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臘八節,又喝臘八粥,這是我們傳統的習俗。喝了臘八粥,一年都豐收。
從我記事起,就聽母親嘮叨,「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每年的臘月初八,是我們北方最冷的時候,數九寒冬下大雪,冰封三尺,哈氣成霜。也就在初七初八這兩天,母親會做臘八粥,她說,喝了臘八粥,身體暖呼呼,再冷的天我們都不怕冷了。
母親把準備好的糯米,大黃米,小黃米,紅小豆,玉米,花生,紅棗,芝麻八種食材,提前用水清洗乾淨,用水泡好,臘八早晨熬煮成粥飯。一大鍋黏糊糊熱騰騰香噴噴的粥熬好了,加上白糖,每人喝上一兩碗,那真是一個香甜可口。
童年的我,會奇思妙想的問母親,為什麼古人不把每天都定為節日,那樣我們就可以天天換著樣吃好吃的啦。
想想那時候生活貧窮而簡單,想改善生活也只有在過節的時候,哪怕是喝一碗臘八粥,也是最美好的嚮往。
那時候的我,從臘八那天開始,就真的會掰著手指頭數著日子盼過年了。
如今,隨著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的紅利,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富有,我們已經可以在任何時想吃臘八粥都能吃到了,而且食材也越來越多,烹製方法也千奇百怪,所以對這種傳統節日期盼也越來越淡了。天天都是在過節,估計這是我們祖先們想都沒有想到的。
又是一年臘八節,煮一鍋愛的粥,把我最美好的祝福送給你:
好運時時陪著你,吉祥刻刻伴隨你,快樂分分擁抱你,幸福秒秒親吻你,財富天天追隨你,健康年年屬於你。
願你:三冬不寒,一生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