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看不懂?我來翻譯一下

2020-08-26 明月雁歸來

有人說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看不懂?我試試翻譯一下看,正文每一段的下面黑體字為翻譯部分,大家指教。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34;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34;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海德格爾的一句話&34;是現代社會的開端。最初的起源是因為家庭與社會的期望失去了它們(對現代社會)的借鑑意義。對於現代社會的未來前途,我認為像卡爾維諾&34;一樣的生活:首先為自己的目標努力,然後進步以達到完善的境界(也就是循序漸進的意思),要比過早的大步騰飛要好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坐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追求超越性是我們的靈魂天生的本能,不屑於被古舊的概念束縛在一個固定的區域。但是要警惕的是,超越性不是不假思索的去一味的批判以往的思想觀念,甚至走向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極端。標新立異不是極端叛逆的藉口。哪怕是我們對生活和社會已經有了具體的規劃,也不能自以為自己有了穩定的根基。(嗯,這裡是不是寫錯字了,是&34;不是&34;,還是我理解錯了?)

&34; 麥金太爾之言可謂切中了肯綮。人的社會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們欲上青雲也無時無刻不在因風借力。社會與家庭暫且被我們把握為一個薄脊的符號客體,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尚缺乏體驗與閱歷去支撐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偏見的傲慢更遠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34; 麥金太爾的話可謂是說到了關鍵點。人的社會性是不能單獨排除在外的,哪怕我們飛上青雲也是因為時時刻刻地借用風力的。我們暫時把社會和家庭的概念不當回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太年輕,沒有足夠的閱歷和社會體驗(去認識它)。偏見的傲慢比理智的傲慢危害性更大。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繫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倘若我們在對過往借韋伯之言&34; 後,又對不斷膨脹的自我進行&34;, 那麼在丟失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了自我。

我們勤奮的去尋求生活的意義的時候,對於自己的期望本來就是一個家庭和社會的對接並融合成型的動態過程。認識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中不同的角色,是我們尋求生活意義的來源。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繫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如果我們借用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理論,對過往的觀念進行除去,又不斷的不正確的肯定自我膨脹的行為,那麼在丟失了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失了自我。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一覘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我們所應摒棄的不是對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價,其對批判投誠中的反智傾向。在尼採的觀念中,如果在成為獅子與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駱駝一樣背負前人遺產的過程,那其&34;洵不能成立。何況當礦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願,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 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來片面看待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是我們應該拋棄的不是批判的思想,而是那種不加思考、張嘴就來的行為,和無原則的反智傾向。在尼採的觀念中,人的精神在成為像具有反抗精神的獅子、和像純真無邪的孩子之前,如果沒有像負重前行的駱駝一樣去首先接受前人的思想遺產,那麼他的&34;的觀念就不能成立。何況當礦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願,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 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藍圖上的落差終歸只是理念上的區分,在實踐場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不被禁錮的頭腦去體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與風帆,並效維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藍圖上的差別終歸是不同理念造成的,在實際的各種場合情景中也未必有明確的一一對應。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中的理想的時候,跑到了權力的臺階上,這究竟是理想毀滅了還是達成了?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人與生活相互改變對方)。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理想)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放鬆的思想去感受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自由的精神境界(米沃什的作品《被禁錮的頭腦》,詩《禮物》:在我身上沒有痛苦,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並效維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於所謂&34;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自我人格獨立,卻又不拘泥於所謂&34;的比單調的缺乏豐富角度的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精神獨立)——始終熱愛大地(不偏激對立)——升上天空(思想境界完善)。

總的來說,作文寫得挺好,就是文法是使用的西方文學的翻譯風格,與中文的風格相差比較大,導致讀起來不適應。作者的作文應該是用了浙江一貫以來的高分作文的套路,這種寫作套路在浙江以往的高考作文上出現的比較頻繁,有興趣的去看看2015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似曾相識燕歸來》。

相關焦點

  • 我來翻譯翻譯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浙江高考出了一篇爭議很大的滿分作文,據說很多人看不懂。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對這篇作文給與高度評價:於是我把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找來讀了讀。我的第一感覺是,很多仿歐式的大長句,很多掉書袋,很多生僻字,得慢慢讀,甚至需要翻譯。好在原文不長,索性我就來下一下笨功夫,翻譯一下。以我的經驗,一般看不懂的文章是好是壞,翻譯完,摳完字眼,差不多也就知道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網友:請原諒,我讀不懂
    距離高考放榜已過去一周有餘,大家也都滿心期待著高考滿分作文問世,因為高考滿分作文,一般都會有很好的中心立意,也會給人以美的感受。但是當2020年高考的第一篇滿分作文,也就是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以後,人們卻發現,很難讀懂這篇高考作文的意思,因為它真的是太晦澀難懂了。而且除了晦澀難懂以外,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中還包含了很多生僻字詞,比如說:嚆矢、濫觴、振翮......等等。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看不懂?生僻字解析和大神翻譯在這裡
    每年高考完後,除了分數,討論度最大的就是高考作文了。每年都會有那麼幾篇零分和滿分作文在眾多討論聲中悄然冒出來。今年拔得頭魁的當屬浙江的這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從這個分數判定之曲折就知道,這是一篇頗有爭議的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每個字我都認識,連在一起為啥看不懂?」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看不懂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來看通俗化翻譯吧
    浙江省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艱深的用詞、複雜難懂的句法和難解的意義吸引了眾多眼球。此文受到了閱卷組專家稱讚,然而大部分人都說看不懂,那麼這篇滿分作文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我們來看看吧!這篇文章真要認真讀,也不難讀懂。
  • 2020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網友紛紛表示「看不懂」
    早上小編還在上班的路上,微博上就開始傳這篇浙江省今年的滿分作文。這也是今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是一位浙江考生寫的作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看不懂」「很高深」,但也有人質疑「在有限的字數裡每句話都塞滿生僻字、一個外國人名和一個很酷的社科專有名詞」,真的就是好作文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曝光,網友吵翻:我怎麼看不懂……
    這2天,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首段讀完,就有網友表示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全文也因為有大量生僻字和晦澀典故引發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有人卻直呼看不懂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究竟有沒有被高估?大人看不懂,小孩不愛看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究竟有沒有被高估?大人看不懂,小孩不愛看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可謂是把人給搞懵了。一大批人想不明白也看不明白,甚至有些字還不認識一時間這篇文章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那麼,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究竟有沒有被高估?為何大人看不懂?小孩又為何不愛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文/無計談星浙江省作為教育大省,歷年高考都逃不了上熱搜的命運,而今年,浙江省再次以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和晦澀難懂的語言衝上了熱搜。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為模板化作文
    高考成績出爐後,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高考滿分作文迅速出現,並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但是,人們之所以關注《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卻不是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或是能夠給人們傳遞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而是有許多人讀不懂它。
  • 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除了標題,恕我看不懂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全文附後)。「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的評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故弄玄虛?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火了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然而對於高考的討論還未停止。這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又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還不止熱議,甚至還成了爭論。滿分作文是這樣的:看不懂吧?看不懂就對了,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晦澀難懂,才引起了一些爭議。網上甚至有人專門搞了個白話翻譯版,感興趣的可以專門去看翻譯版(捂臉)。爭議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你這寫了個嘛呀,(多半)地球人都看不懂,把這樣的文章寫出來,意義何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普通人「看不懂」,網友:故弄玄虛
    2001年,一篇題為《赤兔之死》的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南京十三中的蔣昕捷也成為了高考歷史上,第一個作文拿滿分的同學。此後,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都備受關注,因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有幸閱讀「文採飛揚」的高考「滿分作文」,是一種享受。
  • 對不起,原諒我讀不懂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衝上了熱搜。關於它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為此篇作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純屬炫技,也有人認為它深奧有哲理,文學素養高。當然,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讀這篇作文,一致給出高評。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
  • 高考滿分作文,但許多人卻看不懂?
    先看看2001年一位江蘇高考考生蔣昕捷的作文,當年轟動一時,作文題目是以誠信來作為主線,要考生發散思維,自擬題目來行文。蔣昕捷從小就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也閱讀了很多三國演義裡面的一些內容,而且他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的寫作方式,因此他就借用了三國演義裡面的《赤兔之死》的情節,再配以古白話文的形式書寫出了一篇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網友「簡直是對語文的侮辱」
    這兩天,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火了。不是因為寫得太好被討論,而是因為大家都覺著這篇作文「不說人話」,看不懂,卻得了滿分,而備受質疑。更為波折的是,高考評分時,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後經過作文審查組審定,判定為滿分。看看這篇滿分作文長啥樣?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戰場衝鋒一下又何妨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第一個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最終經過多輪批閱,給了一個滿分的好成績。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換而言之,高考就是戰場,是高三考生的戰場,在戰場上衝鋒一下又何妨?看到這篇作文,不禁又想起了當年一篇滿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用白話文寫出來的一篇高考作文。
  • 2020高考滿分作文,就這?就這?
    前不久,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嚆矢、濫觴、振翮、肯綮、祛魅、賦魅……麥金太爾、柯希莫、切斯瓦夫·米沃什、卡爾維諾……網友們驚呼:明明都是中文,為什麼卻看不懂?同樣接受的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他的高考作文可以這麼寫?
  • 看完「浙江高考爭議滿分作文」,想起幾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看懂了嗎?這不是研究生的論文,也不是哲學家的著作,更不是翻譯的文獻,而是今年浙江高考一篇學生作文的第一段。整篇文章,基本上就是這個基調。該作文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另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作文被公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