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頭條】香港佛教大雄中學到內地開展中國水利工程研學之旅

2021-02-18 內地遊學聯盟

近日,香港佛教大雄中學師生在愛學遊和成都中青旅的合作下進行了二千多年的穿越,由都江堰到三峽大壩認識中國水利工程的演變,結合了歷史國情、STEM教育、體驗課程和研發學習等環節,讓我們跟隨香港學生的腳步和眼睛一起開展這次奇妙的研學之旅:

只因一座古堰,洪水猛獸失去乖張脾性

只因一個工程,多災蜀地變成天府之國

四六分水,依天時而平潦旱

二八分沙,順地利而潤錦官

從香港到成都,來自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的同學們飛躍千裡,行走在世界的大課堂中,在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都江堰開啟研學之旅。

研學旅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只遊不學,而是一場旅遊與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小智行者研學導師侯老師和吳老師給孩子們分發精心設計的都江堰研學任務單和研學手冊,讓同學們的都江堰研學之旅順利進行。

鏽跡臥鐵深淘灘,榪槎竹籠把水攔。

歲修沙石分開去,留得天府在四川。

心念百姓,敢於挑戰創造奇蹟;堅持不懈,千載接力成就偉業。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的同學們在堰功道走進歷代治水功臣,了解其對於千年古堰的點滴貢獻。

良蔭乘風,心系植樹之人;

飲水思源,不忘掘井前輩。

翻江倒海來勢兇,飛沙百丈臥霽虹。

八年愚斧開寶瓶,始引清流潤年豐。

同學們登臨伏龍觀,瞻仰千年李冰石像。在小智行者研學導師侯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細品沙盤,深入了解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對於成都生活的巨大意義。

一劍穿岷江,滔天碧水揚。

千年還獨立,自有智慧藏。

一座索橋,連接著岷江兩岸人民的生活,記載著何公何母無私奉獻的歷史故事,小智行者吳老師講解著安瀾索橋的建造歷史。生活和學習也並不總是那麼一帆風順,同學們要勇敢地跨過高山,笑對人生的波瀾。

走在二王廟,佛教大雄同學們沉醉在「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真言中。「遇彎截流,逢正抽心「體現著中國古人對於流體力學的深刻理解。治水三字經是李冰的治水智慧,更體現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

六根擎天柱,四條鎖江繩。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的同學們在小智行者研學導師的指導下製作治水法寶榪槎(mà chá),揭開李冰攔水的核心機密。

千年放水節,承載著蜀人五穀豐登的美好行願;小小三角架,蘊含著百年傳承的優秀非物質遺產文化。

暴雨攔不住同學們做榪槎的熱情,小智行者研學導師侯老師在雨中對同學們做的榪槎手工一一做了點評。

因為懂得感恩,所以同學們成長路上心胸寬廣;因為懂得理解,所以同學們在成長的路上海闊天空;更因為懂得奉獻,同學們在成長路上心懷祖國。

香港佛教大雄中學同學們,願你們「深淘灘「,修身養性,海納百川;願你們「低作堰「,不急名利,心淨天地寬。

都江堰是古代人智慧結晶,讓洶湧的洪水變為娟娟細流,而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則是現代科技的偉大奇蹟,讓母親河長江的胸懷變的更為寬廣、美麗!

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的師生們從天府之國「成都」乘坐「和諧號」動車來到美麗的水電之都——宜昌~

第一站:宜昌規劃館

世界水電之都——宜昌,此稱號絕不是浪得虛名,城市優良的地理位置,齊聚全世界及全中國最大兩座水電工程,城市也因此飛速發展,無論是經濟、文化、工業、農業、旅遊業等在未來的規劃中宜昌必將成為長江流域又一座大城。

這座城市規劃館照明採用光導管技術,將自然光引入進來;指示牌由廢棄的秸稈製作,手感溫和;花壇用廢舊的木屑壓制而成;建築外立面裝修使用可回收鋁材。最大程度的節約能源,體現宜昌這座城市的發展理念——自然與社會同發展。

世紀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炎炎夏日,師生們在烈日下仍舊對工程抱有極大的興趣,罈子嶺、185平臺、截流紀念園、展覽館處處留下他們的身影,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工程的布置結構。

用過中餐,同學們開始深入的課件學習,由專門的三峽工程專家為他們介紹三峽工程的歷史發展及防洪效益,結合學校的STEM教學。

認真聆聽專家的講課,了解何為水電工程、何為現代工程防洪,更重要是學習為社會奉獻的精神,認識青年人對國家責任心。

追溯湖北歷史——荊州歷史博物館

探訪武漢高等學府——武漢大學

頂尖的學府蘊藏了豐富的知識,鼓勵香港學生未來可以回內地升學。

長江沿岸三大名樓之——黃鶴樓

香港佛教大雄中學師生穿越千年的中國水利工程的研學之旅圓滿結束,同學們都興致高昂,一次研學在人生的閱歷中又畫上了漂亮的一筆,也為中國研學旅遊開創了一次創新的行程,將會吸引更多的香港學生透過遊學認識國家,我們期待下次的遊學!

相關焦點

  • 香港佛教大雄中學領導來訪我校
    11月15日,香港佛教大雄中學領導來訪我校,這是我校與香港佛教大雄中學於10月結為姊妹學校後第一次走進校園的雙邊交流活動,來訪的領導有香港佛教大雄中學何婉瑩校長、招康明副校長、戴麒忠副校長、中文科科主任林俊華、公民教育組主任吳兆華。
  • 寧波入選內地遊學推薦線路 文化遊成寧波遊學「標配」
    「寧波豐富的遊學資源,讓我大開眼界。」這幾天,在寧波體驗各類遊學資源的澳門聖保祿學校校長陳信望,一談起寧波就豎起大拇指。同行的澳門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也對寧波讚不絕口:「我這兩天去了天一閣、月湖等景區,對『書香寧波』的印象特別深刻,還有院士文化、寧波幫文化、大運河文化、海絲古港文化、抗倭文化等。
  • 我校與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結為姊妹學校
    10月31日,東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學多功能報告廳,我校總校長王建濤、香港佛教大雄中學校長何婉瑩分別在《粵港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教育交流合作意願書
  • 香港官立中學聯校代表團赴我校交流遊學
    本站訊(通訊員 許晶 原博)近日,香港官立中學聯校代表團師生一行33人赴我校遊學交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深度體驗。  香港官立中學聯校代表團訪問內地高校,旨在更好的聯結內地和香港青年學子,通過香港中學生在內地高校校園參加教學活動及深度文化生活體驗,促進其了解內地招收香港學生政策,增進對內地高校校園生活、地區經濟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本次來訪團隊由香港金文泰中學副校長邵錦嫦率團,內有香港金文泰中學、英皇書院、沙田官立中學、新界鄉議局大埔區中學、南屯門官立中學、將軍澳官立中學六所中學的學生。
  • 我對香港教育的觀察及認識——兼香港遊學總結(2019.07)
    拜訪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和學校老師合影本文的撰寫,主要基於此次遊學之旅,其中包括,我對香港的兩所小學(基督教青年會小學、佛教正覺蓮社學校),兩所中學(基督教青年會中學、田家炳中學),及其他社會機構香港教育一個最鮮明的特色是中西合璧。香港教育主要是沿用歐洲的教育模式,採用較為寬鬆、自由的教學方法,尊重個性,這與內地應試教育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香港教育局較少組織統一考試。小學階段到了小五和小六,中學階段到了中六,才會面臨決定升學情況的考試(香港沒有中考,學生都是從中一直接讀到中六)。同時,學校招生也並不單看考試成績,還會考慮學生的課外活動、面試表現等。
  • 從「遊學」到「研學」
    為了這個「天地間」,他們紛紛走出家門,開始了艱苦而又充盈的「遊學」。我國古代很早就出現「遊學」二字。《史記·春申君列傳》稱:「遊學博聞,蓋謂其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北史·樊深傳》中也有「遊學於汾晉間,習天文及算曆之術」的記載。在中國古代,很多名人都有「遊學」經歷,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即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 百餘名港澳青少年入晉遊學體驗「山西時間」
    劉小紅 攝中新網太原8月1日電 題:百餘名港澳青少年入晉遊學體驗「山西時間」作者劉小紅來自澳門利瑪竇中學的學生楊千慧,伴隨著2018港澳青少年山西長城遊學推廣活動暨內地遊學聯盟大會的舉辦第一次來到山西。在這裡,她度過了自己難忘的15歲生日。
  • 濟寧曲阜研學產品獲得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產品」稱號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8日訊10月27日,在浙江寧波舉辦的2020港澳青少年遊學推廣活動暨內地遊學聯盟大會上,曲阜市報送的《去聖地,尋找中國人的精神密碼》成功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產品」,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研學產品。
  • 開啟新加坡遊學之旅
    開啟新加坡遊學之旅 2018-04-0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明敏 4月1日,由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攜手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旅遊局開展的「夢想旅行團——新加坡遊學」公益項目發布會在北京和上海舉行。
  • 「大黃河」入境遊學體系產品創新推進會在河南洛陽召開
    會議邀請黃河文化專家孫英民,教育部特聘研究員薛保紅,香港嶺南大學校長劉智鵬及港澳與內地入境遊學業務專家等7人,就入境遊學體系建設等工作進行專題培訓。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田太平出席會議並發表致辭。  「大黃河」入境遊學體系建設提升工作是河南省以港澳學生內地遊學為基礎,面向入境遊學市場開展的一項提質增效工程。
  • 遊學如何讓港澳青年更懂中華
    內地遊學聯盟自4年前在河南鄭州成立以來,聯盟成員從最初的7個省份拓展到現在的21個省份。如今,內地遊學聯盟的中原重聚成為聯盟發展新的起點。為了推動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從7月下旬開始,遊學聯盟在河南洛陽舉辦了2019港澳青少年遊學推廣活動。
  • ...話成長,與祖國共奮進——內地青聯委員與香港青少年開展交流活動
    「今天我才了解到,原來國旗的紅色,是象徵著革命前輩的鮮血,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護國旗,香港市民也不例外,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我們都應該同樣的守護它們。」香港升旗隊總會成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的中五學生餘嘉嘉說,「和國旗護衛隊的戰士們交流,感覺他們特別的厲害,有一種昂首挺胸、向上挺拔的精神。我也想要成為一名女軍人,要以他們為榜樣、目標去奮鬥。」
  • 從「遊學」到「紮營」 世紀明德深耕千億研學市場
    新東方、攜程、驢媽媽等教育界、旅遊界的實力公司都關注到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開啟親子遊學、研學業務。新三板市場聚集了一批專業遊學機構,如世紀明德、美之旅、樂旅股份、知鴻股份、決勝網、讀行學堂等。世紀明德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並正在努力探索從「遊學」到「紮營」的市場轉型。  用「旅遊」解決教育困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是中國古代典籍四書之一——《大學》的開篇之語。世紀明德於2006年創立之時,公司名稱即取自於此。  世紀明德北京總部位於清華科技園,其創業團隊有著濃鬱的「清華工科男」基因。
  • 跟著孔子去遊學
    、塑造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在高校、中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加大研學旅遊品牌宣傳,讓濟寧旅遊在不斷完善中引領著研學旅遊的新風尚。近年來,濟寧市相繼啟動實施了研學遊「十百千」工程,策劃了國學經典研學遊、文化經典體驗遊等系列活動,曲阜成功入選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區被命名為「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儒學經典遊學之旅」躋身內地遊學聯盟十大遊學精品線路,研學遊呈現方興未艾的發展態勢。
  • 濟寧研學產品入選2020年「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產品」
    □記者 孟一 通訊員 高震 報導本報濟寧訊 10月27日,在浙江寧波舉辦的2020港澳青少年遊學推廣活動暨內地遊學聯盟大會上,濟寧市報送的《去聖地,尋找中國人的精神密碼
  • 更多機構參與「研學市場」分羹:海外遊學低齡化,幼兒園加入
    根據調查,學生出國同樣受到政策引導影響,受今年年初「中澳旅遊年」舉辦、直飛航班增加等影響,今年暑期中國赴澳大利亞遊學人次大大提升。遊學天數的選擇,決定了出行時間的安排,由於暑假時間更充裕,因此在七八月進行遊學的佔到總人次的70%,主要前往英美等國家;其次是在寒假,1月份遊學出遊人次佔比為30%,大部分偏愛選擇氣候適宜的南半球,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首要選擇。
  • 遊學知:海洋研學之旅,收穫海洋知識
    遊學知推出海洋研學的目的就是增加青少年的生態教育啟蒙、生態文化培育與生態意識形成,為海洋的未來、人類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因此開展海洋研學,首先要從頂層上構建和建設科學體系,主要包括研學定位與理念、研學(人才、平臺)資源整合、研學產品系列(教材、文學作品,等)和工作機制四大方面。
  • 【誠信建設萬裡行】「遊學」如何進階為「研學」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乘此東風,不少旅行社、培訓機構都在暑期推出了遊學夏令營,其中主打傳統文化的遊學格外受歡迎。改名容易符實難,脫胎於文化旅遊的「遊學夏令營」如何進階為「研學旅行」呢?
  • 由遊玩到遊學再到遊悟,曲阜打造高品質研學遊線路
    近年來,我市又起草《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基本標準》,孔子的「為人之道」、孟子的「民貴之道」、魯班的「精工之道」、水滸的「大義之道」等成為十大國學之道研學旅行產品品牌。與此同時,曲阜市成功創建國家人文旅遊示範基地、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區獲「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儒學經典遊學之旅」躋身內地遊學聯盟十大遊學精品線路。
  • 港澳內地遊學團齊聚浙江寧波「遊學交流」
    國務院港澳辦、共青團中央、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香港特區政府駐滬、浙聯絡機構、香港旅遊發展局、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和嘉賓,河南、浙江、山西、安徽等24個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教育部門代表及各地旅行商、遊學基地代表,澳門遊學組織機構及校長代表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