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文風?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為模板化作文

2020-12-27 夢卡拉

高考成績出爐後,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高考滿分作文迅速出現,並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但是,人們之所以關注《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卻不是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或是能夠給人們傳遞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而是有許多人讀不懂它。所以對《生活在樹上》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人們的看法也是毀譽參半的,甚至認為它不值滿分的人,可能要更多一些。

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諸多缺點。比如說,部分語句不通順,過量引用像拙劣的翻譯,過量使用生僻詞語,以及邏輯混亂等等。

但也有網友認為,通過《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有豐富的閱讀積累,掌握了大量的詞彙,而且還能夠把這些應用到作文中,已實屬不易。

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對該滿分作文的點評則稱,「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後你會發現,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那麼,類似《生活在樹上》這樣的高考考場作文,真的很少見嗎?

有網友在一本名為《高考作文實戰實訓》的教輔書上,發現了一篇類似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同樣從出自浙江高考,時間是2019年,題目是《書寫自我的生活》。浙江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全文如下:

仔細讀完這篇作文,你會發現它與《生活在樹上》有諸多「不經意」的巧合。首先,這兩篇高考作文均以引用開篇,而且引用部分還都是西方文人的中文譯句。其次,這兩篇作文的寫作條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均採用了先說明問題,然後再通過引用他人觀點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同的是,2019年那篇高考滿分作文更通俗一點,而2020年這篇《生活在樹上》更晦澀一些。最後,就連《生活在樹上》那篇作文中大量使用生僻詞語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書寫自我的生活》這篇作文中。

當你讀完這篇作文,合起書準備沉思的時候,卻驀然發現,原來這本書的主編中有一名叫陳建新,與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重名」,而且同樣是浙江大學副教授。

基於此,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其實並非「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因為它正是一篇「模板化作文」。對此,你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北大教授:高考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來源標題: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
  • 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浙江高考結束首日,在杭州學軍中學門口,考生抱著複習資料準備回家。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8月4日電(童笑雨)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高考中更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文章發出後,該篇高考作文立即引發一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大討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就這就這?
    近日,一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讀完了這篇滿分文章《生活在樹上》,筆者的感受真是難以形容。。。什麼?你還沒看過?快來拜讀一下吧!可能是我水平太差,這種晦澀難懂的文章,我不認為這篇文章應該是滿分。也有網友指出,這篇文章其實有它的邏輯順序,其實全篇作文可以簡化為幾個字,我們要立足於傳統,再去追求超越,升上天空。!!!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有內幕,「這是誣陷」
    陳建新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三位一體升學指導」「浙江高中語文團隊」等多個微信自媒體公眾號8月10日上午發布了一則署名為「浙江省寫作學會」的消息《關於這次高考作文「滿分風暴儘管點評中對此缺陷作出了批評,但質疑者擔心這種文風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有一定的道理。但過份放大該缺陷,好像滿分不是在獎勵個性化表達而是在獎勵行文的晦澀和用詞的生僻,不能不認為是一種有意的混淆。」浙江省寫作學會強調:「滿分作文並不等於完美無瑕,只要是在全省高考作文中堪稱最佳作文之一,雖有些許瑕疵,仍然可評滿分,重在鼓勵。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集:閱卷組長竟無良「高產滿分作文」
    近日,浙江一位老師被人實名舉報上了熱搜,老師名字叫做陳建新,曾是浙江大學的博士、副教授。原因跟前段時間傳遍網絡的高考滿分作文有關,陳建新就是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的大組長。八月初,《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典故,觀點晦澀難懂,文字聱牙繞口,不像一個中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議論。
  • 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談浙江滿分高考作文:如此作文該如何給分?
    ■高考作文對全民語文素養的提升,對下一代人甚至未來幾代人的文風導引和文路效仿,具有其獨特的作用。 日前,有報導稱,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稱,浙江今年一個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附後),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作文。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科學與嚴謹。我們應當尊重浙江高考閱卷組對閱卷態度的認真和程序的堅持,所以說「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是有道理的。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了,這篇作文得分曲折,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是不是對這篇滿分作文好奇了?一起來閱讀:)浙江卷2020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陳建新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刊出一篇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配發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第一位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打的是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篇滿分作文迅速引起熱議。
  • 說說浙江滿分作文
    浙江高考作文出現了滿分,今日網絡熱議,有人實名舉報質疑《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有說不清楚的糾葛,這回老陳上了熱搜,他是浙江評分作文的大組長,在這把交椅上穩當坐了二十一年,功力可見一斑,還出了許多有關高考作文的輔導參考書籍,各大學講座高考作文的經驗,這些都沒啥,促進學生作文的進取發現,問題就出在這回高考作文的滿分裡。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說人話,不適合當成範文吹噓
    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僅引用了很多生僻的名人名言和典故,而且使用了不少生僻字,文風確實比較晦澀,說白了就是一篇不說人話的文章如果讀者不是學富五車的才子,跟我一樣是個學渣的話,想通篇順利讀下這篇文章存在不小難度,要想完全讀懂和理解這篇文章,更是難上加難,這大概是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39分的主要原因。畢竟高考閱卷老師批閱一篇高考語文作文的時間不過一分鐘,不會花上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時間慢慢讀懂這篇不說人話的高考滿分作文。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引爭議:雖有文採,但此類文風不宜提倡
    今天,浙江一份高考作文引起廣泛關注。原因是文中使用了大量生僻字,晦澀的名言和頻繁出現的哲學家名字讓整篇文章讀來有些困難。據悉,這篇文章在批閱時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而其他兩位老師均給出55分的成績,最終,閱卷組給出了滿分的成績。
  • 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的思考
    每年高考後,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總是一度引發熱議,今年也不例外。近日,一浙江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在網際網路引起了大量的討論。事情是這樣的,該考生寫了一篇《生活在樹上》的作文,這篇文章從開頭第一段就大量引用哲學人物,使用晦澀難懂的詞彙,使人一眼讀來,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內容。
  • 心理學: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讓人勵志成長的五大優點
    心理學: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讓人勵志成長的五大優點文,王彥輝本人從不隨波逐流,尤其是學了心理學,有了自我分析之後,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更趨理性,而不受或少受制於情感。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時,感覺著實驚訝和慚愧。
  • 浙江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引發熱議,高考作文到底在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有人認為該篇作文老到且晦澀,也有人稱其辭不配位,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你覺得高考作文到底在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閱卷組長出版的「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由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刊出一篇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配發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第一位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打的是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篇滿分作文迅速引起熱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真的看懂了嗎?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當下最熱的高考話題,碰上「滿分作文」這樣的標籤,引爆網絡話題自然水到渠成。這篇文章是否能達到滿分的標準?「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就是出自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的首段。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樹立了一個壞的標杆
    今天不幸看到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如果我是閱卷老師,頂多給他「中上」成績,絕不可以滿分!理由如下:寫文章是為了表達觀點,表達觀點是為了交流。如果一篇非專業性的文章讓大多數人看不懂,那就失去了交流的意義了。但凡能夠流傳於世的作品,都是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從古到今,皆是如此。
  • 東方快評丨文風即作風 高考滿分作文不該如此晦澀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一打分結果與點評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表示,這種梗不好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而確定為滿分是在所有作文閱卷結束後,將接近滿分的試卷對比作出的決定,這一過程由審核組完成,中學老師基本不參與。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過去近十年裡,每一年浙江省都會評定出10篇左右不同風格的高考滿分作文。今年這篇《生活在樹上》位列10篇滿分作文中的第7篇,並不是10篇作文中的最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