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通訊員 黎明 佳宏 繼先 素梅)8月19-20日,第六屆全國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教育指導委員會批判性思維分指導委員會(籌)聯合舉辦。來自清華、北大、北師大、中國人大、華中大、北外、中大、復旦、同濟、華師大、法大、中青政、中國社科院等7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近16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大會由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新雅書院院長鄭力教授主持。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致辭。記者 張 宇 攝
楊斌在致辭中回顧了清華大學開展素質教育、推進和參與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的經驗和歷程。他說,創新教育要依賴教育創新。清華大學所倡導的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將價值塑造放在首位,而價值塑造與批判性思維緊密相連。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致辭。記者 張 宇 攝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到會講話,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楊叔子院士通過視頻向大會表示祝賀。他們強調,開展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對於推動素質教育、凝聚核心價值、培養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華中科大客座教授、批判性思維專家董毓作主旨發言。記者 張 宇 攝
華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著名批判性思維專家董毓應邀作大會主旨發言「批判性思維的探究本質和對創新的作用」。董毓論述了批判性思維中「反思」的內在含義和維度,以及對理性社會和認知發展的根本性;闡述了批判性思維對創新的必要性和催化作用,以此解釋缺乏創新能力的三大根源;並列舉了發展批判性思維教育的十大任務。
清華孫宏斌、北外孫有中、中青政谷振詣、中大熊明輝、青島大學宮振勝、汕大郭偉文等先後作大會發言,圍繞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創業教育、批判性思維與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與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與思維個體、批判性思維理論建設與技能訓練、批判性思維的知與行、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前景等做了深刻探討。為進一步搭建大學與中學的教育銜接,上海師範大學附中、北京八一中學的教師代表餘黨緒、陳詠梅也應邀與會發言。
大會現場。記者 張 宇 攝
本次會議安排了三個分論壇。從亞裡斯多德的修辭學到先秦儒學的論證謬誤,從批判性思維的測試理論到腦科學研究,從問題導向式的生物學教學到法庭辯論、法學教學,從文化變遷到工程倫理實踐,從批判性思維的表徵和測量到翻轉課堂,從語言、語義到思維、判斷,從推進批判性思維教育到改善批判性思維教育等,與會代表圍繞批判性思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值得一提的是,會議專門設計了「青年教師論壇——我們這個時代的批判性思維」,以突出開展批判性思維教育的時代意義和青年教師的獨特視角。
以時代要求和當下意識,討論和推進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是本次會議的主旨之一。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新雅書院教授、大會組委會主席曹莉在閉幕式上說:關注我們所處的時代,將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置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予以討論和考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創新驅動的時代、一個需要批判繼承的時代、一個需要造就和產生創新人才的時代,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因此肩負著重要的時代使命。
閉幕式上,分指導委員會(籌)秘書長、華中科大劉玉教授對2016年我國大中小學和批判性思維教育的進展作了總結。有數據顯示,批判性思維教育在教學、出版、會議、教師培訓等方面發展迅速,加入批判性思維教育行列的個人和單位越來越多。
據悉,第七屆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研討會將由西南財經大學聯合中山大學在成都舉辦。
供稿:新雅書院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