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微夢: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會怎樣?

2020-08-28 紅樓微夢

昨夜,有感而發,不吐不快。寫了篇文章《 》 。

今早,又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小夥伴提議:「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結果會怎樣?」

大家腦洞大開,玩起了接龍遊戲——模擬《紅樓夢》人物,紛紛給出評分和評語。

0~100分,假如紅樓夢人物來評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會怎樣?

林黛玉:0分,不能再多了。

賈寶玉(聽了,喜的拍手叫道):極是!極公!

薛寶釵:0分。公平公正,此生和我沒關係。

賈政:100分,你們懂的。

賈元春:100分,時事論證的很好。

賈探春:90分,文風犀利。

史湘云:90分,引用了寶姐姐的詩詞,難為他小小年紀讀這樣的書。

鴛鴦:聽不懂,下一題。

王熙鳳:不說人話就是高材生了?說與考官,扣他50分不商量!

賈母:今日乏了,你們樂呵吧。

賈蘭:哥哥讀書好多,我要學習,但我讀不懂,給88分吧,祝我發發。

妙玉:思想境界倒是挺高,送只紅梅來院裡自己折。

妙玉:極佳極佳,賞個劉姥姥用過的杯子。

妙玉:你們這些人,竟是大俗人,如此佶屈聱牙的矯情之作,如何讀得?莫叫我打分,沒的汙了我的口。(在座看官有弱弱吐槽的:你寫的詩也很佶屈聱牙,你日常也矯情……妙玉表情:不聽不聽,我能作別人不能。)

薛蟠:甚高甚高!100分。

史湘云:什麼狗屁文章,30分!

……

你品,你細品。是不是有內味兒了!

恍惚之間,有人亂入——

乾隆:好不好我來蓋個章先!

哈哈哈,是不是還要題詩一首?

姑且代擬一首,詩云:

滿紙佶屈聱牙言,一把搜腸刮肚淚。

都雲生僻看不懂,誰解其中哲學味。

感謝@西雨木、@菠蘿蜜的夢、@咩函數、@Zhaoyq、@妃兒、@相思梧桐雨、@勲、@漪露申、@良宵佳人等紅友的參與,下次再玩。

你打幾分?評論走起!


PS:「紅樓微夢」小群遊戲,感興趣的私我~


文 / 紅樓微夢 | 加關注,不迷路!




相關焦點

  • 青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倡導怎樣的文風?暴露怎樣的問題?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文章發出後,該篇高考作文立即引發一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大討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王國維:不隔
    說實話,我沒看完這篇滿分作文。因為,我太菜了,讀不懂。你行,你上。作文、作文,寫作文章。請問,文章是什麼?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問題來了,讀王安石的詩,你只會疑惑:「搏黍」是啥?「春鉏」又是啥?而讀杜甫的詩,你會想像: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在蔚藍的天空飛翔。其實,「搏黍」就是黃鸝,「春鉏」就是白鷺。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如果爭議只針對作文本身,以此討論「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滿分作文」這類話題,那麼,對於改革語文教育、完善作文評分標準,都是有意義的。要扭轉應試傾向,需要整體改革招生錄取制度,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作文屬於考試內容,閱卷老師會按考試要求評分,高考作文和大眾喜聞樂見的文章不是一回事。滿分作文網上截圖02對於教育專業事務,輿論應該監督什麼?
  • 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的思考
    每年高考後,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總是一度引發熱議,今年也不例外。近日,一浙江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在網際網路引起了大量的討論。事情是這樣的,該考生寫了一篇《生活在樹上》的作文,這篇文章從開頭第一段就大量引用哲學人物,使用晦澀難懂的詞彙,使人一眼讀來,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內容。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8月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的《教學月刊》社的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在這篇文章之前,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披露了評分經過,並作了點評。
  • 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被眾人稱頌的滿分作文是怎樣的?
    溫儒敏同時認為,「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高考閱卷評分應當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閱卷情況,這是紀律。」那麼怎樣的滿分作文不會引起爭議,是被大家都喜歡的呢?有的老師認為:一、卷面整潔,讓人神清氣爽二、標題新穎,讓人耳目一新三、立意陽光,讀來身心酣暢四、選材典型,令人拍案叫絕五、修辭恰當,讀文如聽音樂六、精修細節,讓人身臨其境高考評分標準認為,滿分作文是標杆,需要滿足以下若干等級:
  • 紅樓夢大觀園人物上戲臺《紅樓.夢崑曲》21日臺北上演
    華夏經緯網11月19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崑劇團於2019年推出「紅樓.夢崑曲──紅樓學者與崑曲藝術家的對話」,以學者主講搭配選段劇目的演出形式,展現《紅樓夢》書中出現的崑曲。今年進一步以主題企劃推出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聚焦故事中兩大場景「元妃省親的那一夜笙歌」、「黛玉離世的最後生日宴」,以紅樓學者康來新及朱嘉雯作為主講,再由與臺昆的優秀演員演出完整的精彩的折子戲,展現角色人物中關於「女兒」、「家的一分子」的意象,將觀眾帶入大觀園觀戲的情境,在劇場中猶如穿越時空,回到了大觀園。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集:閱卷組長竟無良「高產滿分作文」
    近日,浙江一位老師被人實名舉報上了熱搜,老師名字叫做陳建新,曾是浙江大學的博士、副教授。原因跟前段時間傳遍網絡的高考滿分作文有關,陳建新就是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的大組長。八月初,《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典故,觀點晦澀難懂,文字聱牙繞口,不像一個中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議論。
  • 「評論」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中的是是非非
    文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公布後,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其以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身份主編圖書、以及參加作文講座的經歷也被自媒體曝光。質疑方認為,陳建新違規發布高考滿分作文、出版圖書、參加作文講座,以語文作業閱卷大組組長身份,謀取私利。
  • 浙江滿分作文——語文理念的一次倒退
    浙江滿分作文2020年的今天。浙江的一篇滿分作文成了網紅。它和它的專家點評長這樣: 作文題目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 浙江:2007年高考作文評分過程和標準全解讀
    記者日前聯繫上2007年浙江高考語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陳建新。2007浙江高考作文的閱卷工作是由陳教授負責的。陳教授仔細回憶了去年得滿分的高考作文,並且慎重地向語文大組幾位老師求證,大家一致否定這篇網上的文章是浙江考生的滿分作文。「我們有嚴格的規定,任何高考作文一律不能被私自帶出去,更不能擅自發表。如果有人這樣做,是要追究責任的。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曝光,專家網友吵翻天,作文的評分標準應該是啥
    ▲滿分作文截圖。最近浙江某位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只閱讀了這篇作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就明白了引發熱議的原因。其實高考出現滿分作文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新聞,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讀到過一篇文章叫做《赤兔之死》,據傳說就是一篇滿分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值不值滿分
    最近,浙江高考一篇帶有哲學意味的作文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在家庭的預期和社會的角色中難免會有落差和錯位,對於這種落差和錯位,要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建立我們自己的美好希望。浙江這名考生《生活在樹上》引用了義大利著名作者卡爾維諾的小說《樹上的男爵》來表明自己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傳統觀念的蔑視。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現在不是答卷而是考題
    這篇滿分作文的滑稽之處在於,演繹「回」字幾種寫法的不是迂夫子,而是年輕的考生;因此不明覺厲的不是小孩子,而是大教授。這就不免令人有些費解了——難道這就是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嗎?資料顯示,陳建新從2000年開始擔任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主持制定每年的作文評分標準,確定每年的滿分作文。2018年,陳建新教授為杭州第四中學下沙校區高二學生上了一堂「名師作文課」,其中強調了評價高考作文的四大標準:重視真情實感的表達;提倡面向現實生活;提倡理性思考、提升思辨能力;反對矯揉造作的文風,提倡準確、簡潔、流暢、明了的語言。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買家與賣家的一次相遇
    《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作者是我陳建新!對上了暗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誕生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石驚起千層浪,引發爭議的同時,討論的焦點也隨之轉到了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的身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就是陳建新拍板的。錢江晚報曾報導:陳建新從2000年開始擔任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主持制定每年的作文評分標準,確定每年的滿分作文......
  • 揭秘浙江高考滿分作文の背後涉嫌利益鏈
    1 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畢竟是全國十幾億人最重視的高考,這樣的評分結果,一定會誤導高中教師和高中學生對高考作文標準的理解,勢必會影響很多學生日後的寫作風格。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憑什麼拿滿分?
    這幾天,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網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這篇作文評價極高,「它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如果你是歐陽修,會給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打多少分?
    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現在大致形成了兩派意見, 而且基本是貶低的多褒獎的少。 多數人都是站在自己主觀的立場進行分析, 這樣的討論一千年也不會有結果。我說一千年, 一點也不誇張。
  • 19年前,蔣昕捷寫下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如今怎樣了
    前言2001年,江蘇省高考中一篇名為《赤兔之死》的作文,一經曝光便迅速火爆網絡。這篇作文中,作者以古白話文的形式,假託赤兔之口來闡述了他關於「誠信」的觀點——人因誠信而存。語言老練、詞彙豐富外加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僅讓這篇作文在評審組評審時,最終給出了滿分的評分;即便是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對這篇作文的文筆、表述的觀點深以為然。而它的作者蔣昕捷,也因此而一舉成名。如今19年已過,這個曾經的傳奇人物又怎樣了呢?
  • 高考滿分作文被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評分標準要對大眾負責
    所以,其實這個滿分作文的熱議,不管好壞,我認為都歸到這幾個問題:高考應試作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麼寫該被「規定」?它的內容,評分等應不應該為大眾負責?高考作文該怎麼寫?它的內容,評分應該對大眾負責?其實,每每看到網上流傳的「滿分作文」時,總會想起當初的自己。讀書時,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因為「水平」穩定,作文突出,每每考試後,會被拉去幫助初判,所以很能理解閱卷者們和考生本人的心態與站在兩種角度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