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為產婦接診。
在全國上下共同抵禦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防止疫情擴散的最佳辦法就是居家防護,阻斷病毒傳播。但一些特殊人群卻不得不去醫院,比如正處於孕期的女性。昨日,晨報記者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採訪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省婦幼保健院全體醫護人員自願取消休假,投身於工作中,為廣大孕產婦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迎接一個個新生命的到來。
現場
醫院門口設紅外測溫儀 排隊保持安全距離
2月23日上午,晨報記者穿戴好防護裝備後走進了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看到醫院門口設置了紅外測溫儀等設備,並有專人值守。記者在產科看到,10餘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正排著隊等待就診。為了防止人員聚集,大廳預檢分診處的分診員引導大家排隊時要保持前後2米以上的安全距離,現場秩序井然。
走進門診室,產科副主任周小飛正在給一位孕婦做產檢。「不要緊張,放鬆,胎心比較穩定,放心……」周小飛說,該孕婦預產期是2020年3月29日,產檢一般隔2周一次,但對方已隔了5周才來做產檢。接診完這位孕婦,已是中午12點,但周小飛還不能下班吃飯,因為門診室外還有6名孕婦在排隊。
防控
實行24小時預檢分診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
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但是孕產保健和患者的診療活動不能耽誤。那如何確保醫院孕產婦和醫護人員的安全呢?記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間,省婦幼保健院實行24小時預檢分診制度,不僅設立預檢分診處,還對所有入院人員(含本院員工)進行體溫監測和佩戴口罩檢查。如發現發熱、發燒的人員,將立即對其進行排查,從源頭上保護到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避免交叉感染。「無論是在門診還是病房,我們都加強了疫情防控,比如,我們開設了預檢分診,對每一名到產科的人都要進行排查問詢,確認無誤後才允許其進入。我們還有專門的孕產婦通道,對孕產婦實施『一醫一戶一診室』工作模式,將她們做檢查的區域集中,避免她們因做檢查多跑路,降低她們的感染風險。」周小飛說道。
此外,省婦幼保健院還發揮網際網路 醫療的信息化建設優勢,全面推出精準預約掛號和預約診療,提供可攜式遠程胎心監護服務,推進省、市、縣三級遠程會診平臺建設,組織百名專家微信在線諮詢義診服務,開通24小時心理諮詢熱線,利用微信和抖音平臺推送系列孕產保健和兒童保健科普短視頻,解決群眾健康需求。
堅守
醫護人員放棄休假 為孕產婦築起安全屏障
記者了解到,春節前,省婦幼保健院黨委發出抗疫志願者招募令,全院400餘名黨員、團員和幹部職工積極報名,放棄春節休假,每日值守在醫院大門、住院部及病區入口排查點,嚴把三道關口,對來院人員進行嚴密排查,嚴格陪護管理,為廣大孕產婦和患者築起安全屏障。
今年32歲的龔婧是一名助產士,記者來到產房休息室時,她正獨自一人吃著自帶的飯菜。「這些菜都是我昨晚在家做的,現在醫院廚房沒開,我們都是自帶飯菜或吃泡麵。」此時,她的同事江玉從產房裡出來,「剛下臺,又接生了個男寶寶,母子平安。」她告訴記者,「生孩子是沒法挑時間的,再加上又遇到疫情,工作強度自然就更大了,但為了孕產婦和孩子們,壓力再大也得挺住。」今年是江玉在產房一線工作的第10個年頭,從大年三十開始,她的工作就沒有停下。
記者從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獲悉,1月24日至2月23日,31天內,醫院接生了1692個寶寶,其中自然分娩866人次,剖宮產826人次,平均每天有55個新生命呱呱墜地。此外,1月24日至2月23日,醫院門急診量為25067人次,其中產科門診6993人次。
故事
產婦誕下三胞胎後因發熱被隔離 護士自掏腰包為其送餐
隨後,記者通過層層「關卡」,來到了產科的重症監護室,住在這裡的都是病情需要嚴密監護的患者。今年2月10日,懷了三胞胎的朱女士從撫州來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當時孕婦身體狀況不佳,患有妊娠高血壓,為避免大出血的危險,院方決定為產婦實施剖腹產分娩手術。手術非常順利,三個可愛的寶寶出生後被送進了新生兒科的保溫箱。
新添三丁本是件大喜事。但朱女士因有發熱症狀——胸片顯示有小斑片,肺炎情況嚴重,住進了MICU(重症監護室)病房。面對該發熱病例,院方按規定對新生兒、產婦及家屬進行了隔離觀察。治療到第五天時,產婦身體情況趨於穩定,體溫恢復正常,肺部陰影也消失了,核酸檢測顯示陰性。
「感謝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們,她們從1月24日(除夕夜當天)到現在就沒有休息日,防護服一穿就是近10個小時,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真的太辛苦了。」朱女士說。
重症監護室的護士蔣紅蓮從事護理工作5年,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和同事黃小露輪流倒班,集中照料朱女士。「防護服的密閉性比較強,我每次脫下防護服就像蒸了一次桑拿。「蔣紅蓮說,特殊時期,由於產婦朱女士的丈夫被隔離,暫時又無其他親屬來院,朱女士的三餐就成了問題。看到這種情況,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黃小露和新生兒科的護士長章滿花自掏腰包,每日為朱女士和他的丈夫送三餐。
2月18日上午,朱女士的丈夫張先生將一封手寫感謝信交到了章滿花的手中,並靦腆地說,「護士長,我們要回家了,我這人嘴笨不會說話,這封感謝信就是感謝你們這些天給我們的關懷和幫助……」看著他一筆一划書寫的信件,字裡行間滿是真誠和感謝,醫護人員倍感欣慰。
遠程胎監及時預警 緊急剖腹產後母子平安
「幸虧醫院有遠程胎監,不然孩子在肚子裡有危險我們都不知道,如果當時來醫院不及時,後果真是不敢想像。」2月9日上午,懷孕34周6天的熊女士在老公陪同下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進行產檢。出于謹慎考慮,醫生建議她加強胎心監護,但由於特殊時期,頻繁前往醫院做胎心監護會增加感染風險,門診醫生黃豔建議她租賃遠程胎監設備,居家監測胎兒狀況。
聽取醫生建議的熊女士將胎監設備帶回家,並於當晚開始做胎心監護,通過簡單的操作後即收到一份專業的胎監報告,監測數據顯示:胎心率高達200次/分。正常胎心率為110至160次/分,而熊女士胎心率達到200次/分,代表胎兒在宮內可能嚴重缺氧。隨後,熊女士接到了來自遠程胎監醫生的緊急電話。「您的胎心監護異常,請趕緊去醫院,孩子有危險!」一通電話瞬間讓熊女士的心揪了起來,她和老公立即趕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掛了夜間急診。
急診醫生初步診斷後安排了B超檢查,並給熊女士進行吸氧、實時監測胎心,但胎心率仍然保持在200次/分上下。醫生將熊女士轉到產科,安排緊急剖腹產手術,最終母子平安,一家人喜極而泣。熊女士的丈夫還連夜給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並訂製了一幅錦旗,親自將這兩份「心意」送到了醫院。感謝信中寫道「每每回想起這件事情,我們都後怕不已,多虧了黃醫生的建議,以及對遠程胎監醫生的及時預警,讓母子平安。」
【來源:江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