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美團、電通等電商行業營銷模型匯總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營銷對於電商行業來說,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略創新對於營銷的重要性以及不斷的學習對於營銷轉化的影響。本文作者對阿里、京東、美團、電通等電商行業的營銷模型進行了匯總,看看這些大廠是如何做好營銷的。

過去的2、3年是自己做產品經理比較有意思的一段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一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除了做功能外會更多的去接觸業務本身,從業務的初始和角度來做產品,我們對應的思考模型會不一樣。

前段時間把霍普金斯的《科學的廣告》又看了一遍,霍普金斯是誰?

即使沒有學過廣告的同學也可能對「奧美廣告」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然後稍微熟悉一點的可能知道「現代廣告之父」是奧美廣告的創始人——大衛·奧格威;然後,大衛·奧格威的師傅就是「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第一次把廣告這個職業從一個野生的狀態拉向了正規軍,這也是《科學的廣告》寫作的初衷。做運營或者營銷相關的同學可能對「新品試用」、」優惠券」已經再熟悉不過了,而根據資料記載,這些也都算是霍普金斯的發明。

工作時間久了,不管是做產品經理也好,做其他行業也罷,我們會經常談到套路,其實「套路」就是對所做工作的一種高度概括而已,有些書上已經有人幫著總結了,有些「功夫在詩外」的東西其實需要自己去「悟道」。

《科學的廣告》雖然是講廣告行業和廣告策略的,但是裡面許多的營銷思路現在讀來仍然是不過時的,按照霍普金斯的從業年代41歲從業算起,大概這些理論的總結應該成型於1920年代,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00年過去了,仍然振聾發聵。

同樣,在整個營銷界和營銷史上,「營銷模型」也是大家提及和使用比較多的工具,但是這個看似玄而又玄、虛而又虛的東西就跟霍普金斯的科學廣告理念一樣,雖然歷經時代的滲透和幻化,但其本質的東西其實也未曾改變。

一、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AIDMA法則

AIDMA法則是在1898年由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最先提出,AIDMA法則的含義為:A(Attention)引起注意、I (Interest)產生興趣、D(Desire)培養欲望、M(Memory)形成記憶、A(Action)促成行動。

所謂AIDMA法則,是指在消費者從看到廣告,到發生購物行為之間,動態式地引導其心理過程,並將其順序模式化的一種法則。

其過程是首先消費者,注意到(attention)該廣告,其次感到興趣(in-terest)而閱讀下去,再者產生想買來試一試的欲望(desire),然後記住 (memory)該廣告的內容最後產生購買行為(action)。

二、日本電通:AISAS模式

AISAS模式是由電通公司針對網際網路與無線應用時代消費者生活形態的變化,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

營銷方式從傳統的AIDMA營銷法則(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興趣、Desire 欲望、Memory 記憶、Action 行動),逐漸向含有網絡特質的AISAS(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興趣、Search 搜索、Action 行動、Share 分享)模式的轉變。

在全新的營銷法則中,兩個具備網絡特質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現,指出了網際網路時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戶進行單向的理念灌輸,充分體現了網際網路對於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與改變。

ISMAS模式,由北京大學劉德寰教授提出,根據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生活形態的改變(尤其是用戶主動性的增強),針對傳統的理論模型提出的改進模型,即:Interest(興趣)、Search(搜索)、mouth(口碑)、Action(行動)和Share(分享)。

三、社交媒體時代消費者行為模式:SIPS模式

2011年,日本電通公司提出的社交媒體時代消費者行為模式(Sympathize-Identify-Participate-Share&Spread,簡稱SIPS模式),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分為四個階段:共鳴(Sympathize)、認同(Identify)、參與(Participate)、共享(Share&Spread)。

該模型深刻剖析了新時代消費者行為的發展與變化,為企業提供了更適用於社交媒體營銷創意、消費者行為分析和傳播效果評估的框架。

四、美團:基於生活方式的全新營銷模型LIIS(Lifestyle-Identify-Interaction-Share)

美團的這個營銷模型有兩個很大的不同點,一是強調大數據,二是強調人與商家的交互。

但是邏輯比較好理解:通過線上線下的接觸,我們獲取到用戶的身份信息,反過來我們也就更好地可以將與用戶匹配度高的內容推薦給消費者,而在整個過程中的任何節點都可以實現用戶的「分享」,從而保持整個流程的循環往復。

五、阿里:AIPL+FAST+GROW

AIPL:把品牌人群細分,將人群資產定量化,是品牌進行全域營銷最重要的一環,其中AIPL代表的意思為:

A(Awereness):品牌認知人群,主要有品牌廣告曝光,頁面瀏覽,品類詞搜索人群;I(Interest):品牌興趣人群,主要有品牌點擊廣告,瀏覽品牌主頁/店鋪主頁、參與品牌互動、瀏覽產品詳細頁、品牌詞搜索、訂閱/關注/入會、加購收藏人群;P(purchase):品牌購買人群;L(Loyalty):品牌忠誠人群,復購、評論、分享人群。1. FAST

FAST指標主要是有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消費者資產中的人群總量(F)、加深率(A),也就是消費者從認知,到興趣,再到購買,並成為忠誠用戶各個階段轉化率;超級用戶數(S)是指對品牌而言具有高淨值、高價值以及高傳播力消費者,如品牌會員以及超級用戶活躍度(T)。

這四個指標不僅評估消費者資產的數量(F和S),也包含消費者資產的質量(A和T)。FAST指標體系能夠更加準確的衡量品牌營銷運營效率,同時FAST也將品牌運營的視角從一時的GMV拉向了對品牌價值健康、持久的維護。

2. F(Fertility)

可運營人群數量-活躍消費者:該指標主要幫助品牌了解自身的可運營總量的情況。

首先利用GMV預測算法,預估品牌消費者總量缺口,然後基於缺口情況優化營銷預算投入,站內外多渠道種草拉新,為品牌進行消費者資產擴充,並指導品牌進行未來的貨品規劃和市場拓展,多方位拓展消費者。

3. A(Advancing)

人群轉化力-關係周加深率:多場景提高消費者活躍度,促進人群鏈路正向流轉,多渠道種草人群沉澱後,進一步篩選優質人群,通過鑽展渠道進行廣告觸達,品牌內沉澱人群細分,對消費者進行分層運營,差異化營銷,促進整體消費者的流轉與轉化。

4. S(Superiority)

高價值人群總量-會員總量:會員/粉絲人群對於品牌而言價值巨大,能夠為品牌大促提供驚人的爆發力,通過線上和線下聯動,聯合品牌營銷,以及藉助平臺的新零售等場景如天貓U先,淘寶彩蛋,智能母嬰室擴大品牌會員/粉絲量級,為後續的會員/粉絲運營打下基礎。

5. T(Thriving)

高價值人群活躍度-會員活躍率:藉助大促,提高會員/粉絲活躍度,激發會員/粉絲潛在價值,為品牌GMV目標完成提供助力,對會員/粉絲按照RFM指標進行分層運營,優化激活效率,千人千權觸達懲戒,公私域結合,賦能會員/粉絲運營。

GROW增長,應該是營銷人永恆的話題,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下的存量時代,增長變得愈發『難』。通常難在3個地方,找不到幫助品類增長的方向,缺乏明確的品牌增長抓手,品牌增長效率較低。

於是,作為如今定位為商業作業系統的阿里,就提出了適用於母嬰、食品、家清、美妝、醫藥保健和個護等幾大一級品來的大快消行業增長「儀錶盤」—–GROW模型,GROW中的4個單詞代表著影響品類增長的「決策因子」:

滲透力(Gain):指消費者購買更多類型品類/產品對品牌總增長機會的貢獻;復購力(Retain):指消費者更頻繁/重複購買產品對品牌總增長機會的貢獻;價格力(Boost):指消費者購買價格升級產品對品牌總增長機會的貢獻;延伸力(Widen):指品牌通過提供現有品類外其他關聯產品所貢獻的總增長機會。

其中:

母嬰行業的品類滲透力明顯高於其他因子;食品和家清的復購力機會突出;美妝和醫藥保健行業的價格力機會最大;個護行業各方面增長機會均勻,滲透力的機會略高;六、京東:營銷360體系之4A模型

4A模型:

認知(Awere):京東展位(聚效)、京東直投(dsp)、線下廣告、合約佔位;吸引(Appeal):京東展位(聚效)、京東直投(dsp)、線下廣告、合約佔位、京任務、京挑客;行動(Act):搜索品專、活動通、購物觸點廣告、京東快車、搜索店鋪;擁護(Advocate):購物車觸點廣告、裂變廣告、互動通;七、總結縱觀整個營銷模型的發展和變化,在新媒體出現之前之後的核心變化除了要促進用戶「交易」之外,「分享」是之後一以貫之的重點;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現實中又並非所有企業都重視品牌的定位和宣傳引導,這是最先接觸用戶的步驟;當然,隨著疫情以來的變化,對品牌的認知也可能是發生在傳播中的階段,這個順序的變化非常值得玩味和注意;大數據不只是說說而已,但是對於大數據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建設其實是有一段很漫長的道路要走的;「人」、「貨」、「場」各家的重視程度不一樣:阿里由於數據積累的強大基礎,因此對給予人的維度的營銷設計雖然看似更為繁雜,但一定也是最為有效;並且,阿里對於貨的層面也有一定的涉及;美團和京東其實重點更在「場」的維度,兩者美團更優;貨,似乎是大家不去刻意提及的,因為畢竟各家都是以平臺為定位,或者說以一個大渠道的角色來規劃,但是「貨」的討論卻反而是無法避免的;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廣告公司和電商平臺在營銷理論上雖然都在迭代,但是理論家跟實戰家的區別也立竿見影。#專欄作家#

FatBoy,微信公眾號:夜來妖,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做了幾年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天貓雙11放大營銷生態協同效應,電通安吉斯助力品牌新營銷
    天貓雙11放大營銷生態協同效應,電通安吉斯助力品牌新營銷 iwangshang / 阿里媽媽 / 2017-11-07 摘要:隨著天貓雙11從一個單日銷售的商業活動,到社會商業力量的整體巡禮
  • 2016金投賞電通數碼專場解密場景營銷
    與此同時,電通數碼為聯想品牌策劃的《聯想-京東超級品牌日》案例斬獲2016金投賞「電商運維服務」類金獎。  iSmart是電通數碼與銀聯智惠聯合開發的大數據戰略合作產品,銀聯智惠通過對消費數據進行深度清洗、挖掘,在去除個人隱私信息之後,形成消費行為相關的標籤,連結消費者的消費場景,電通數碼則運用電通獨創的AISAS消費者決策轉化模型去解讀和運用銀聯智惠標籤數據,在任何時間、地點、針對品牌有效鎖定目標消費者,與消費者進行全景連結。
  • 抖音快手美團拼多多的成長,為何會觸怒阿里?
    實際上這種說法對於稍微有點研究基礎的投資者和了解電商行業常識的人士來說,根本就是個笑話。因為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京東,都在招股書和年報中清楚地寫明,GMV是"以我們市場上已確認的產品和服務訂單的價值為準,無論買賣雙方如何或是否結算交易",也就是實際上阿里和京東的GMV數據也是把未支付的交易計算在內。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以美團、阿里、京東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搭建了完善的配送體系,截至 2019 年底,即時配送市場 呈三足鼎立局面,其中阿里系(餓了麼蜂鳥+盒馬+點我達)、美團系(美團外賣)、 京東系(達達快送+京東到家)分別覆蓋 2000+/2800+/2400+(其中京東到家覆 蓋 700+)縣區市,日均訂單量分別約達 2034 萬/2720 萬/1500 萬,完善的即時 配送網絡為生鮮到家服務提供了基礎。
  • 中國最強電商排名:阿里4.1萬億最值錢,京東排第三,第二很意外
    2019年,我國電商交易規模額達到了34.81萬億元,而隨著電商交易規模逐年擴大,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出現了多樣化局面,而不得不說,2019年我國電商行業還出現了不少「千裡馬」。7月10日消息,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和《全球五大上市電商》榜單。其中,阿里巴巴、美團點評、京東位列「中國10強電商」榜單前三,而在「全球五大上市電商」榜單中,有四家企業均來自中國。
  • 拼多多美團起鬨,騰訊為了搶救股價正面剛阿里
    很明顯小紅書是想從美妝個護海淘入手,擴展到全品類電商的導購業務中。而美團王興一直對綜合電商平臺市場野心不死,打倒阿里進入網際網路市場第一陣營是這位大哥的夙願。現在大眾點評來這麼一手,很明顯是想趁著短視頻產品的爆發期,借道短視頻內容打造新的電商導購平臺,甚至重新殺入綜合電商市場。看來美團沒有什麼真兄弟,拼多多、京東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對手。
  • 同城零售這事兒值得阿里、美團和京東們如此折騰麼?
    從增長的視角來看,阿里巴巴、京東所在的傳統電商市場和餓了麼、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增速都在下滑,但線下零售卻看似天地廣闊,2019年,國內網絡零售額僅佔社會品銷售總額的24.7%。從競爭的視角來看,同城零售有著另一重意義:美團和餓了麼核心的外賣業務是日頻,京東、天貓等B2C電商多以月頻為節奏。
  • 社區團購大戰在即:阿里在算,京東在轉,美團在看,多多在幹……
    大潤發三年過去了,那個讓阿里斥資兩百多億買下的大潤發,如今也蹚社區團購這趟渾水。2019年8月份,大潤發宣布以上線小程序的模式殺入社區團購。傳統零售行業,過去可能面對的主要是沃爾瑪、華潤之間同行業的競爭,而隨著新零售的崛起對這些傳統的線下大店分流嚴重。
  • 美團阿里京東「三分天下」已定?「跑腿」生意「狼煙」再起
    這是阿里自2018年4月全資收購餓了麼之後進一步與美團開啟的「貼身肉搏」。美團點評則對同城零售頻繁升級,今年以來股價屢創新高,在6月市值首次衝破萬億港元之後,券商仍在頻頻更新對其的目標價。  此外,點我達在3月被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正式收入麾下。3月以來,滴滴、哈囉等出行巨頭亦開始跨界攪局,上線「跑腿」業務。
  • 中國電商排名正式出爐:阿里第一、京東第三、最大黑馬誕生!
    日前,大家最熟悉的電商領域,也有了首次排名。據筆者了解,在7月1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電商企業,讓大家對於中國的電商企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簡單的說,就是中國電商排名正式出爐:阿里第一、京東第三、最大黑馬誕生!接下來,就一起跟隨筆者了解一下此次胡潤中國10強電商的具體情況。
  • 菜市場上線:阿里、美團等電商巨頭開設網絡平臺菜市場
    以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將菜市場搬到了網絡購物平臺上。足不出門,用戶就可以買到需要的食材。有網友表示:「很多時候懶得出門,我經常在線上買菜,免費送貨上門,還能預約時間,菜品新鮮,魚也是現宰的,送到我家還在動尾巴。」
  • 電商壹周 阿里首次打通會員體系 「88VIP」,騰訊怎麼看?
    導語:電商高管每周必讀,電商盤點。獨家深度解讀阿里、京東、亞馬遜重要戰略動作。掃描行業重點新聞,進行時,事件或數字,革行業窠臼,也歡迎你補充,一起熱議......2、抗衡美團?消息稱阿里將合併餓了麼 口碑3、達達-京東到家獲5億美元融資 為何能獲沃爾瑪京東增持?
  • App Growing:2018年雙十一廣告投放&Q3移動電商營銷分析
    1)  雙十一相關的廣告中,綜合電商強勢搶量,天貓電商平臺投放力度最大對上述的廣告所屬的行業進行分析,以天貓,京東,蘇寧為主的電商平臺投放過的品牌活動為廣告主力軍。此外,數碼家電,護膚美容,服飾鞋包,汽車汽配行業為廣告投放數最多的品類,對應的品牌「美的」,「絲芙蘭」,「Nike」,「福特」在投放時均有較搶眼的表現。
  • 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阿里、騰訊、美團等6...
    當天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均有參加。「宅經濟」催生社區團購模式,國信證券分析師預計社區團購市場規模2020年890億元,同比增長78%,2021年有望達到1210億元。「九不得」約束社區團購大戰此前積極布局社區團購業務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如今被政府監管部門要求嚴格規範經營行為。
  • 暴漲200%,阿里、美團、京東盯上了同一個新風口
    「阿里、美團、京東盯上了同一個新風口。」有資深醫美業從業者透露,線下醫美診所平均獲客成本為6000元/人,而以往醫療美容機構有40%甚至更高的營銷費用給到渠道。以藝星醫美為例,2017年藝星的活躍用戶13.65萬人(在相關財政年度接受至少一次治療),當年銷售費用3.06億,平均單個用戶成本2241元。
  • 中國10強電商名單:阿里最值錢 美團、京東進前三(附榜單)
    中國10強電商名單:阿里最值錢 美團、京東進前三(附榜單)】7月1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電商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阿里巴巴以4.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電商。  美團點評最近五個月增長80%,
  • 社區團購戰火重燃,阿里、美團、拼多多哪家強?誰又會笑到最後
    今年一場疫情之後,原本沉寂下去的社區團購賽道,如今戰火復燃越燒越烈,阿里、滴滴、美團、京東、拼多多,我們能知道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現在都已經進來了。社區團購為什麼會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必經之地巨頭,陸軍設計團購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原生設計團購平臺,像興盛優選實惠團,真的能敵過這些巨頭們的大軍壓境嗎?
  • 阿里、京東、美團等零售巨頭年終獎曝光
    2018年騰訊、阿里、京東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縮水,騰訊、阿里市值均下滑20%以上,受到創始人風波影響,京東市值蒸發亦十分嚴重。2018年赴港上市企業中,截至1月24日,小米總市值為2389億港元,美團點評為2400億港元。與高峰期的5684億港元相比,小米呈現斷崖式下跌,而美團點評同樣也縮水近40%。
  • 電通數碼與美庫爾中國成立新戰略聯盟「美庫爾電通」
    美庫爾中國與電通數碼的聯盟將實現數字和效果媒體、數據、分析、CRM、營銷技術以及客戶忠誠度管理的整合,形成新的全方位的服務體系。新聯盟將被命名為「美庫爾電通」(Merkle &c)。  據悉,電通數碼於2008年由日本電通出資成立,為客戶提供包括互動營銷策略、數字創意設計、媒介計劃和購買、搜索營銷、視頻營銷、ePR及社交營銷、及無線電商等領域的全方位數字營銷服務。
  • 【案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與解析
    、線下、服務以及物流進行生態布局,包括:零售百貨(沃爾瑪、萬達廣場、華潤萬家、永輝超市、家樂福等)、電商平臺(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本地生活(美團、大眾點評、京東到家)、商超便利(京東之家等)、生鮮零售(每日優鮮、錢大媽等)、品牌商(海瀾之家等)、物流(匯通天下等)、服務支持(微信支付、小程序、騰訊雲、達達等),京騰戰隊通過對用戶的吃穿住行進行不斷的拓展整合,將會進一步擴大其新零售生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