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大戰還要不要打?怎麼打?
對於市場詬病的亂象,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提出「九不得」,其中就提到不得低價傾銷,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當天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均有參加。
「宅經濟」催生社區團購模式,國信證券分析師預計社區團購市場規模2020年890億元,同比增長78%,2021年有望達到1210億元。
「九不得」約束社區團購大戰
此前積極布局社區團購業務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如今被政府監管部門要求嚴格規範經營行為。
根據新華視點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於12月22日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為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
一是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
二是不得違法達成、實施固定價格、限制商品生產或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任何形式的壟斷協議。
三是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四是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排除、限制競爭。
五是不得實施商業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危害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六是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七是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妨礙其他市場主體正常經營。
八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
九是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危害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據了解,隨著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社區團購,流量大戰引發的亂象讓市場詬病,比如低價傾銷,擠壓小菜販的生存空間。
就在此前,已有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率先向「社區團購」「亮劍」。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誠信依法經營,開展有序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早在12月11日,人民日報官方評論社區團購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分析師預計今年規模達近900億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生鮮電商蓬勃發展。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電商行業的企業數同比增長69%,生鮮電商企業數同比增長17%。
網際網路巨頭加大對社區團購的布局,也在推動社區團購步入爆發期。根據國信證券分析師稱,預計社區團購市場規模2020年890億元,同比增加78%,2021年有望達到1210億元,「未來隨著供給端配套設施完善+消費者教育提速,行業規模有望實現爆發式擴容。」
國信證券分析師談到,玩家競爭方面,由於生鮮消費具備高頻流量屬性及能夠覆蓋下沉市場消費者,當前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局,通過全國快速覆蓋+低價折扣,各企業正處於快速搶佔市場階段。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持續加碼,或收購電商,或推出平臺,或引入戰投,旨在為了從社區團購中分羹。
12月9日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據了解,每日優鮮將在青島市城陽區建設全國生態鏈總部產業園及智能供應鏈中心。
12月11日京東集團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雙方將在數據、技術、倉儲和短鏈物流等領域開展合作,旨在紮根於下沉市場,服務農村、振興地方經濟。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曾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內部正籌劃名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項目,預計將於12月底到明年1月初正式上線。
此外,今年8月滴滴的「橙心優選」上線;9月,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正式上線,盒馬還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美團就已上線名為美團優選的APP,是社區電商平臺。
人才大戰:團長月入可高達5位數
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場流量爭奪戰,背後需要人才的支撐。
根據12月8日天眼查聯合拉勾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2020年生鮮電商蓬勃發展,自2月起招聘需求持續走高,至6月達到頂峰。具體來看,6月生鮮電商人才招聘需求是去年同期的2.2倍。疫情推動生鮮電商發展,社區團購模式也逐漸「回春」,各大社區團購平臺於1-8月集中招聘技術人才,10月起市場、運營人才需求上漲,推動生鮮電商招聘需求在11月再達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社區團購除了要有強大供應鏈外,「團長」是關鍵一環。從社區團購模式來看,團長在小區居民微信群中分享產品的拼團連結,居民完成選品後下單支付,電商平臺收集匯總訂單後,供應商開始備貨並配送到團長處,團長整理貨品,居民前往自提。平臺負責給團長支付佣金。
國信證券分析師稱,社區團購的消費者運營在初期主要由團長負責,利用熟人關係和以較低流量成本快速實現區域覆蓋,頭部團長可貢獻80%左右的銷售額。
由於社區團購利用了熟人社交關係,多個電商平臺對「團長」有極大的招聘需求,網際網路企業普遍以高佣金吸引團長加盟。根據上述白皮書,生鮮電商行業招聘需求最高的崗位為運營、採購,「團長」相關職位發布量是2019年的4倍!
有媒體報導稱,拼多多旗下的快團團推出明星團長項目,月流水達到20萬左右就可申請成為明星團長。業績好的明星團長,月入五位數並不稀奇,甚至是更多。
原標題:《社區團購緊箍咒來了!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阿里、騰訊、美團等6大巨頭參會,來看"九不得"清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