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今年一個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獲得滿分引發廣泛討論。對此,有人認可,有人批評。這篇作文該如何給分?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尊重對閱卷原則和程序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對事情本身的認可。
■如此文風不可長,如此文路不可學,如此文採有或沒有都無所謂。
■既認為晦澀,也不希望其他學生效仿,卻給了滿分,還高調公開,其導向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
■高考作文對全民語文素養的提升,對下一代人甚至未來幾代人的文風導引和文路效仿,具有其獨特的作用。
日前,有報導稱,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稱,浙江今年一個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附後),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作文。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科學與嚴謹。我們應當尊重浙江高考閱卷組對閱卷態度的認真和程序的堅持,所以說「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是有道理的。
但話說回來,尊重對閱卷原則和程序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對事情本身的認可。就這篇作文而言,主題立意固然不錯,但也讀不出什麼超群獨到之處,尤其是其堆砌辭藻、名人名言和偏難怪舊的詞語之表達,無論從考生的表達還是其產生的客觀導向性上,都不該給滿分。有報導說,作家馬伯庸認為,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也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的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麼寫是一條好的出路。我贊成馬先生意見。
關於這樣的主題立意不錯、表達方式與眾不大同的作文,該怎麼判?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意見,一種以目前浙江閱卷組為代表,給滿分;一種以曹林為代表,曹認為,「看到那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看第一遍時難受,第二遍時難受+2,第三遍,難受+3時,終於崩潰,這樣矯揉造作、故作高深、不知所云的作文成為滿分作文示範,侮辱了語文教育,侮辱了漢語表達,侮辱了讀者,也侮辱了無數語文老師。這樣不說人話的文章拿滿分,傳遞了一種什麼樣的寫作方法論和價值觀,讓那些按常識寫作要求教學生寫作文的語文老師們情何以堪?又讓那些在考場上好好寫人話的考生們情何以堪」?曹論不無道理,他分析這篇作文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讀,只是這個結論顯得有點偏了。
我以為,客觀地說,該考生有較廣博的知識面和閱讀面,博聞強記。說實話,這麼多名言警句和怪詞,我既背不下來也不大會用,這說明那個考生還是有能力的,關鍵是需要不需要?是表達思想的需要還是為炫技?我認為是後者。所以,如此文風不可長,如此文路不可學,如此文採有或沒有都無所謂。這麼說來,主題立意不錯、表達方式和詞語佶屈聱牙的作文,給多少分合適?其實,第一位老師給39分是對的,只可惜,這回真理的確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卻被多數人和權力否定了。我很納悶兒,即使贊成這篇作文的人,也普遍認為該作文的表達方式有問題,包括給這作文滿分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他也說:「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既認為晦澀,也不希望其他學生效仿,卻給了滿分,還高調公開,其導向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
也有學者認為,這篇作文有特點,有個性,有創造力,是學術化表達,我完全不同意這樣的判斷。一是把晦澀、堆詞兒和故意子曰詩云當個性表達和創造力呈現,我看還是少些如此的個性和創造為好;二是學術化表達,如果真的如民間所傳,專家學者和論文著作就是把明白的東西說得不明不白,我看這樣的學術沒有也罷!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
為什麼寫文章,文以載道,「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說的都是寫文之目的。是真實曉暢讓讀者從文章中或者獲取大量信息,或者提升思想認識,或者得到美文美句的精神享受,或者兼而有之。總之,不是讓讀者一頭霧水,七轉八繞,甚至從此厭惡、反感文章,這是寫作教學的原則問題、方向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曹林以為這樣的作文應為零分,不無道理。只是,考慮到高考對於一個學生的特別意義以及實際情況,我才認為,第一位老師給39分,也可理解。如果我是閱卷老師,我的評語是:該作文不離題,內在思路還是有的,但思維含量單薄了些,引用本無錯,但引太多則主客顛倒,以引代論,且確有炫耀之意,尤其是以文傷意,更不可取。
建議對此問題感興趣者讀兩篇有份量的文章:一篇是上海高考閱卷組組長周宏老師今年6月24日在「文匯教育」上所發文章——《名師分析高三二模考作文:投機取巧、「華而不實」的文章又多起來》;一篇是曹林所寫——《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侮辱了語文》。曹的題目嚇人,但內容還是比較充實的,尤其是他強調,哲學作為愛智之學,生來就是一種澄清行為,澄清自己的真實意圖,澄清語言造成的困惑。我舉雙手贊成。
一篇作文引發全民討論是好事,而高考作文對全民語文素養的提升,對下一代人甚至未來幾代人的文風導引和文路效仿,具有其獨特的作用,而不僅僅是給個分數的問題。
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插圖來自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名師分析高三二模考作文:投機取巧、「華而不實」的文章又多起來》,作者:周宏,2020年6月24日發布於「文匯教育」公眾號;
《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侮辱了語文》,作者:曹林,2020年7月3日發布於「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公眾號。
作者簡介:王旭明,教育工作者,語言文字工作者,曾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現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著有《為了公開》《王旭明說新聞發言人》《明正言順》《與領導幹部談文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