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舉行。南海網記者李昊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徐靜涵 李昊)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會議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全力改善該海域水動力循環和潟湖溼地生態環境。
    潟湖是海岸地帶由堤島或沙嘴與外海隔開的平靜淺海水域地貌,它和外海之間常有一條或幾條水道溝通,是重要的海岸溼地類型之一。潟湖地貌分布廣泛,海南省是我國潟湖水體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目前省內共存在約37萬畝潟湖水域,標誌性潟湖有鋪前灣、清瀾灣、萬泉河口(博鰲)、小海、老爺海、三亞河、新村、黎安等水體。
    潟湖地處海陸相交的特殊地帶,受河流和海水的共同影響,潟湖生態極具特殊性。當潟湖與外海能正常進行水體交換時,能形成完整的潟湖生態系統,不僅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提供良好的航運條件、旅遊和養殖資源,還能發揮防潮護岸、降解汙染、防洪保水等巨大作用;若潟湖與外海的水體交換不暢通,潟湖水體萎縮、鹽度提高、泥沙沉積,海岸溼地將退化為鹽鹼地,將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
    
    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現場。南海網記者李昊攝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海南在《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指出,海南要實行陸海聯動,確保近岸海域水質優良,實現到2020年,海南全省水質退化的近岸海域水質穩步提升,斷面優良比例達到95%以上的目標。
    「港航局集團對潟湖綜合治理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探索出了成套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據主辦方中國鐵建港航局董事長許四發介紹,根據海南省潟湖生態環境現狀,中國鐵建港航局提出了海南潟湖治理的基本構想,並以博鰲沙美內海潟湖、澄邁縣東水港潟湖為目標對象,設計了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案。
    下一步,中國鐵建港航局與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等相關單位,將合力推動會議成果的轉化,並以潟湖治理的科技研發為抓手,拿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推動海南省海岸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