蝶可能不會記得自己曾是毛毛蟲,但或許記得作為毛毛蟲時學到的一些經驗。
  • 殘疾家政服務人員:完成從毛毛蟲到蝴蝶的蛻變
    會上,她講了村裡從種玉米到種胡蘿蔔再到種中草藥,從散戶摸索到「黨支部+合作社+產業黨員+農戶」的合作新路,總書記不時插話,問了人均耕地、蔬菜種植、市場價格、政策惠民、垃圾處理等許多細節。  「從來沒想過總書記能關注到我們這麼小的一個村,我們未來的發展要更好。」趙會傑告訴記者。  小廟子村村民劉志坤對村裡近幾年的變化感受尤為深刻。
  • 蝴蝶會記得自己的毛毛蟲時光嗎?
    而話說回來,從毛毛蟲到蝴蝶,這種動物不僅變得面目全非,還長出了一張引人注目的翅膀!原本像蝸牛一樣緩慢爬行的動物,長大後竟然能夠像鳥兒一樣自在飛舞,不可不謂之是大自然最非凡的壯舉,也怪不得令詩人和科學家著迷。
  • 不愧是世界第一蝴蝶谷,雲南金平蝴蝶谷上億隻毛毛蟲破繭成蝶
    近日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的金平縣蝴蝶谷約1億多隻毛毛蟲破繭成蝶,翩翩起舞,場面相當壯觀,很多人表示化繭成蝶真的好美,好震撼,但是也有人表示有點嚇人。因為這些美麗的蝴蝶曾經都是醜陋的毛毛蟲,毛毛蟲要變成蝴蝶,你知道它們要承受多少痛苦嗎?
  • STEAM主題陪玩第一期:從毛毛蟲到蝴蝶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是:小小牛頓幼兒館STEAM系列、泛亞小小地球人系列、learning ladders 、美國國家地理分級、Smart start stem 、技能鉛筆刀、揭秘系列、以及諸如法布爾昆蟲記這類科普和圖鑑類書籍。以後會跟大家具體來介紹。
  • 小班毛毛蟲和蝴蝶教案反思
    幼兒:"兩隻"  出示數字2"這是2,兩隻翅膀的2"  3.毛毛蟲吃什麼  小毛蟲見到了蝴蝶姐姐好羨慕啊,猜猜它會對蝴蝶姐姐說什麼?  蝴蝶姐姐安慰小毛蟲說:每一隻蝴蝶在變成蝴蝶之前,都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PPT毛毛蟲)它和小朋友們一樣,要吃好多好多的食物,才能長大,變漂亮。  看一看,毛毛蟲都要吃哪些食物呢?
  • 小班美術教案:毛毛蟲與小蝴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美術教案:毛毛蟲與小蝴蝶 2012-02-20 12:13 來源:[標籤:來源]
  • 《好餓的毛毛蟲》
    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卡爾手裡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萬個孩子的心。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生命本來就是這麼美麗,一隻看似醜陋的毛毛蟲最終變成美麗的蝴蝶,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驚喜,一隻小小的蟲子都可以獲得大自然如此的恩惠,他受到精心照顧,也被深深愛著,它誕生、成長、成熟、蛻變,都有細心周全的供給與養育。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讀《好餓好餓的毛毛蟲》感受蛻變的力量
    ——從卵殼裡鑽出一條又瘦又餓的毛毛蟲。他四下尋找著可以吃的東西。星期一,他吃了一個蘋果。可他還是覺得餓。(毛毛蟲從蘋果中爬出來,蘋果上留著一個洞,這種畫風,很獨特)星期二,他吃了兩個梨子,可他還是覺得餓。
  • 蝴蝶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嗎?
    但是,它可能還記得自己在毛毛蟲時期的一些經歷。令人驚異的是,毛毛蟲還在蛹裡的時候,其實是一灘液體,然後再變成蝴蝶或者飛蛾(成蟲時期)。從蛹到成蟲的轉變是蝴蝶一生中最大的變化,科學家把這一變化稱為蛻變。在整個蛻變過程當中,毛毛蟲的身體組織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變成美麗的蝴蝶,從蛹裡飛出來。
  • 到市兒童公園看蝴蝶蛻變去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到市兒童公園看蝴蝶蛻變去。記者從廣州市兒童公園,6日(周日)該園將舉辦「相約星期七之了不起的蛻變」活動,現場揭秘蝴蝶是如何破繭「重生」的。7日是傳統的白露節氣。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時節已經結束了夏季炎熱,北方已經要換上長袖衣服了。
  • 毛毛蟲長大會變成蝴蝶?跟著小朋友來探索!
    這是一個關於毛毛蟲和蝴蝶的故事 有的小朋友認為毛毛蟲長大後就變成蝴蝶 而有些小朋友卻不相信蝴蝶是毛毛;變的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 好餓的毛毛蟲(上)
    這隻愛吃棒棒糖、會造繭的毛毛蟲這隻代表美麗生命的毛毛蟲註定是不同凡響、世界唯一的!作者注釋:我請教過昆蟲學家了,確實,在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蝴蝶是出自於蛹,但不是全部,有一種非常稀有的帕納塞斯(Parnassian)絹蝶,就是出自於繭中。
  • 廣州白雲山毛毛蟲成災 疑與放飛十萬隻蝴蝶有關
    昨日帶6歲女兒爬山的王先生,一直讓女兒離路兩旁的樹遠點,以免招惹到毛毛蟲,「小孩子被咬到可不得了。」王先生說自己從農村出來,知道毛毛蟲的厲害,「被咬到要紅腫發癢好幾天。」在微博上,不少網友也在吐槽白雲山上那些數量驚人的毛毛蟲。有網友稱,由於擔心泛濫的毛毛蟲,公司甚至取消了原本安排的爬山活動。  質疑:大量毛毛蟲從何而來  「怎麼突然這麼多毛毛蟲呢?」
  • 上海動物園高工陳志兵:深山老林覓蝴蝶 廣闊郊野求真知
    不過,陳志兵仍養著蝴蝶幼蟲。他打開一隻鑽了小孔的密封塑料盒,小心翼翼捧出一條附著在葉片上一動不動的青蟲,輕輕撫摸背脊上的突起花紋,逗弄幾下觸角。「你看,它的身體圓鼓鼓,開始變得透明。再過幾天就要開始結蛹、化蝶,達到短暫生命中的巔峰時刻。」9月底上海動物園即將舉辦第二屆蝴蝶展,陳志兵到時就要向遊客展示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 帶著孩子看繪本——《飢餓的毛毛蟲》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今天「寶慶嬌點」給你們帶來一本有趣的繪本《飢餓的毛毛蟲》。 請你們帶著孩子一起看看這條飢餓的毛毛蟲是怎麼變成一隻美麗的花蝴蝶的。 也請你們帶著孩子一起用最簡單的方法畫一畫毛毛蟲吧!
  • 《好餓的毛毛蟲》共讀指南
    1 (1)在閱讀中學會數數,認識水果、掌握星期的概念;(2)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成長是個不斷蛻變的過程;(3)獨特的繪畫和設計:故意設計的窄幅畫面、誇張的水果造型、每個水果上毛毛蟲鑽出的小洞洞(每翻一頁就會發現毛毛蟲從水果裡爬出)、吃得太多被撐得苦著臉趴在地上的毛毛蟲、極具視覺衝擊力色彩斑斕幾乎佔滿整個畫幅的大蝴蝶……
  • 為什麼毛毛蟲要通過繭變成蝴蝶?
    我首先要對"毛毛蟲""繭"的定義做闡明,另將蛾與蝴蝶的區分也做些介紹。琉璃蛺蝶的幼蟲漢語詞典對"毛毛蟲"以"毛蟲"解釋,而"毛蟲"為"某些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每環節的疣狀突起上叢生著毛。也叫毛毛蟲。"儘管詞典中的解釋有體表"叢生著毛",但事實上我們把在植物葉子上、果實中會蠕動或爬行的蟲子都喊做毛毛蟲,也不管它是無毛的"肉蟲"還是有毛的蟲子,我相信同學你也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