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中此人與郭靖同樣的內功,但他卻花費了郭靖雙倍的時間,武功卻很廢。金庸小說中的武俠描寫有許多缺陷。例如,主角練習高深的武術卻很容易。然而,配角不管怎樣努力都是沒用的。就像「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一樣,練習上乘武術都很容易。在年輕的時候,他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高手。其他老一輩卻越來越差,如全真七子,這真的是很難理解。
如果我們想用後來的楊過比較,我們還可以接受。儘管楊過比全真七教小了兩輪,但他們的武功技能各不相同。七教練的全真教內功,而楊過則練習古墓派的內功。本質上是不同的,所以最終的進步狀態是不同的,這是可以理解的。
「神鵰俠侶」對此有一個解釋,這是寒玉床內功加速功能的作用。書中說寒玉床的功能是讓睡在床上的人在睡眠時秘密鍛鍊內力,以抵禦寒冷。在這種情況下,白天練習,晚上練習。內功的進度自然是其他人的兩倍。用這個理由來解釋說,楊過的內功超過了全真七子似乎是合理的。
但是當你仔細想想其實是行不通的,全真七子修煉的全真教內功有獨特之處,開始時速度慢,在晚些時候速度更快,時間越長,效果越強。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庸解釋了這一點,並出現在郭靖與歐陽克的比較中。這本書說,歐陽克年輕時武術非常的強大,內功很強。這是因為白駱駝山的內功就很強大,後來卻進展的很緩慢。在書中,尹志平和郭靖的全真教內功則是相反的解釋。雖然現在他們並不強大,但他們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可以超越白駱駝山的內功了,對於這個解釋,我不接受。
全真七子在小說「神鵰俠侶」中楊過成年時,都已經快七十歲了,練了近50年的內功,怎麼說也都可以進入絕頂高手了吧,現在看來可以說全真教內功根本沒有用處。他們一直在練習近50年了,楊過非常年輕,就算加上寒玉床的功效,其進展速度怎麼能與全真七子相比呢,畢竟楊過才練了幾年呢。
現在說說郭靖,書中的解釋是,郭靖有恆心和毅力,其實這是無稽之談。學一門絕世武功僅要三天嗎,這也被稱為毅力嗎?誰練功不都是一練幾十年,還不一定有成就呢,經過三天的練習就能學會絕世武功,居然還說有毅力。
總之,關於武術,作者想要誰變得強大,誰就將變得強大。想讓誰不行,他就算練一輩子也是個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