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2020-09-07 糖果媽媽

父母的言語暴力包括對孩子長期的取笑、吼叫、侮辱、貶低、斥責、歸咎、詛咒。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

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暴躁老爸只會吼,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鄰居家有一個小男孩,正是在上幼兒園的年紀,然而孩子看起來總是蔫蔫的,半點沒有朝氣。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相比之下顯得畏首畏尾。

男孩媽媽很溫柔,但是爸爸脾氣很差,整棟樓裡有時都能聽見他罵孩子的聲音,因為的無非是弄壞了玩具、吃飯不老實這類小事。

有一次和男孩的媽媽攀談,說到老公脾氣的問題,這位媽媽嘆了口氣:「我老公是個火爆脾氣,好話也不會好好說,天天和孩子吼。

現如今只要眼睛一瞪,孩子立馬嚇得不行,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上幼兒園的時候,園方對男孩做了評估,認為孩子十分敏感膽小,建議家長及時引導。

男孩媽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原本以為只是寶爸脾氣差了一點,沒想到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童年時長期被父母斥罵,心理傷害往往無法彌補

我們都知道經常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然而總有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氣。

或者他們認為只是罵兩句,又沒有對孩子造成實質傷害,因此對這種行為並不加以約束。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了一個心理學理論——習得性無助。長期吼罵孩子,孩子就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變得無助且消極。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父母無異於是他們生活的中心,被父母訓斥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無法彌補且會影響一生的。

父母長期「語言暴力」下,孩子心裡都在想什麼?

1. 爸爸媽媽不愛我

哈佛醫學院附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團隊發現,父母辱罵後的安撫並不會起到消除影響的作用。

親情是在日常中建立起來的,也同樣會在一次次辱罵中消耗殆盡。父母激烈的語言與打罵行為,直接影響親子關係。

2. 以後有話不和他們說了

與父母尋求溝通的過程中卻遭到父母暴力對待的孩子,在頻繁的語言暴力中很快就會放棄從父母處尋求安慰。也會漸漸封閉自己,變得不愛說話。

3. 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語言暴力行為在傷害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日後也會以暴力對待別人。

許多爸爸媽媽在吼孩子後,都會出現後悔的情緒,然而真的再次動怒,往往仍然是控制不住自己。

父母能尋求一種能代替粗暴教育的有效育兒手段,才能讓孩子擺脫打罵陰影。

父母應如何尋求與孩子的有效溝通?

1. 把孩子當「小大人」

很多父母存在誤區,認為吼罵孩子是父母的權利。作為父母當然可以吼罵孩子,但是請先想一下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想與孩子好好溝通,雙方就要在平等的位置。不妨把孩子當做一個「小大人」,用對待成年人的態度與語氣與他對話,孩子也會體會到尊重。

2. 先聽孩子說

孩子與大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發火之前不如先聽聽孩子的想法,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在想什麼,孩子也不會再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

3. 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斥罵孩子只能逞一時口舌之快,事情還是無法解決,孩子還是有可能犯錯。

不如先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教給孩子,讓他在犯錯之後能明白如何補救,以後犯的錯會越來越少。

糖果媽媽叮囑:父母在生活中難免遇到不如意的事,但別把這種壓力向孩子發洩。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 孩子被"吼"後沉默,這時他們在想什麼?看完也許你不在吼孩子
    一開始,北風選擇吹出了刺骨的冷風,想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但是行人卻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奈何北風如何努力,都沒能達到目的。一般來說,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選擇用訓斥的方式達到管制孩子的目的。而確實,這樣的方法效果立竿見影,所以成為一些家長的慣用方法。可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慢慢的在被"吼"之後,選擇了沉默。在這個沉默的時間裡,孩子都的內心都在想什麼呢?
  • 被男友吼後沉默的女人,心裡都在想什麼?
    朋友說:「被他這麼一吼,我有點不知所措,甚至覺得有點丟臉,因為我感覺全車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倆,除此之外,我還覺得我自己特窩囊,因為我居然嚇得忘了反駁,最最接受不了的是,下一次被吼的時候,我還是不知所措,嚇得不敢說話。」其實,很多姑娘都會遇見會吼人的男朋友,而且很多姑娘被吼後,表現都是這樣的:全身一哆嗦,一下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男友,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孩子被吼時,心裡想什麼?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收拾完東西,我回過來抱抱女兒:「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嚇著你了吧?」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根據美國社會學者默裡·史特勞斯的一項研究,有90%的父母表示曾經吼過孩子。 很多媽媽表示,吼娃之後不怕他哭不怕他鬧,更不怕他跟你頂嘴、講道理。就怕孩子調成了靜音模式: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他心裡在想什麼?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長大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怎麼就這樣不聽話呢?給你說不要動不要動,非要動!你看!不僅沒有幫到忙,反而還添亂!"曉琳在對女兒進行訓斥後,女兒頭越來越低,漸漸的發出了哭泣聲音,最後忍不住嚎啕大哭出來。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孩子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當父母遇到時不免會發脾氣,吼孩子。而孩子被吼後的做法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孩子被吼後,是&34;還是&34;?暗示了未來長大的性格孩子被吼後是沉默童年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不良的家庭環境會減弱孩子的積極性,導致孩子性格越來越內向。當孩子受到父母訓斥時,他們選擇了沉默。
  • 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
    導讀: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34;?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
  • 孩子被吼後越來越沉默了,知道真相後,還會吼孩子嗎?
    孩子被吼之後可能出現應激反應,這時候往往將個人封閉起來,不再思考父母吼自己的一切內容,防止受到更多傷害。有的孩子被吼之後不說話,表現的非常平靜,其實這屬於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反應,孩子並沒有想其他東西。父母給孩子的印象大部分是非常友善的,突然對孩子大吼責罵,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孩子面對父母巨大反差,會感覺自己受到委屈,認為父母已經不愛自己了,這時候會非常傷心,表現沉默或者大哭。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引用一句話: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凱叔前幾天,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
    導讀: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吼之後,是沉默還是發火,長大後性格會大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不僅是小美,曾經一起國內作業調查顯示,全國將近90%的家長都曾經吼叫過孩子。孩子磨蹭、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加上家長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心事,憋著各種無名火,「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環。
  • 被吼後不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知道答案後你還敢吼嗎
    孩子被父母怒吼以後,閉口不言,回到房間關上房門。孩子心裡在想什麼?孩子心理會不會受到傷害呢?其實一句怒吼是讓父母發洩了情緒,可是這種不滿的情緒卻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往往無處宣洩,只能自己消化,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情也就潛移默化的改變了。
  • 被吼後沉默的孩子,和被吼後頂嘴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差距明顯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發火,對著孩子吼叫的情況,可能大多人都經歷過,尤其是那些本身脾氣暴躁,而孩子又很調皮地那種,家長就更容易發火了。那麼,家長們有關注過被你吼罵之後,孩子的反應嗎?是一直沉默不語,還是經常頂嘴呢?要知道,不同反應的孩子,可能預示著不同的性格,長大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深度好文)
    原來,二寶出生後,有段時間她很焦慮,只要二寶一哭,她就會無緣無故地衝大寶吼。漸漸地,每次被吼,大寶都站在一邊,不哭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因為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大寶,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孩子被吼後還求抱,讓人心疼有位寶媽在育兒論壇上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因為引起其他家長共鳴,迅速上了熱門,吸引了不少討論,大家都不明白為何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孩子到了菜市場對什麼很好奇,這兒碰碰,那兒摸摸的,和孩子說過好幾次不要亂碰,可孩子就跟沒聽到一樣,依舊自己玩著。等到了賣魚的地方,她還直接把手伸進了魚缸裡抓魚,順帶著把自己的衣服也弄得又溼又腥。這位寶媽看見後,氣就不打一處來,直接對著女兒吼道:叫你別老亂碰,你沒聽到嗎?你看看把衣服弄成什麼樣兒了!
  • 孩子被打罵後不哭不鬧,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你知道嗎?
    好友莉莉最近因為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母親而煩惱兒子上小學後,莉莉非常著急她和丈夫都是985大學的畢業生,所以想在父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有條件的話讓孩子上外國名牌大學這孩子竟然一點也沒有繼承他們的學習天賦,班級成績一直處於中遊,天天光玩莉莉無法理解為什麼他的孩子連小學的知識都學不好呢?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父母以為自己在全心全意地不求回報地愛著孩子,而事實上,父母們卻未曾想到孩子們愛父母遠比父母想像得更多。很多中國式家長都無法迴避「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即便是擁有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也有衝孩子大聲吼罵的時候。也許是孩子屢教不改,也許是孩子不以為然,總之,眼前的小人兒似乎有分分鐘惹怒父母的能力。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你還有理哭?跟你說了多少次,畫畫要在紙上畫,就是不聽,你要氣死媽媽嗎?」我繼續吼道。孩子被吼後不說話,其實是心理遭受創傷後的一種表現。在外面看著還正常,在家裡暴躁無比,和他們永遠無法用溫和的語氣說話。「自卑敏感,別人一句話都能刺痛我,喜怒無常,對別人防備心很重,只要傷害過我的人,永遠別想再接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