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後沉默,這時他們在想什麼?看完也許你不在吼孩子

2020-10-29 小鹿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這麼一個心理學知識,大家可能有聽說過,叫作"南風效應":

說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一開始,北風選擇吹出了刺骨的冷風,想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但是行人卻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奈何北風如何努力,都沒能達到目的。


輪到南風,與北風不同,它選擇呼出一陣暖風,伴隨陽光的滋潤,讓行人感到周身暖騰騰,不多時便惹出了一層汗,脫下了大衣。

這就是經典的"南風效應",之所以會給大家再次提及這個理論,與我們今天要講的育兒知識有聯。

一般來說,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選擇用訓斥的方式達到管制孩子的目的。

而確實,這樣的方法效果立竿見影,所以成為一些家長的慣用方法。

可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慢慢的在被"吼"之後,選擇了沉默。

在這個沉默的時間裡,孩子都的內心都在想什麼呢?

也許當你知道答案後,會選擇不再"吼"孩子了。

一:語言就似一把無形的"刀"

我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命的是,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在我們的日常教養中,大量存在,且日久經年重複發生著。

語言,真的就似一把無形的"刀",留給孩子們心靈上的傷害。


蒙臺梭利曾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家長們輕視了語言所造成的危害,時間久而久之,在孩子身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會是難以估測預料的。

二:孩子沉默背後的真相

在知乎上搜索關鍵詞"父母的語言暴力",發現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成長的自述者,要麼心懷恐懼,不知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要麼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這不禁讓我想起德國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裡的那隻小企鵝。

它被父母的吼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

這與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孩子遭遇經歷類似,漸漸地,孩子陷入了沉默。

這沉默的背後,孩子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都是什麼樣的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內心已經麻木

有的孩子之所以面對家長的訓斥無動於衷,是因為他們已經內心麻木了,這個時候家長的管教也起不到預期效果,達不到教育激勵的目的

不僅如此,同孩子之間也存在了溝通問題,產生隔閡。

2.對自我的否定

我問過很多孩子,當他們受到家長訓斥後,都會產生怎樣的想法。

有一半的孩子是這樣回復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麼會這麼生氣?我是不是真的犯了很大的錯誤?爸爸媽媽是不是不那麼愛我了?


各位家長們,請不要忽略孩子內心的敏感程度,他們並不是表面上看著那麼"沒心沒肺",恰恰相反,可能你的一次次訓斥,會讓他們對自我產生極大的否定。

到後面,自卑、內向、懦弱等負面情緒表達就會由此產生,很難重拾信心和勇氣去積極面對生活。

3.爆發前的沉默

有的家長會在訓斥孩子的時候,添加一些個人情緒的發洩,這種做法,儼然是把孩子當成"負面情緒垃圾桶"。

他們看著孩子每次在被訓斥後也一聲不吭,便認為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實則不然,這或許是爆發前的沉默。

人都是有情緒的,孩子年齡雖小亦是如此,但他們被迫承受家長的負面情緒發洩,自身的想法得不到理解和釋放,時間久而久之,終將會爆發。


或許不用等到那個時候,親子關係就已經出現難以修復的隔閡,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已經蠢蠢欲動。

所以說,家長要是一味的採取訓斥等方法去管理教育孩子,最好還是點到為止罷。

三:教育也需要平等與尊重

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徵服。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許多家長忽略了平等與尊重的重要性,不由自主的以威壓的方式,企圖讓孩子選擇妥協。

這不是教育,這是一種壓迫。


並不是否定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是為了能讓孩子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被尊重感,從而自身也養成良好的品格習慣。

一個人,只有受到了尊重與平等對待,才能在更多情況下,下意識的學會尊重他人

所以在教育方法上,家長們要減少訓斥,多一些溝通與理解,和孩子之間形成良好輕鬆的相處氛圍,這樣更有利於教育效果目的達成。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引用一句話: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凱叔前幾天,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孩子被吼後越來越沉默了,知道真相後,還會吼孩子嗎?
    孩子被吼之後可能出現應激反應,這時候往往將個人封閉起來,不再思考父母吼自己的一切內容,防止受到更多傷害。有的孩子被吼之後不說話,表現的非常平靜,其實這屬於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反應,孩子並沒有想其他東西。父母給孩子的印象大部分是非常友善的,突然對孩子大吼責罵,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孩子面對父母巨大反差,會感覺自己受到委屈,認為父母已經不愛自己了,這時候會非常傷心,表現沉默或者大哭。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長大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怎麼就這樣不聽話呢?給你說不要動不要動,非要動!你看!不僅沒有幫到忙,反而還添亂!"曉琳在對女兒進行訓斥後,女兒頭越來越低,漸漸的發出了哭泣聲音,最後忍不住嚎啕大哭出來。
  • 孩子被吼時,心裡想什麼?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收拾完東西,我回過來抱抱女兒:「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嚇著你了吧?」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特別狠,吼完後又真心心疼,特別後悔!,孩子聽到的是什麼?根據美國社會學者默裡·史特勞斯的一項研究,有90%的父母表示曾經吼過孩子。 很多媽媽表示,吼娃之後不怕他哭不怕他鬧,更不怕他跟你頂嘴、講道理。就怕孩子調成了靜音模式: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他心裡在想什麼?
  • 被吼後沉默的孩子,和被吼後頂嘴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差距明顯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發火,對著孩子吼叫的情況,可能大多人都經歷過,尤其是那些本身脾氣暴躁,而孩子又很調皮地那種,家長就更容易發火了。那麼,家長們有關注過被你吼罵之後,孩子的反應嗎?是一直沉默不語,還是經常頂嘴呢?要知道,不同反應的孩子,可能預示著不同的性格,長大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
    他們知道自己做並不好,但遇到特殊情況時自己忍不住兇起來。而孩子被吼後的做法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孩子被吼後,是&34;還是&34;?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孩子被吼後是沉默童年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不良的家庭環境會減弱孩子的積極性,導致孩子性格越來越內向。當孩子受到父母訓斥時,他們選擇了沉默。沉默可能是出於孩子對父母的恐懼、害怕心理,不敢去駁斥父母,只能默默接受父母的責罵。有時候做錯的並不是孩子,父母有所誤解,但孩子不敢開口,父母便把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當做是真的。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無計可施,內心就會湧現出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大吼大叫,不過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可是,經常控制不住吼孩子,父母一時爽,對孩子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孩子被吼後安靜了,可他們心裡會想些什麼?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34;?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
  • 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
    導讀: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佛山網友: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大人吼孩子,在我們的身邊經常遇見,不過假如你知道孩子被吼後心裡在想什麼,那麼在你下次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應該就能控制住自己的威力了。因為大人「一聲吼」給孩子所帶來的傷害,對孩子只有大沒有小。大人吼完孩子之後,每次見到孩子的都是面無表情的樣子,你會發現,你吼孩子頻率越高,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最近閨蜜就是這樣,她發現孩子和自己關係漸漸疏遠了,以前放學了什麼都和家長說,現在看了閨蜜都不講話,真是太寒心了。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深度好文)
    原來,二寶出生後,有段時間她很焦慮,只要二寶一哭,她就會無緣無故地衝大寶吼。漸漸地,每次被吼,大寶都站在一邊,不哭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因為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大寶,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 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 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了?
    很多父母都有吼孩子的經歷,後悔的當然也非常多,但是到了情緒的爆發點,想要控制真的太難了。不過,被吼的孩子的反應也都不一樣,有的嬉皮笑臉,跟你打岔;有的討好,一下子抱住媽媽道歉,哄到你沒脾氣為止;還有的孩子要和你據理力爭,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反應。可是有一種孩子,被吼後就是不說話沉默以對,那他在想什麼呢?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父母以為自己在全心全意地不求回報地愛著孩子,而事實上,父母們卻未曾想到孩子們愛父母遠比父母想像得更多。很多中國式家長都無法迴避「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即便是擁有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也有衝孩子大聲吼罵的時候。也許是孩子屢教不改,也許是孩子不以為然,總之,眼前的小人兒似乎有分分鐘惹怒父母的能力。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朋友和小恩說,當時吼孩子的時候特別生氣、特別狠,吼完後又真心心疼,特別後悔!,孩子聽到的是什麼?孩子被吼後不說話,其實是心理遭受創傷後的一種表現。這時,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也是最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和衝突的時期,這時候的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個性,如果單純以吼的形式進行教育,不僅沒有效果,還會讓孩子養成膽小的性格。
  • 孫儷吼孩子上熱搜:總是吼孩子,孩子可能會喪失這些能力
    然而,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吼完後,無窮無盡的愧疚感便會奔湧而來,深深折磨著你,讓你寢食難安。家長會一直重複在「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的循環當中,無法逃脫;被吼過的孩子,則會變得不哭不鬧、沉默不說話,甚至假裝沒聽到、沒看到。發脾氣並不能真正的教育孩子,反而會是教育孩子道路上的絆腳石。
  • 被吼後,孩子不說話,我們就要注意了
    這時,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對於父母,世界上卻有一種絕望是「吼完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個不說話的小東西心裡在想什麼」。相比和父母頂嘴、講道理的孩子,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才是最讓父母操心和擔憂的。前幾天和姐姐通話,她哭著說,因為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又忍不住吼了他。
  • 經常被吼和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