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2020-08-06 青鳥嚶鳴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文章發出後,該篇高考作文立即引發一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大討論。有人認為該篇作文老到且晦澀,也有人稱其辭不配位,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

4日,前述微信文章已被刪除,雜誌社工作人員表示,是因為浙江省高考招生工作仍在進行中,現在發布可能不是很合適。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稱,針對此篇引發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正在了解情況中。

我認為,高考作文是檢驗高三學生思想與表達成熟與否的公民成年禮。是高三學生考取大學跨入社會的人生擂臺賽。其評分標準應該有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其評分方式應該是專業水準和民主機制。

從此文可以看得出,作者讀過一些西方哲學文學名著,摘錄過一些名言金句,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文中不乏妙語佳句。但大多是囫圇吞棗式,生吞活剝式的,脫離生活實踐,無法知行合一。一則譯文本身難懂,沒有做到信達雅,可以想像,連譯文都沒有深入淺出,準確通達,學生浸泡在其中,耳濡目染就會習得此文風,結果不中不洋不倫不類。二則缺少社會生活實踐,沒有進行深度閱讀,生成不了人生智慧。只能人云亦云,紙上談兵,讓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正如當下的一些論文,卑之無甚高論,卻要引經據典,搜腸刮肚,沒有公共說理,只好堆砌辭藻,賣弄文字技巧。三則評分標準老舊,內容結構語言三大塊,沒有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就是少了靈魂的一堆瓦礫,蓋不成漂亮的房子。如何檢驗一個準成年人走向公民學會自治的思想成熟與否?內容健康向上容易導致膚淺認識,片面讚美,難以自立。四則評分方式專斷,一人39,兩人55,我們60,誰的評分更客觀更準確?閱卷老師?審查組?組長?誰有權專斷?又不是歐陽修再世,伯樂相馬慧眼識珠。只是以個人喜好為標準,其他老師唯馬首是瞻也。這本身就缺乏公共理性,民主機制,滿分作文只是碰運氣罷了。

總之,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不能不令人深思!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2020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溫儒敏:不要輕易把滿分作文當範文,第一時間披露違規。青鳥點評
    :8月5日晚,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在個人微博上,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進行點評,並對閱卷組的評價、高考作文應該考什麼發表觀點。與我昨天發的文章《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主要觀點不謀而合,並回應評分標準、評分方式等問題。但迴避了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關鍵問題,這不能不說是作文教學的缺失,更是基礎教育的缺失。我們究竟在培養什麼樣的人?他們在學校過著怎樣的生活?步入社會後怎樣過生活?是被訓練成考試機器還是有文明素養的公民?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北大教授:高考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來源標題: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這是官方對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的初步處理意見,教育部考試中心和浙江教育考試院都表示了嚴查違規維護高考公平的堅決態度。而在筆者看來,這起事件還折射出我國社會存在專業評價與輿論評價不分的問題,我國要推進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就必須推進專業評價。
  • 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浙江高考結束首日,在杭州學軍中學門口,考生抱著複習資料準備回家。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8月4日電(童笑雨)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高考中更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了,這篇作文得分曲折,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是不是對這篇滿分作文好奇了?一起來閱讀:)浙江卷2020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一樣的文風?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為模板化作文
    所以對《生活在樹上》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人們的看法也是毀譽參半的,甚至認為它不值滿分的人,可能要更多一些。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諸多缺點。比如說,部分語句不通順,過量引用像拙劣的翻譯,過量使用生僻詞語,以及邏輯混亂等等。
  • 互動:那篇「高深」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
    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一篇故意寫生僻字詞、抖冷門哲學術語概念的高考作文,到底能不能當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及浙江考題詳情高考不能提倡這類故弄玄虛的文風。至於寫這篇文章的考生,是怎樣的人呢?這個我們不得而知。全網都是猜測:這位考生的閱讀面很廣,能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也在試探高考閱卷老師的邊界和包容度。至於思考深度,大家褒貶不一……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熊丙奇評價:好的作文本來就該個性化表達,不是千篇一律。
  • 東方快評丨文風即作風 高考滿分作文不該如此晦澀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一打分結果與點評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表示,這種梗不好玩。
  • 晦澀、生僻詞、翻譯腔,是什麼催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
    無論是褒是貶,是讚賞給滿分的舉動,還是質疑給滿分的依據,其實,在怎麼評價這篇滿分作文上,兩下有共同點。那就是:誰也不否認它的晦澀。是彈還是贊,主要表現在對這種「晦澀」的不同評價上。認同的是說高考作文在規定時間寫成這樣很不容易,不認同的則覺得這種文風令人厭惡,不該以滿分倡導。確實,在評價這篇作文前,需要明白它是什麼,因為什麼被製造出來。
  • 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被眾人稱頌的滿分作文是怎樣的?
    溫儒敏同時認為,「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高考閱卷評分應當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閱卷情況,這是紀律。」那麼怎樣的滿分作文不會引起爭議,是被大家都喜歡的呢?這麼多年高考屢屢傳出高考滿分作文,而有一篇滿分作文影響力甚久,總是被多次提起,該作文的考生還被稱為
  • 晦澀、生僻詞、翻譯腔,是什麼催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
    在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爭議上,不能怪考生狡猾,而要看到的是,閱卷者認可的方向、高分引導的目標出了問題,已經遠離了大眾期待。8月1日,教學月刊(浙江教學月刊社官方微信公號)發表了一篇文章。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大副教授陳建新點評今年該省的一篇滿分作文,篇名叫《生活在樹上》。陳建新認為該文「老到與晦澀同在」,但「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在輿論的渲染下,浙江考試院最終做出了「停止參加有關考試活動,其他問題進一步調查」的決定,算是暫時給這個「滿分作文」事件暫時劃了一個休止符號,暫時滿足了民眾的某種心理。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現在不是答卷而是考題
    01高考滿分作文素來容易引發熱議,但招致一片非議的情況,卻並不多見。今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即為一例。「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就這就這?
    近日,一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讀完了這篇滿分文章《生活在樹上》,筆者的感受真是難以形容。。。什麼?你還沒看過?快來拜讀一下吧!可能是我水平太差,這種晦澀難懂的文章,我不認為這篇文章應該是滿分。也有網友指出,這篇文章其實有它的邏輯順序,其實全篇作文可以簡化為幾個字,我們要立足於傳統,再去追求超越,升上天空。!!!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亮相,引發瘋狂吐槽……
    以上語句,據稱來自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介紹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第一段。但筆鋒一轉,他又稱「不說人話」是該滿分作文存在的最大問題。如果是一篇普通作文,不免有堆砌炫技之嫌。」他最後認為,一個高中生,有如此寬泛的閱讀和積累值得佩服,而且能在高考這個特定場合引發爭議並最終取得滿分,是「戰術」取勝。而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
  • 北大教授銳評:打了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暴露出中國教育的根源問題...
    對於浙江今年高考作文被評為滿分的一篇範文,網上有許多的聲音。 對此,北大一位教授在看過這篇作文後, 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編將這位教授的意見收集整理,呈現給大家。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之爭:晦澀難懂是高級的個性還是不必要的瑕疵?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並非引自哲學著作,也非來自文獻翻譯,更不是研究生博士論文,而是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的第一段。近日,該篇高考滿分作文因言辭晦澀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深觀察滿分作文背後的問題更值得深究每年高考作文都不缺話題性。話題高點往往在高考首場語文考試之後,全國卷以及各地高考作文考題陸續揭秘,引起輿論集體圍觀。
  • 紅樓微夢: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會怎樣?
    小夥伴提議:「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結果會怎樣?」大家腦洞大開,玩起了接龍遊戲——模擬《紅樓夢》人物,紛紛給出評分和評語。0~100分,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會怎樣?賈探春:90分,文風犀利。史湘云:90分,引用了寶姐姐的詩詞,難為他小小年紀讀這樣的書。鴛鴦:聽不懂,下一題。王熙鳳:不說人話就是高材生了?說與考官,扣他50分不商量!賈母:今日乏了,你們樂呵吧。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該文章稱,隨著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作文新天地》編輯部聯合浙江省寫作學會,將對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考場作文,如滿分作文、高分作文、存在典型問題的作文等,進行持續關注,並在《教學月刊》公眾號率先推出「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的系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