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北京外埠車新政正式實施過去已有一月多餘,所謂的「緩衝期」也已所剩無幾,明年1月1日將開始進入新的計數周期。
來,我們再複習一下:
「新政規定,每輛外埠號牌車輛進入北京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範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進京通行證每年可以辦理12次,既可以連續申辦,也可以每月或不定期申辦。進京通行證每次最長有效期為7天。也就是說,每輛車每年可以在辦證範圍內通行的時間為84天。」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有關機動車牌照管理,又再次傳出一則讓大跌眼鏡的消息。
近日,燕郊有個別自媒體發布內容稱,明年開始,外地車進京限制將更加嚴格。文章內容顯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於近日發布11月京城汽車市場分析,並預測2020年,北京大概率將推行機動車牌照管理新政。新政預測有4點:
1、包括外地牌照機動車進京將實行進京收費規定;
2、並限制進入4環內以及通州大部分道路;
3、外地戶籍京牌機動車主不可以置換新車,報廢后號牌作廢,重新參與搖號;
4、京牌機動車也會仿照上海類似規定,根據車主戶口所在地,區分內環和郊區牌照等。
是真是假呢?由於此消息並非出自官方平臺,小編趕緊搜索相關信息來佐證,並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實際上,此消息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當時的標題是「2018-2020北京大概率推行機動車牌照管理新政」。之後,今年10月份該消息又被好事者翻出來,只是標題中的「2018-2020」被縮減為了「2020」。當時,網上就有人直指:「2017年的假消息現在也翻出來發啊?!」
至此,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這並不是什麼汽車流通協會的預測。這個所謂的「京牌新政」很可能只是網友們的臆想,官方平臺也從來沒有發布過類似相關信息。
之所以該言論沒有引發大範圍傳播,估計是因為這個新規內容的太過離譜。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分析一下:試問,在北京這樣一個聚集大量外來人口的一線城市,他們共同參與著北京首都的發展建設,那麼,會不會有這樣一條政策如此直接的指向外地常住人員,並且如此魯莽的剝奪這一人群的利益?
再來看引發爭議的「外地戶籍京牌機動車主不可以置換新車,(車輛)報廢后號牌作廢,重新參與搖號。」如果這一條實施,在京打拼多年購房購車的朋友們將會面臨怎樣的窘境?還有人認為,這一條政策一旦施行,將會有很多車主勵志將車開到報廢,而當前的私家車強制報廢裡程是60萬公裡,試問這樣的行為會對北京的汽車行業產生多大衝擊?由此,這項建議並無可取之處。
但也有人認為, 「京牌新政」和加強對外地牌照車的進京管理是必然進程。對此,小編想說更加嚴格的限行措施或許是必然進程,但大前提一定是更加人性化和公平的。
即便是如引發熱議的北京外埠車新政,從「網傳」到正式實施,也幾乎歷時1年時間,可見其謹慎性。
最後,對於真假難辨的,各種相關政策的「網傳消息」,小編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保持獨立、冷靜、理性的思考態度,同時更不要對未經證實的消息斷章取義,最終還是要以官方發布為準,不傳謠,不信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