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糞便或是新冠病毒傳播媒介 衝馬桶時會形成一片「病毒煙」數...

2020-12-23 前瞻網

根據日前發表在《新發傳染病》期刊上的一份報告,中國研究人員已從死於新冠肺炎的患者糞便中分離出活的新冠病毒。

在同一份期刊上,另一組中國研究人員報告說,在酒店房間的表面檢測到SARS-CoV-2病毒的RNA。SARS-CoV-2是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

霧化糞便可能是疾病傳播媒介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名78歲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該患者最近曾前往武漢,並於1月17日在廣州住院。該名男子咳嗽,偶有發熱,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發現異常。

1月22日,在病情惡化後,患者接受了呼吸機治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到1月27日至2月7日收集的4份糞便標本中的SARS-CoV-2 RNA。從活組織檢查樣本中收集的胃腸道表面細胞中也發現了該病毒的抗原。患者於2月20日死亡。

症狀出現後17 - 28天的糞便樣本中病毒DNA含量高於呼吸道樣本。研究人員並未從後來收集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儘管RT-PCR繼續檢測病毒RNA,「表明該患者的糞便中只有RNA片段,沒有傳染性病毒。」 

當研究人員對培養物進行負面染色並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時,他們看到帶有SARS-CoV-2特徵的突刺蛋白的球形病毒顆粒。

研究人員還收集了其他27名患者的糞便樣本,其中11人的病毒RNA至少檢測呈陽性。研究人員還從其中兩個人身上分離出活的SARS-CoV-2,「這表明糞便中的傳染性病毒是COVID-19的常見表現形式。」 

作者說,他們的發現表明,在重症患者出院或死亡後,醫院工作人員需要仔細清潔一切物體表面,以避免病毒從糞便中傳播。

他們指出,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2003年非典(SARS)暴發期間,香港一幢居民樓的汙水管道出現故障,導致被非典病毒1型(SARS-CoV -1)汙染的糞便浮質化。329名患病居民中,42人死亡。

研究人員寫道:「從糞便中分離出傳染性SARS-CoV-2表明了通過霧化糞便進行糞口傳播或糞便-呼吸傳播的可能性。」 

枕套、床單汙染最嚴重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兩個酒店房間的22個表面中的8個(36%)和床上用品樣本中發現SARS-CoV-2 RNA,此前有兩名症狀出現前的客人被證實患有新冠肺炎。

顧客是3月19日和20日回國的中國留學生。雖然他們沒有症狀,但在酒店隔離14天,此外在隔離2天後的RT-PCR檢測中,COVID-19呈陽性。兩名患者住院後,鼻咽、痰和糞便樣本均顯示SARS-CoV-2 RNA的高載量。他們都出現了發燒和咳嗽,其中一人胸部CT檢查結果不正常。

在患者檢測呈陽性後約3小時,研究人員對兩個酒店房間和一個空房間的門把手、電燈開關、水龍頭把手、溫度計、電視遙控器、枕套、羽絨被蓋、床單、毛巾、浴室門把手和廁所進行了採樣。酒店於1月24日至3月18日關閉,只有兩名學生入住。

從一名患者的酒店房間採集的11個樣本中,有6個(55%)樣本的SARS-CoV-2 RNA檢測呈陽性,包括床單、被套、枕套和毛巾;患者長期接觸的枕套和床單病毒載量很高。另一名病人房間裡的枕套也呈陽性。 

「有高病毒載量脫落的症狀前患者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汙染環境。」作者寫道,並承認他們沒有從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

他們建議,用過的亞麻布從床上拿下來時不要搖晃,在重新使用之前應該徹底清洗和乾燥。

新冠病毒在糞便中存活的時間似乎很長

中國的一項研究對74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進行了跟蹤調查,每天或每隔一天採集咽喉拭子和糞便樣本。

研究人員發現,在超過一半的患者中,在咽喉拭子檢測結果為陰性後,他們的糞便樣本在平均11天的時間裡仍然檢測到冠狀病毒呈陽性。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呈陰性33天後,仍在其糞便中檢測到冠狀病毒。

這表明,在病毒從呼吸道清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毒仍在患者的胃腸道內活躍地繁殖。因此,新冠病毒極有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為了證明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我們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隊列研究。這些研究將包括收集更多信息,了解新冠病毒在腸道中的存活情況,它如何導致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以及病毒在不同溫度下如何在糞便中存活。

研究人員已經在實驗室培養的糞便中發現了活的冠狀病毒,但這隻發生在兩名患者身上,因此其他研究團隊需要可靠地確認糞便中是否存在傳染性病毒。

全世界十多個研究小組正在合作開展一個項目,分析汙水中目標人群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一名沒有腹瀉的COVID-19陽性患者的浴室中收集了樣本。從馬桶、洗手池和門把手表面採集的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所以有效的洗手,尤其是在上完廁所之後,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之前的研究,我們知道冠狀病毒可以在塑料和不鏽鋼表面存活三天。因此,在使用公共廁所時,有必要定期對接觸過的表面進行消毒,包括門把手、水龍頭、洗漱臺面和馬桶按鍵。

此外,記得要合上蓋子衝馬桶。這對存在新冠病毒持續傳播的社區的公共廁所尤其重要。衝廁所會產生一種被稱為「馬桶煙」的現象,多達14.5萬滴成霧狀的水滴會被釋放出來,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6/8/20-0681_article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6/9/20-1435_article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糞便、尿液中找到活的新冠病毒,那……放屁會傳播嗎?
    以上研究證實了患者的尿液中存在活病毒,結合之前糞便中病毒分離的發現,提醒市民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如便後請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暢,馬桶衝水時蓋蓋,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傳播。此消息一出就衝上了熱搜還有網友擔心放屁會不會傳播病毒那麼放屁究竟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還能不能讓人自在地放屁了?
  • 研究:衝馬桶時不合蓋 病毒可躥至1米高處
    很多人衝馬桶都沒有蓋上蓋子的習慣,殊不知這樣做給了病毒傳播的便利。揚州大學的研究發現,衝馬桶時不合蓋,升騰的水霧可達到頭部高度,從而可能讓人吸入水霧中的病毒。研究人員稱,衝馬桶時不蓋上蓋子,就會吸入馬桶上方的水霧,從而可能感染和傳播病毒,比如新冠病毒。
  • 雙語|研究:衝馬桶時不合蓋 病毒可躥至1米高處
    新冠病毒通過咳嗽和打噴嚏散布到空氣中的飛沫,或是被新冠病毒汙染的物體來傳播。在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糞便中也能檢測到病毒,不過尚不清楚病毒是否也能通過糞便傳播。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are testing sewage and wastewater to determine how some people might have become infected with coronavirus.
  • 新冠病毒患者糞便測出核酸陽性 意味著什麼?
    張其威:雖然還沒有檢測到活病毒,只是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是有活病毒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新型冠狀病毒也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新京報:其他傳染病有通過糞便途徑傳播的嗎?張其威:非常多。
  • 糞便和尿液中都找到活的新冠病毒了,那……放屁會傳播嗎?
    糞便和尿液中都找到活的新冠病毒了,那……放屁會傳播嗎?其實在前幾天,就有好些讀者表示了深深的擔憂……這……放屁和打噴嚏當然還是不一樣的……那麼放屁究竟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還能不能讓人自在地放屁了?這就讓咱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屁裡有微生物嗎?
  • 衝廁所不蓋馬桶蓋?等於和自己的便便親密接觸
    而在中國最常見的蹲廁,蹲久了容易腿麻、起不來,為了能有更好的上廁所體驗,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馬桶。那麼就有一個問題了,你衝廁所的時候會蓋馬桶蓋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會。那要是我告訴你衝廁所時不蓋馬桶等於和自己的便便來一次親密接觸,你會有什麼反應呢?衝廁所時馬桶發生了什麼?
  • 糞便中有活新冠病毒,那…放屁會傳播嗎?
    這……小編想說放屁和打噴嚏當然還是不一樣的……  那麼放屁究竟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還能不能讓人自在地放屁了?這就讓咱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屁裡有微生物嗎?之所以會長成這樣,他們推測可能是由屁造成的氣流對培養皿產生的衝擊形成的。(理解成衝……衝擊波就好!)那麼這個細菌對人有沒有危害呢?大家不必過慮了,因為他們發現這兩種細菌是腸道和皮膚表面的常見菌,也就是無害的細菌。用他們的話來說呢,「實際上,它們類似於酸奶中發現的「友好」細菌。」而隔著褲子對著放屁的那個培養皿上並沒有菌落的產生,這表明衣物還是起到了過濾細菌的作用。
  • 糞便中找到活的新冠病毒實錘了,那……放屁會傳播嗎?
    據2月13日媒體報導,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證實了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而在今天中午的廣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團隊證實從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也分離出了新冠病毒。
  • 鍾南山、李蘭娟團隊從糞便中檢出新冠「活病毒」!智能馬桶能預防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安全實驗室教授張其威曾指出糞便中的病菌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傳播給人:第一種,糞便沾到了褲子的某個部位,然後手碰到了褲子的這個部位,再碰到鼻子或者嘴巴,人就會被傳染病毒。第二種,感染患者上完廁所衝馬桶時,衝馬桶的水一般有較大的衝擊力,含有病毒的糞便就有可能會揮發到空氣中,有人正好在馬桶旁邊,就有可能通過呼吸被感染。專家建議,對廁所、馬桶的消毒可能要提上日程。例如衝馬桶時需要蓋馬桶蓋,防止排洩物的細菌外溢。
  • 新研究:衝馬桶不合蓋,升騰水霧可傳播病毒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衝馬桶都沒有蓋上蓋子的習慣,殊不知這樣做卻給了病毒傳播的便利。近日,揚州大學電氣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微尺度流動傳熱與能源高效利用」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衝馬桶時不合蓋,升騰的水霧可達到距離地面91釐米的高度,從而可能讓人吸入水霧中的病毒。
  • 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衝完馬桶要合蓋!
    張其威介紹,雖然還沒有檢測到活病毒,只是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是有活病毒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新型冠狀病毒也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 張其威表示,非常多的病毒通過糞便途徑傳播,例如呼吸道腺病毒等。
  • 糞便可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做好6點,無論在哪裡,都可放心上廁所
    近期,深圳醫院的相關研究人員在確診某些病例的糞便中檢測到了核酸陽性,這意味著病毒不僅可以通過飛沫中傳播,還可以存活在患者糞便中,可以通過糞口傳播,而鍾南山院士也曾在採訪中強調過,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會通過糞口傳播。
  • 糞便粘在馬桶上衝不走或是這情況 千萬不要忽視
    生活中,在有些人看來,排便屬於隱私的事情,要是與他人討論會覺得很尷尬,當出現一些自己無法把握症狀時,有可能丟失面子。其實,不應該諱疾忌醫。就排便來說,不少人會發現,排便結束,抽水馬桶衝一次都衝不乾淨,只好再衝一次,可能再來一次。
  • 怎樣應對新冠病毒空氣傳播?
    專家也提到了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這又是什麼?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打噴嚏、咳嗽甚至呼吸都會釋放出病毒。而美國西雅圖的那一位感染者的糞便裡也檢測到了病毒——雖然看起來含量要比呼吸道裡的病毒含量少很多。這些含有病毒的體液可能會留在環境裡, 例如空氣中、電梯按鈕上、桌面上、椅背上等。
  • 鍾南山團隊從尿液中分離出新冠病毒,糞便中也有!放屁會傳播嗎?
    據2月13日媒體報導,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證實了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而在2月22日中午的廣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團隊證實從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也分離出了新冠病毒。
  • 糞便中檢出新冠活病毒,這2點疑惑,大家都有!
    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現象,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但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還要進一步研究。對於公眾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不是改變?二是衝洗馬桶會產生氣溶膠嗎?先來說第一個問題,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會改變。
  • 疫情期間,衝廁所究竟要不要蓋上馬桶蓋?這項新研究給出了答案……
    而最近美國物理研究所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間,上完廁所衝水最好蓋上馬桶蓋,因為這樣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研究顯示,衝廁會產生一團高達一米的雲霧,如果使用者是新冠感染者,那麼帶有病毒顆粒的液滴會漂浮在空氣中或者落在馬桶附近的物體表面,其他與該患者共用同一馬桶的人士可能會有感染風險。
  • 放屁會傳播病毒嗎 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途徑
    放屁會傳播病毒嗎?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雖然新冠肺炎在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病毒的存在,但是通過放屁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這次新冠肺炎之所以這麼的囂張,就是因為傳播的速度快,傳播的人數多,因為飛沫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的傳播途徑,大家同在一片天空下呼吸,就有可能被感染,如果距離更近的話就更容易感染,因此,會出現當與攜帶病毒的人同在一個空間,比如坐飛機、坐船、坐地鐵、坐公交等交通工具,或者集中聚會等就會導致很多人感染新冠肺炎。
  • 美國大學宿舍下水道發現新冠病毒,公廁可能是疫情爆發罪魁禍首?
    ,再一次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到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上,不少專家都表示校園內的公共廁所可能是病毒傳播「罪魁禍首」。此前,COVID-19病毒在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飛沫會落在附近的人的嘴巴或鼻子中,或者可能被吸入肺部。當人們彼此密切接觸時傳播的可能性更大。病毒可以通過空氣中的灰塵和其他微小顆粒進行傳播。
  • 氣溶膠傳播尚未明確「預防姿勢」包括不用腳踩痰等
    2月8日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與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傑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新冠病毒明確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儘管沒有明確,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極個別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氣溶膠傳播,如在擁擠的電梯、通風不良的廁所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