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土撥鼠照片獲獎的自然攝影「奧斯卡」是什麼來頭?

2021-01-12 中信商業家

第55屆獲獎作品最終出爐,中國攝影師大展身手,共有4名中國人5張照片獲獎,其中青海的鮑永清老師以《生死對決》獲得該項比賽的總冠軍——「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稱號,成為第一個獲得該項榮譽的中國攝影師。

鮑永清老師獲獎作品《生死對決》,這張」驚訝土撥鼠」(人家是旱獺啦)的照片已經在全世界的網絡上刷屏了。

這項被稱為自然攝影屆「奧斯卡」的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到底是什麼來頭?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項比賽的前生今世。

與BBC自然紀錄片師出同門

1963年,英國第一份彩色印刷的自然雜誌《動物》創刊,這份雜誌就是BBC《野生動物》雜誌的前身,為了推動自然和野生動物攝影的發展,也是為了這份雜誌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彩色野生動物照片,其創辦後不久,就舉辦了一屆國際性的野生動物攝影大賽,1965年,BBC《野生動物》雜誌再次舉辦這一大賽,並將其更名為「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第一屆比賽只設有三個比賽項目:哺乳動物、鳥類和其它動物。第一屆比賽的目標是「鼓勵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工作,提高野生動物攝影的地位……並通過引起公眾對野生動物的興趣來達到保護它們的最終目的。」共有500多幅作品參賽。

WPY創立初始,就得到了英國諸多著名藝術家和自然保護主義者的支持,南極探險先驅羅伯特·斯科特之子彼得斯科特為這項比賽設計了一枚金牌,年輕的艾爵爺(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成為最早的頒獎嘉賓。

1965年, 多德斯韋爾(C·V·R·Dowdeswell) 獲得由大衛·愛登堡爵士頒發的第一個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大獎,多德斯韋爾手持的金牌由彼得·斯科特爵士所設計。他的獲獎作品拍攝的是一隻叼著餵給幼鳥的獵物的灰林鴞。其頒獎詞中寫道:「我們相信,這一比賽將激勵所有的野生生物攝影師」。

1981年,BBC《野生動物》雜誌決定將年賽擴展為6個組別,包括環境和城市組別,比賽的目的不僅是發現新的攝影師,而且是提高野生動物攝影的地位。評選標準裡增加了重要的一條:美感,而且強調作品必須是在野生、自由狀態下拍攝的。同時還為青少年攝影師舉辦了一個附屬比賽。旨在鼓勵新一代攝影師。在成功的鼓舞下,幾位年輕的獲獎者後來成為了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

迄今為止,這項一年一度的野生動物攝影作品的盛宴已經舉辦第55屆,並且早已成為國際自然與野生動物攝影領域規模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比賽,吸引著全世界最頂尖的專業攝影師的作品參賽。大賽的目的不僅要「為了鼓勵野生生物攝影師們的工作,加強野生生物攝影的聲望」還「希望通過讓最為廣大的人群關心動物,關心自然保護這個重要的話題,最終使這些獎項能夠惠及野生動物本身。」每年十月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規模盛大的頒獎典禮,當之無愧於匯聚最好的自然和野生動物攝影作品的舞臺。

2019年頒獎典禮現場

不僅是頂級大賽,還是世界頂級攝影展

1984年,《BBC野生動物》雜誌邀請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Museum)作為聯合主辦方加入,並於1987年起,年賽的獲獎作品開始在英國國內巡迴展出,並逐漸擴展到包括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美國等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巡迴展出。所到之處,無不得到當地媒體和公眾的熱烈反響,成為當地攝影界和環保界的一項重要活動。時至今日,每年有超過600萬人參觀年度作品展。

「偉大的自然影像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刻骨銘心的。它們可以成為美麗、奇蹟和快樂的深厚源泉……這一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國際頂級自然生態攝影賽事,匯集了全球最優秀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這些影像告訴我們如何感受和對待自然。」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BBC 自然紀錄片製片人及主持人大衛·愛登堡爵士

WPY與中國

WPY與中國的淵源始於2001年,那年,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以一幅照片《滇金絲猴·倖存者》獲得了WPY年賽「傑拉德·杜瑞爾瀕危物種獎」,並赴英國參加頒獎典禮,這是這一獎項的第一個冠軍作品,同時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這個年賽中獲獎。這對於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野生動物攝影來說,無疑是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出的第一個聲音。

滇金絲猴·倖存者

這張照片瀰漫著一種難以表達的心酸,也許是因為這兩隻待在枝條上的猴子,帶著如同人類般天真無邪的好奇表情,看起來卻如此寒冷而脆弱。圖片中的環境令人驚訝,不像是猴子生活的地方,並且掛著蜘蛛網狀的松蘿。這是一片比任何其他種類猴子的棲息地海拔都要高的森林,位於中國雲南的雲嶺山脈白馬雪山上。因為一項大規模砍伐松樹的計劃,這片森林差一點消失。這張照片出自一位滿懷激情投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運動,同時也是最早拍攝到野生滇金絲猴的攝影師,他的作品為拯救這一片森林以及這一高度瀕危、以松蘿為食的靈長類動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拯救了這片森林以及這些吃松蘿的瀕危靈長類動物。

頒獎典禮。頒發的除了證書,還有一個惟妙惟肖的滇金絲猴塑像。

奚志農和獲獎作品合影

從那時起,奚志農一直盼望能將這個全世界最高水平自然攝影大賽的作品引進國內展出,在北京動物園的積極響應和資金支持下,最終促成年賽巡展中國站成行,於2009年9月4日—10月31日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舉辦。

時至今日,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在中國已走過了10個年頭,奚志農與「野性中國」一直不遺餘力地在中國推廣這一比賽及其展覽,希望這一全球最頂尖的自然攝影大賽及其作品能夠影響更多的中國攝影師和普通公眾。

年賽獲獎作品在廣州進行展覽

我們在年賽中所看到的獲獎、獲推薦的攝影師,大部分來自歐洲和北美洲。一個明顯的原因是這項比賽始於英國,成長於歐美,在西方有悠久的傳統,更廣為人知,而在東方,這還是一個相對較新的事物。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自然生態和野生生物攝影的起步較晚,同時缺乏博物學的土壤,這一度造成了自然生態和野生生物攝影在中國發展的緩慢。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攝影器材技術的進步,自然生態和野生生物攝影開始在中國蓬勃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有些攝影師也在WPY這類國際賽事中脫穎而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巨大潛力。

《金絲猴》 裴海軍(2010年 10歲及以下組 冠軍)

《自然的和聲》 袁明輝 (2014年 地球的多樣性:植物和真菌組 最終入圍 )

《寄生者》林青 2017年 水下世界組 最終入圍

《生死對決》鮑永青 2019年總冠軍暨「動物行為:哺乳動物」組 並列冠軍

《雪域高原的遊牧民族》 樊尚珍 2019年 環境中的野生動物組 冠軍

《荒野中的野驢》樊尚珍 2019年 環境中的野生動物組 高度讚揚

《毛網衣架》袁明輝 2019年 動物行為:無脊椎動物組 高度讚揚

《黑水光路》 蔡送達 2019年 水下組 高度讚揚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廣袤的領土和領海為攝影師提供了豐富的拍攝題材,在這方面,很多國家的攝影師無法與我們相比。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優秀的中國自然攝影作品能夠亮相於WPY這樣的國際舞臺,讓中國如此豐富多彩的野生動植物和壯麗自然景觀獲得全世界的認知和關注。

內容來源:本文為中信出版社出版圖書《生命之靈 : 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55年精選》,作者羅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這本書是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55周年的精選作品集。本書既是為了紀念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舉辦55周年,也是為了獻給野生生物攝影事業,更是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師在這項國際大賽上的見證。從手持相機的誕生到20世紀60年代的彩色革命,再到90年代數碼攝影時代的來臨,這本書回溯了野生生物攝影的發展歷史和攝影年賽的歷史,並通過甄選各個時期偉大的自然生態攝影作品,展示了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高超的創作技巧、令人驚嘆的美學風格和創意拓展,以及其現實意義,同時反映出野生生物攝影技術的巨大發展,和人們觀察、理解自然的不同方式。

相關焦點

  • 這隻驚慌的土撥鼠走紅,獲獎攝影師3個月趴地抓拍,真實才打動人
    這張瞬間點燃社交網絡的照片,來頭可不小,它剛剛獲得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最高獎項。 而拍攝者正是一名中國攝影師——鮑永清,被授予「年度攝影師」稱號。
  • 哈哈哈……中國攝影師獲獎後,這隻土撥鼠被網友玩壞了
    鮑永清獲獎作品《生死對決》(圖片來源:WPY官網)樊尚珍作品《雪域精靈》(圖片來源:WPY官網)樊尚珍這幅作品獲得提名獎(圖片來源:WPY官網)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是由英國BBC《野生動物》雜誌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64年聯合創辦,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攝影讓更多人關注自然及野生生物保護。
  • 專訪iPPA獲獎攝影師劉丹:手機攝影記錄身邊之美
    2020年IPPA國際攝影大賽於近日公布獲獎名單。作為手機界的奧斯卡,iPhone誕生於2007年,iPPA攝影大賽(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同年成立。隨著賽事逐年舉辦,參賽作品數量越來越多,已成為國際最有影響力的攝影比賽之一。
  • 驚恐的土撥鼠 中國攝影師作品摘得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賽最高...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賽落幕。中國攝影師鮑永清的作品《The Moment(瞬間)》從來自100多個國家的4.8萬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選為「2019年度野生動物照片」。照片攝於中國青藏高原,據BBC報導,攝影師在照片拍下之前,已觀察這兩隻動物許久。
  • 今年BigPicture自然世界攝影大賽獲獎照片
    《好奇》作者:Mikhail Korostelev,陸地野生動物獲獎作品,作者在位於俄羅斯的南堪察加群島保護區進行拍攝。《C位出道》作者:Audun Rikardsen,總冠軍作品,作者在挪威的特羅姆瑟市拍攝到了這個動物,攝影構圖特別棒《鹽之雲》作者:Chiara Salvadori,大自然的藝術獲獎作品,阿根廷Salar de Antofalla,給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順應力》作者:Julie Fletcher,陸生野生動物入圍決賽作品,作者在南澳大利亞袋鼠島拍攝到這隻萌萌的小可愛
  • 高大上 奧斯卡最佳攝影都用什麼機器拍
    【PConline 雜談】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每年除了最佳影片必看之外,最佳攝影影片也是筆者比較關注的獎項,今年共有五部影片提名最佳攝影,作為半個器材黨,以下就為大家大致羅列下它們都是用什麼機器拍攝。有興趣了解或者急需在妹子面前提升X格的親們不要錯過。
  • IIAC 什麼來頭?瑞幸咖啡再獲咖啡界奧斯卡
    IIAC 什麼來頭?瑞幸咖啡再獲咖啡界奧斯卡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2019-12-25 北京時間12月16日,2019國際咖啡品鑑大賽第十三屆國際咖啡品鑑大賽(International Coffee Tas...
  • 讓IPPA經典作品告訴你什麼照片才能獲獎
    讓IPPA經典作品告訴你什麼照片才能獲獎    構圖和視角    構圖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相信接觸攝影的朋友都明白選擇好的構圖對一幅照片的意義有多大參考本文列舉的IPPA大賽獲獎作品和其他優秀的攝影作品,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基礎構圖方式的影子在其中。    當然了,如果一張照片嚴苛的按照「三分法」、「對角線法」以及一系列書本上經常提到的方法去拍,這樣照片同樣稱不上好照片。
  • 20位中國攝影師在手機攝影屆「奧斯卡」中獲獎
    2019年7月25日,iPhone攝影獎(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簡稱IPPA)公布了第12屆的獲獎名單。獲獎作品的18類大項58個獎項中,中國獲獎的攝影師達到了20位,佔總獲獎人數的三分之一。據悉,本屆賽事組委會共收到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的攝影師提交的上千幅作品。
  • 2020奧斯卡什麼時候?2020奧斯卡頒獎直播入口(附奧斯卡獲獎名單)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2020奧斯卡什麼時候?2020奧斯卡頒獎直播入口(附奧斯卡獲獎名單) 2020-02-08 18:4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最佳原創劇本:   萊恩·詹森《利刃出鞘》
  • 20位中國攝影師在手機攝影屆「奧斯卡」中獲獎|福建|卡塔赫納...
    點擊播放 GIF 0.1M2019年7月25日,iPhone攝影獎(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簡稱IPPA)>公布了第12屆的獲獎名單。獲獎作品的18類大項58個獎項中,中國獲獎的攝影師達到了20位,佔總獲獎人數的三分之一。據悉,本屆賽事組委會共收到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的攝影師提交的上千幅作品。
  • 500px攝影世界FOTO:獲獎作品賞析
    >3/11獲獎揭曉 3個最受歡迎獎你喜歡哪個?如果這個夢在大海之中呢……這張照片展現了這種夢幻與美好,熟睡的男孩,他從自然中來,與自然接觸是不需要任何遮蓋的,而一葉小舟漂浮在清澈、平靜、蔚藍的大海之中,為他的夢增添了無盡的浪漫。
  • 小金人全靠它 奧斯卡獲獎電影都是用什麼攝影機拍的?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就在剛剛落下帷幕,小金人引發的幾家歡喜幾家愁也將告一段落。不管是《地心引力》場景的驚心動魄還是《了不起蓋茨比》中的華麗衣著,都少不了攝影機和鏡頭的記錄,現在趕緊讓我們趁熱打鐵,看看獲獎電影主要都用了哪些器材拍攝。即使做不成器材黨,用來在妹子前提升逼格還是可以有的。
  • 第四屆MPC手機攝影大賽獲獎公布!
    在如今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裡,讓我們看到手機攝影的更多可能性。6大單元,生活方式、人物、自然、動物、建築和其它,每個畫面是創作者對攝影的熱愛和期待。本次大賽收穫了來自世界各地手機攝影愛好者的約70000張作品。經過組委會的綜合評選,最終獲獎作品現在揭曉!
  • 攝影獲獎照片怎麼拍?4個技巧助你突出攝影主體!
    我是認真玩攝影的老麥~很粉絲說,看了之前的文章,對攝影的有了新認知,現在嘗試去紀實街拍,到底該怎樣更好的突出被攝主體呢?的確,每一張好照片讓人一看就能發現主體,因此如何把視線引導到主體上,就是關鍵點!這裡老麥通過一些獲獎照片以及自己日常拍攝,分享4個很基礎的技巧,相信能給你帶來幫助,關鍵是你得動手拍。
  • 2020年BigPicture自然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持續七年的 BigPicture 自然攝影大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 年的獲獎作品也延續了一貫的高水準。2020 年度的 BigPicture 自然攝影大賽的大獎得主是英國攝影師安迪·帕金森(Andy Parkinson),展示了其在英格蘭高地拍到的困於風雪中的野山兔。評審團主席 Suzi Eszterhas 表示,其通過新穎的視角,讓我們知曉了「就地庇護」(Shelter in Place)的隱喻。
  • 驚恐的土撥鼠 中國攝影師作品最高獎項
    當地時間周三,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賽落幕。中國攝影師鮑永清的作品《The Moment(瞬間)》從來自100多個國家的4.8萬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選為「2019年度野生動物照片」。
  • 2020年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能給我們什麼樣的攝影啟示?
    學習攝影,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呢?向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學習,便是一條有效、快捷的學習方式。國際國內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範例,這些作品之所以能獲獎,肯定有其獨特的地方。今天,我就結合2020年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的賞析,向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攝影啟示。為了說明問題的需要,本文賞析的獲獎作品,均來源於中國攝影在線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 移動影像大獎獲獎作品揭曉 全球最驚豔的手機攝影照片(組圖)
    2017年4月21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作為一種通訊工具,手機的主要功用是與他人保持聯繫,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手機不在只是一種簡單的通訊工具,科技賦予了它更廣泛的用途,比如攝影,對現代人來說,相比於較為笨拙的相機,手機無疑是一種輕巧便攜的內置相機。
  • 2020年度BigPicture自然世界攝影比賽獲獎佳作欣賞
    2020年度BigPicture自然世界攝影比賽日前揭曉了獲獎作品。一起來欣賞這些精彩絕倫的美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