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築召開

2020-12-16 金臺資訊

人民網貴陽11月23日電(孫遠桃)11月21日,由貴陽市南明區委宣傳部、貴州師範大學、貴陽學院、貴州省史學會共同主辦的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李端棻教育改革思想、愛國民主精神,研究李端棻文化的當代價值。

據悉,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園,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倡者,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市)。李端棻因倡議創辦京師大學堂,倡導教育改革創新,致力培養新式應用型人才,為推動近代中國教育作出卓越貢獻,被稱為「戊戌變法領袖」「中國近代教育之父」。

開幕式現場,來自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5位專家、學者分別作以《李端棻與北京大學》《「教育救國」思潮中的一代旗手——李端棻》《維新人士對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激化》《研究視角的轉換與李端棻之評價》《李端棻——近代教育改革先驅》為題的主場報告,從多角度深度解析了李端棻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及對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貢獻。由南明區委宣傳部委託沈啟源點校的李端棻詩詞集《苾園詩存》也於當日發行。

貴陽學院李端棻研究院院長周術槐表示,李端棻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第一屆是2017年召開的,第二屆是2019年召開的,而今年所舉辦的「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全國學術研討會,屬歷年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研討會。相信研討會的舉辦,必將進一步推進李端棻的研究與傳播,擴大李端棻文化的社會影響。

相關焦點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開幕式現場11月21日,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召開。現場,近百名來自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以及貴州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李端棻的教育思想進行了研討。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市)的李端棻,因倡議創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並,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而載入近代史冊,他高舉教育救國的大旗,倡導教育改革創新,致力培養新式應用型人才,為推動近代中國教育(包括近代貴州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有戊戌變法領袖、中國近代教育之父的美譽。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明區舉行
    圖為研討會開幕式現場——趙松 攝影11月21日,由中共貴陽市南明區委宣傳部、貴陽學院、貴州師範大學、貴州省史學會、貴陽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的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南明區舉行。
  • 「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 全國學術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11月21日,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明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貴州先賢李端棻的教育改革思想、愛國民主精神,研究李端棻文化的當代價值。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
    新華網發(楊昌娟 攝)新華網貴陽11月22日電 11月21日,由貴州師範大學、貴陽學院、貴陽市南明區委宣傳部、貴州省史學會、貴陽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的「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南明區舉行,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李端棻的故鄉——貴陽,共同研究與探討先賢李端棻的教育改革思想、愛國民主精神,其目的在於傳承與弘揚李端棻文化,挖掘李端棻文化的當代價值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即將...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園,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倡者、戊戌變法領袖、中國近代教育之父。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市)的李端棻,因倡議創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並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而載入近代史冊。
  • 《李端棻人文讀本》研討會在築舉行
    本報訊 10月16日,《李端棻人文讀本》研討會在貴陽舉行。  此次研討會由南明區教育局、貴州人民出版社主辦。《李端棻人文讀本》大概分為七個章節,從李端棻艱辛求學成為儒家士大夫,到吸收維新思想,倡導京師大學堂,再到回到家鄉傳播思想、創辦新式公辦學校,講述了李端棻的生平經歷。
  • 「李端棻文化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林頓大酒店...
    由貴陽學院、貴陽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貴陽學院李端棻研究院承辦的「李端棻文化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林頓大酒店隆重舉行。期待通過研討會的召開,加深對李端棻文化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的認識與了解,進一步助推李端棻文化的研究,努力打造李端棻文化品牌,服務於貴州省、貴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 澤被鄉裡,迴響至今——紀念近代「教育救國」思潮旗手李端棻
    本文轉自【新華社客戶端】;11月21日,2020年「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以及貴州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李端棻的教育思想進行了研討。「教育救國」思潮是以改良為特徵、以教育為手段,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國運的近代重要社會思潮之一。但是,當代學者對「教育救國」思潮的研究,無論是「三次浪潮說」(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還是「四階段說」(萌芽期、發展期、高潮期、轉型期),都嚴重低估了李端棻的歷史貢獻。
  • ...暨近代物理所重離子治療臨床前期研究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12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重離子治癌高端學術論壇暨近代物理所重離子治療臨床前期研究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兄弟單位、高等院校、醫院、企業以及媒體等100多名專家與相關醫療、科研機構負責人參加了這次學術研討會。會議圍繞迅猛發展的重離子治療技術,開展重離子治療臨床、醫學物理、治療裝置和基礎研究等方面的學術研討。
  • 今天,一起聊聊記錄李端棻所作詩歌的《苾園詩存》吧!
    11月20日至22日,2020「李瑞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將在南明區舉行,來自國內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將齊聚爽爽的貴陽,共同研究探討李端棻文化。屆時,《苾園詩存》作為推廣李端棻文化的重要資料,將在會上進行發放,供大家參考學習。
  • 中國政法大學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全國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年11月9日,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全國學術研討會」於北京召開。本次會議旨在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創新發展。
  • 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2019年9月20至23日,以「新時代教育倫理、師德建設與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吉林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承辦。
  • 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紀要
    全國第二十二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討會暨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於2018年8月15日至18日在江蘇省鹽城市召開。
  • 近代力學系與中科院力學所英才班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近代力學系與中科院力學所英才班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09年12月29-30日,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北京昌平召開
  • 2020全國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學術研討會在惠州召開
    2020全國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學術研討會在惠州召開 2020-12-13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新網遼寧新聞11月17日電 (楊毅 王雪菲 曾慧)11月14日,「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此次研討會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內蒙古大學、黑龍江省社科院、吉林省社科院、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師範大學、長春師範大學、大連民族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大連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全國27所高校、研究機構和協會的6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東北及其他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相關內容,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主題發言。
  • 全國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華北科技學院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軍 劉林曦)近日,第三屆全國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在華北科技學院隆重召開,取得圓滿成功。第三屆全國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是在祖國70華誕、華北科技學院建校35周年、主題教育總體部署、巡視整改落實、推動學校轉型升級發展改革之際,貫徹落實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守辦好高等教育初心,提升為應急管理事業構建專家智庫、培養人才、提供科技服務履行使命的本領,營造建校35周年的學術氛圍。
  • 2020年第六屆全國巖石物理學術研討會簡報
    2020年第六屆全國巖石物理學術研討會簡報 2020-10-02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由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學術研討會,於10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400位大學英語教師參加了會議。
  • 【名校雲講堂】北京師範大學:第五屆STEM+創新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
    > 雲直播 > 北京師範大學 【名校雲講堂】北京師範大學:第五屆STEM+創新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