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召開
重慶佛學院教研處處長開智法師致辭
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致辭
會議現場
參加會議的法師、學者合影
佛教在線重慶訊 2015年4月11日,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佛性與聖靈」在重慶西南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重慶華巖寺和北美華人基督教會共同主辦。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佛性與聖靈」。
研討會上,首先由主辦方重慶佛學院教研處處長開智法師代表重慶佛學院院長道堅法師致辭。接著,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致辭。
上午第一位發言的是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他發言的題目是《聖靈與三位一體》,王忠欣博士主要是從學理的角度上闡述「聖靈」與「三位一體」。在每位發言人闡述完後,都會有現場提問環節。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理論研究所張風雷教授發言的題目是《佛性論在中國佛教天台宗早期思想中的開展——智顗的佛性論思想》,張風雷教授從《涅槃經》的傳入以及天台對五佛性的理解進行闡述。
重慶佛學院教研處處長開智法師發言的題目是《佛教佛性與基督教聖靈之比較》,法師從四個方面,皈依對象、教典作者來源、幫助對象和認識的方法進行了比較。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惟善副教授發言的題目是《眾生之佛性與魔性》,教授從《央掘摩羅經》,《大般涅槃經》等經論進行闡述佛性是什麼。
西南大學哲學系高秀昌教授發言的題目是《佛耶對話模式之反思》,高秀昌教授從學者概論總結的角度,將佛耶對話模式歸納為以下三種進行闡釋:排斥主義模式,包容主義模式與多元主義模式。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徐文明教授發言的題目是《佛教的佛性觀簡論:兼與聖靈說比較》,徐文明教授的講解妙趣橫生,引發了會場歡快熱烈的討論。
下午普陀山惟海法師發言的題目是《佛性課題的理論佛學地位》,惟海法師從他的一場夢講起,契入深刻的話題。從七個方面對佛性進行界定。信仰到底是因信而信,還是因真諦而信?宗教徒可以有熱忱,但不能有偏激。
武漢大學文學院榮光啟教授發言的題目是《基督教的聖靈觀管窺》,榮光啟教授從三個方面闡釋:聖靈是什麼?聖靈是神(God);聖靈在哪裡?/聖靈何為?/今天的"God be with us"只蘊藉在聖靈中;讓人相信上帝的,是聖靈/聖靈與信心。
成都市佛教協會教務辦主任雷翔發言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精神與慧能心性論的契合》,雷主任從"佛性概念及內涵演變","六祖慧能的心性論"以及"心性論與人間佛教中的契合"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西南大學哲學系講師劉阿斯發言的題目是《"聖靈基督論"的黑格爾式解讀》,劉講師從"三位一體"語境下的"聖靈基督論",黑格爾"思辨的聖靈基督論"以及巴爾塔薩的黑格爾質疑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述。
雲南大學楊勇副教授發言的題目是《論佛性論思維的四個矢向》,楊教授從"佛性為何——主客之別","佛性如何存在——本始之別","佛性性質如何——染淨之分","佛性可知嗎——知智之辨"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華南農業大學、宗教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何方耀教授發言的題目是《聖靈降臨與佛法感應之匯通》,何教授引用佛教和基督教的教典中的例證進行對比,講解深入淺出,鏗鏘有力。現場討論氣氛輕鬆熱烈 。
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發展學院張雲江副教授發言的題目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與"五種性"說》,張教授從"兩種說法的意涵","理性"與"行性","始教"與"終教"等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湖北文理學院劉光耀教授發言的題目是《精神:聖靈理解點滴》,劉教授以條目式的方式呈現自己對聖靈的理解。
據了解,「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五屆,前五屆的主題分別是「罪與苦」、「愛與慈悲」、「解脫與拯救」、「緣起與創造」、「成佛與稱義」。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