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爐後,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高考滿分作文迅速出現,並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但是,人們之所以關注《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卻不是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或是能夠給人們傳遞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而是有許多人讀不懂它。所以對《生活在樹上》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人們的看法也是毀譽參半的,甚至認為它不值滿分的人,可能要更多一些。
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諸多缺點。比如說,部分語句不通順,過量引用像拙劣的翻譯,過量使用生僻詞語,以及邏輯混亂等等。
但也有網友認為,通過《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有豐富的閱讀積累,掌握了大量的詞彙,而且還能夠把這些應用到作文中,已實屬不易。
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對該滿分作文的點評則稱,「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看第一遍,感覺不像是一個高三學生寫的考場作文,然而,細讀後你會發現,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那麼,類似《生活在樹上》這樣的高考考場作文,真的很少見嗎?
有網友在一本名為《高考作文實戰實訓》的教輔書上,發現了一篇類似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同樣從出自浙江高考,時間是2019年,題目是《書寫自我的生活》。浙江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全文如下:
仔細讀完這篇作文,你會發現它與《生活在樹上》有諸多「不經意」的巧合。首先,這兩篇高考作文均以引用開篇,而且引用部分還都是西方文人的中文譯句。其次,這兩篇作文的寫作條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均採用了先說明問題,然後再通過引用他人觀點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同的是,2019年那篇高考滿分作文更通俗一點,而2020年這篇《生活在樹上》更晦澀一些。最後,就連《生活在樹上》那篇作文中大量使用生僻詞語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書寫自我的生活》這篇作文中。
當你讀完這篇作文,合起書準備沉思的時候,卻驀然發現,原來這本書的主編中有一名叫陳建新,與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重名」,而且同樣是浙江大學副教授。
基於此,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其實並非「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因為它正是一篇「模板化作文」。對此,你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