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許多中小學都已迎來了「史上最長」暑假。在放鬆休息之餘,很多家長也惦記著讓孩子學點什麼新本領。 近些年來,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中國掀起了一股學習「小語種」的熱潮,不僅相關外語院校小語種錄取分數持續走高,就連許多北京的初高中甚至小學也開設了「第二外語」課程。有教育專家指出,「第二外語」有利於開發孩子的語言潛能,然而一些家長卻擔憂過早地學習「第二外語」會影響孩子英語課程的學習,那麼——
八成學生喜歡學 日語法語受追捧在北京,已經有多所初高中甚至小學開設了「第二外語」課程,如北京十三中、月壇小學等等。課程開設之初,曾經有許多人質疑這是學校在變相給學生增加負擔,而如今,學校是否開設「第二外語」課程已經成為衡量其教學水平高低的一部分,學生們的滿意度也直接決定著該門課程能否繼續開設。筆者在幾所開設了「第二外語」課程的小學門口隨機採訪了二十幾名學生,有八成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喜歡所學的「二外」。
「Bonjour」(你好),來自北京某市重點中學的劉暢同學用標準的法語向筆者打著招呼,「小的時候我就很喜歡法語,現在學校開了法語課,我終於真正接觸到這門語言了,很興奮。雖然每周課時有限,但我還是很享受每節法語課。」她還告訴筆者,全班同學也都很喜歡上法語課,同學們在課上爭相模仿老師的發音,不僅每節「二外」課課堂氣氛極為活躍,而且同學們還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了課堂外,每天的打招呼、日常用語中都用上了「二外」。
在被問及最喜愛的「第二外語」時,包括小劉在內的二十幾名同學幾乎給出的答案都只有兩個:日語和法語。北京十三中開設「第二外語」已經有七年的時間,其中每年選修學生最多的語種就要數日語了。北京十三中高一年級組組長秦老師認為,日語之所以受學生歡迎是因為日語和中文有相似之處,比較容易學習,而且不容易和英語混淆。而法語受到熱捧則因為它是國際通行的語言之一,並且有更廣泛的使用範圍。
學習感受 「二外」用途廣泛 接受過程較為困難現在許多跨國公司招聘時都會優先考慮掌握「第二外語」的應聘者,許多初高中也把「第二外語」列入了特長名單,在升學時掌握「第二外語」的考生可以獲得相應的加分。於是,很多家長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在初高中甚至小學期間就給孩子報了「小語種」學習班,希望孩子能在升學或以後的求職中比別人更勝一籌。
張先生現供職於某知名外資企業人力資源部,他在女兒躍躍四年級時就給她報了法語初級班,每周六上課,已經堅持一年多的時間。張先生告訴筆者,由於他的工作就是為公司面試選拔人才,所以他很明白這些世界級的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類型。談到讓女兒學習法語的原因,張先生說,現在英語太普及了,大學生求職者很多都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而且口語也都很好,所以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比別人學得更多,掌握一門「第二外語」變得越來越重要,法語應用面比較廣,所以就給她報了名。
而張先生的女兒躍躍告訴筆者,雖然她知道爸爸說得有道理,但法語學起來真的挺難的,「剛開始完全聽不懂,大概過了一個月我才開始明白了一點老師所講的內容,現在我們開始學習更複雜的單詞和語法了,所以課程又變難了。而且我現在總是把法語和英語弄混,有時英語考試我會不經意地把單詞拼成法語詞。」躍躍有些無奈地說。
現在,有很多像張先生一樣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而給他們報了「小語種」課程。但正如躍躍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第二外語」對於從小學習英語並且還未熟練掌握的學生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在教學大綱中,外語專業的大二本科生才能選修「第二外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專業的小任同學在大二選修了西班牙語,如今學習西語已經一年時間的她,回憶起那段剛接觸西語的日子,仍記憶猶新。「西語真的挺難學的,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和英語很容易混淆,而且時態變位也有很多種,特別難記。」由此可見,大學生學習「第二外語」都有一定的困難,更何況是中小學生呢?
雖然「第二外語」對中小學生有種種好處,但學生在選擇學習時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並且對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心理準備,否則很可能半途而廢。
專家觀點 培養興趣開發潛能 中小學生適合學「二外」雖然中小學生學習「第二外語」有一定的困難,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學不好這門語言。
現在某知名語言培訓機構任教的廖老師,從小在美國長大,也曾在美國高中任教,精通中、英、法、西四國語言。他告訴筆者,法語和西語都是他在初中和高中「第二外語」課堂上所接觸到的。「在美國的中學裡,學生必須選修"第二外語"甚至"第三外語"課程,但課時並不多,內容也都是該國文化概況,日常用語等簡單易學、輕鬆有趣的內容,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開發他們的語言潛能。如果喜歡這門語言,可以到大學時繼續選修,如果興趣濃厚可以到校外培訓機構深入學習,所以很多大學生甚至高中生都掌握幾門外語。」
有著多年初高中「第二外語」課程教學經驗的王老師,精通俄語和日語。她認為,幼年至青年時期孩子對語言的模仿力、感悟力、記憶力都是最強的,所以在這一階段孩子完全有可能同時學會幾門外語。但「小語種」教學要注意內容和方法,在她的課堂上,她不會像英語老師一樣系統地一板一眼地講解語法,而會多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該國的地理概況、民俗文化等等。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在北京十三中的義大利語課上,外教會教同學們一些日常用語並且熱情洋溢地介紹義大利的風土人情,課堂氣氛非常熱烈,該課程的中方指導老師告訴筆者,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並且讓他們開闊眼界。雖然設有期末考試,但考試內容非常簡單,學校並不會給學生和授課老師壓力。
廖老師說,語言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精華,只有在了解該國文化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學習這門語言,而現在初高中所開設的「第二外語」課程正是起到了培養學生興趣、開發學生語言潛能與傳播該國文化的作用。所以,一堂妙趣橫生的「第二外語」課,是非常適合充滿青春活力並且擁有極強領悟能力的中小學生的。
(責任編輯: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