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說說可樂,不是喝的那個,是一首歌,名叫《可樂》。《可樂》是由趙浴辰作詞、作曲,趙紫驊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於2014年11月05日。
/可惜在遇見我那天你並不快樂/
/可能是因為我們相遇的太晚了/
/可是我要走了/
/可溫暖要走了/
/可否有另一個我在你身後給予快樂/
通過上面的幾句歌詞,如你所想,這首歌的每一句歌詞都是以「可」開頭,以「樂」或者「了」結尾,是很少見的一種填詞方式,但這種特殊的填詞方式並沒有影響詞作者想要向聽眾表達的內心情感,反而使歌曲朗朗上口,傳唱度極高。
這首歌曾一度被網友戲稱為「備胎之歌」,大部分人覺得可取描寫的是無法修成正果的暗戀,我們在自己真心喜愛的人面前,都卑微的可以低到塵埃裡,隨著副歌的層層推進,趙浴辰用沙啞的共鳴表現出一個音樂人的悲傷與不舍,然而,除了希望她快樂,自己什麼都不能奢望。每一句歌詞都是以「可」開頭,以「樂」或者「了」結尾,這樣的寫法既能讓聽眾感到新鮮,又可以打動人心。李健說,音樂人經歷了一些痛苦之後,會開出奇妙的花朵。《可樂》也許就是趙浴辰的那朵花。
然而這並不是一首隻談情愛的歌,通過《HI歌》這個節目第一次聽到創作者趙浴辰創作的這首《可樂》,也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當時他講述了這首歌創作的來龍去脈,也講了自己媽媽是如何以這首歌為精神依託。
這首歌的詞曲原創,趙浴辰本人是這樣說的,他說這首歌是一個兒子寫給母親的歌,目的是用來安撫自己的母親在第二段婚姻裡的喪父之痛,是一封天堂的來信。
《可樂》在歌詞和旋律上的一字千金,像是出自在沙場打拼多年的詞曲作者手筆,趙浴辰的每一個音符都落在聽者的三寸。或許你會想到另一位擅長抒情情歌的男歌手——楊宗緯,顯然趙浴辰無需像楊宗緯那樣用力地強調自己的情緒,作為一首歌的孕育者,他知道分寸在哪兒。他的每一個無心的小動作 ,都這麼恰到好處。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是頭一回聽這首歌,但都不約而同為他點了贊。這也是為什麼《可樂》在《中國正在聽》中得到了93%近乎爆表的支持率。
有些作品一旦被創造出來,就會想長了腳一樣,可以自己跑到你的心底,《可樂》就是這樣的一首歌,它能摸準你脆弱的命門。大家有空可以聽聽看,也可以通過評論把你的觀點和看法告訴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